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知识梳理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时代思想内容地位原因春秋仁、礼、为政以德不被重视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战国仁政、君轻民贵不被重视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不可能获得重视。秦受压制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西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独尊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魏晋南北危机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宋明“理”“天理”复兴重新确立正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明清受批判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考点解析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原因见右边栏出现原因: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诸侯兼并、社会动荡,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3.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士”阶层地位提高,四处游说,传播思想文化。4.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程。意义:①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③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概况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哲学思想——“性善说”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道家: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思想,把“道”作为世界的根本,并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提出“齐物”。墨家:墨翟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法家:韩非主张君主集权的集权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的法治观;“事异则备变”的改革观。意义见右边栏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1)背景: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2)改造:董仲舒将道家(黄老之学)、阴阳家、法家思想融合在一起改造传统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3)影响:消极: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积极: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管理,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大一统。2、太学的出现汉武帝创建太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创办的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理学形成的背景1.汉末以来,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正统地位有所削弱。2.唐末,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儒学复兴、理学创立的先生3.宋初在相对宽松文化政策下开始了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创立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哲学思想朱熹的哲学思想1.理气关系:理一气二;2。理学修养论: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追求“仁”,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朱熹的哲学地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儒学地位上仅次于孔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后,对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1.致良知;2。心外无物;3。知行合一明清之际的儒学李贽1.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2.否定儒家的学说的权威,提出“童心说”,反对封建礼教。背景:1.商品经济发展。2.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日趋没落3.明清易代,社会动荡,思想控制松弛。4.理学和心学脱离实际日益严重。评价:1.是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没落和君主专制强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2.敢于挑战正统,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礼教,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3.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未动摇儒学的地位。黄宗羲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思想主张:(1)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建立“天下之法”,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2)具体制度——限制君权,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3)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影响: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明朝末年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他的思想主张,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强烈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梁启超归结其思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王夫之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从三个方面批判了秦朝以来的暴政。第一,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第二,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第三,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对儒家思想的综合认识1、儒家思想被尊崇的原因⑴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⑵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⑶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2.儒学受到的劫难和打击⑴秦朝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禁绝儒学传播,镇压儒士,儒学学派受到残酷镇压。⑵明末清初,儒学受到进步思想家的批判和挑战。⑶近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儒家思想受到强烈冲击。⑷“文革”期间,在“四人帮”掀起的批儒评法中,儒家思想受到极端的否定和批判。3.儒家思想消极方面: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明显的。首先其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其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不利于科学和民主,促成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所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是明显的。所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对这些落后的内容也应该批判和否定。4.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东南亚从东西方文化中吸取营养,合理地处理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建立了令人称羡的“东方工业模式”、“儒家资本主义”,证明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5.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及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八坚持、反对)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和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6.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对待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正确态度是:第一,总的原则是继承其中的精华,弘扬其中优良部分,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消极因素。第二,儒家思想值得继承和肯定的主要部分: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同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力量,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等,尊老、敬贤、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都是继承和发扬的道德精神。◆专题检测1.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⑴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⑵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⑶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⑷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⑸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2.请你依据下面四个历史遗存之照片,用一句话概括每幅图片所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并简要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时期、儒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地位)。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哪些属于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请写出序号(6分)(2)结合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你认为李贽思想出现的原因是什么?(6分)3.答案:(1)史料:③⑤⑥⑦(2分);史料解释:④(1分);历史叙述:①(1分);历史观点:②(1分);历史评价:⑧(1分)(2)政治: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新兴市民阶层壮大;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成为一潭死水。(6分)4.(12分)在人类历史中,薪火相传的过程构成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其中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主要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请仿照例句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各一句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例句:修身: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齐家: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修身:()齐家:()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2)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8分)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3分)主要原因(5分)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能接触到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3)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2分)4.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