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绪论+院前急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单位: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科室:急诊科绪论+院前急救绪论授课要求一、熟悉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及范畴;二、熟悉急诊医学特点;三、熟悉急诊医疗体系的任务与组织要求。急诊医学概念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是研究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抢救以及医疗救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心肺复苏、现场急救、安全转运、院内急诊、急性中毒、灾害救援等都包含在其中。急诊医学的发展1980年国家卫生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198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草案)》:规定“市、县以上地区都要成立急救医疗指挥系统,试行三级急救医疗体制”。1987年5月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1997年3月更名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经过30年发展,我国普遍建立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诊ICU急诊医学范畴院前急救复苏学危重病医学创伤学急性中毒灾害医学急诊医疗体系包括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救治。各种疾病引起的呼吸心搏骤停、休克、各个系统危重症和多器官功能不全。创伤院前、现场急救及急诊科早期救治。个体或群体中毒救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造成后果的救治。现场急救——医院急诊——ICU、手术、专科等急诊医学特点1、病员救治反应迅速2、急诊工作强调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3、急诊工作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4、树立整体性思维,加强团队合作5、分清轻重缓急6、检查与治疗同步判断评估抢救再评估评估•A——气道•B——呼吸•C——循环如有生命危险立即抢救无论是否能即刻做出临床的诊断最重要的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救治中继续观察病情变化、重复评估治疗效果急救特点及方法病因治疗确定诊断抢救黄金时间繁杂的检查和诊断过程是时间的浪费,要在医疗制度和抢救流程规定救人优先原则急救原则急诊医学特点综合分析侧重功能逆向思维时限紧迫急诊医学探讨当多个器官功能共同发生障碍时机体反应的新规律急诊医学将机体分为若干功能组成部分,可能与器官相关也可能跨越解剖器官急诊考虑问题顺序:生命危险吗?可能的原因?原发病性质和部位?注重对急症判断和紧急处理急诊医学强调“时间窗”的概念(criticalpatient)(acutepatient)(emergencypatient)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fatalpatient)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生命垂危患者有致命危险危重者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普通急诊患者非急诊患者分清轻重缓急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病房1.现场生命支持,快速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运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难事故紧急医疗救援3.重大集会和活动中承担预防意外救护4.联络急救中心、医院和行政部门的信息枢纽5.参与非专业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院前急救主要任务需求院前急救需求时间效果•急救反应时间•现场抢救时间•急救转运时间院前急救效果院前急救技术指标的评价可控制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院前急救技术指标处于医院医疗的第一线,承担24小时不间断的各类伤、病员的急诊和紧急救治最重要、最复杂的中心环节医院急诊的能力及质量是医院管理、医护人员素质和急救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在急诊抢救区内具有完备抢救和监护的功能,即抢救床单位有完备监护设备,能进行生命及器官功能有效支持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后生命指征不稳定,需要持续循环、呼吸支持病情垂危已不能搬动、转运只需要短时间监护救治即可治愈,无需住院治疗其他专科难以收住院的危重患者急诊危重症患者特点重症患者特点院前急救第一节概述院前急救是指人受到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时,在到达医院之前正确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急救措施。一、院前急救的特点1、突发性2、紧迫性3、多样性4、艰难性院前急救原则1、先救命、后治病2、先复苏、后固定3、先止血、后包扎4、先重伤、后轻伤5、先救治、后运送6、先排险、后施救7、急救与呼救并重第二节现场急救技术实施(1)迅速判明需要紧急救护的地点、事件和人数。(2)立即采取现场行之有效的救护措施,努力做到早期呼救、早期心肺复苏和早期实施现场急救技术。(3)在急中要保护自己免受伤害。(4)在救护中不应该继续加重病人所受到的伤害。(5)院前急救应尽量是徒手操作或尽量少借助于器械。(6)急救措施力求简单易行,以便容易掌握,但效果必须确实可靠。(7)救护人员应该快速掌握伤员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呼吸、循环情况以及头、颈、胸、腹、骨盆和四肢伤情。(8)主要保护现场。(9)发现新情况及时通知有关部门。(10)院前急救需要紧张有序,要推荐一位有经验的医师负责指挥,裁决和领导抢救工作。二、早期呼救、合理解救、立即抢救早期呼救合理解救立即抢救三、现场急救技术(一)开放气道头部后屈法举颌法仰头抬颏法(二)外伤止血(指压止血法)(二)外伤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二)外伤止血(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动脉外伤的止血(二)外伤止血(止血带止血法)(三)包扎(1)环形法(2)蛇形法(3)螺旋形法(4)螺旋反折法(5)8字形法绷带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1)头部普通包扎法(2)头部风帽式包扎法(3)面部面具式包扎法(4)眼部包扎(5)下颌带式包扎法(6)胸部包扎法(7)背部包扎法(8)腹部包扎法(9)四肢包扎法(10)肩部包扎法(11)手部包扎法(12)大腿根部包扎法(13)膝部包扎法(14)脚部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头部、面部)三角巾包扎法(胸背部、腹部)三角巾包扎法(手部、肩部、膝部)三角巾包扎法(上肢)(四)固定固定注意事项:⑴根据伤员的全身情况⑵如有伤口和出血,应先行止血和包扎,在固定骨折⑶对开放性骨折伴有骨折端明显外露患者,应尽可能把伤肢摆成正常位置,让骨折端自然回缩,随后再行包扎和固定⑷上、下肢和脊柱骨折的患者,固定时不应过多地移动伤肢和躯干,以免增加患者的疼痛和神经、血管的损伤。⑸为使骨折处能稳妥、牢靠地固定,应同时固定骨折部位的上方和下方两个关节。(四)固定固定注意事项:⑹在夹板以皮肤之间应填隔棉花,碎布或毛巾等软衬垫,从而使固定更加牢靠,并可免其皮肤损伤。⑺绷带缚得松紧要适度,过松不能达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又会影响血液循环,甚至引起肢体的坏死。⑻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端的上端,随后捆绑其下端。若捆绑顺序颠倒,可导致断端的再度错位。⑼四肢骨折和关节损伤,若伴有热烧伤,碱烧伤时,应先用清水冲洗伤肢,然后再包扎、固定。⑽上肢固定时,应呈屈肘位;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拉)直。⑾为防止疼痛引起休克,可给伤员镇静止痛剂。骨折临时固定材料夹板或其他代用品(如木板、竹棍、树皮等),棉花、纱布、毛巾等软物衬垫,三角巾,绷带或绳子。临时固定:⑴大悬臂带;⑵小悬臂带几种常用的固定方法•⑴头部骨折固定法•⑵肱骨骨折夹板固定法•⑶前臂骨折夹板固定法•⑷大腿骨折夹板固定法•⑸小腿骨折夹板固定法•⑹脊柱骨折固定法肱骨骨折夹板固定法、前臂骨折夹板固定法大腿骨折夹板固定法、小腿骨折夹板固定法小腿骨折固定法大腿骨折固定法脊柱骨折固定法第三节现场救护后运送一、搬运方式单人徒手搬运法1搀扶法2背法3掮法4抱法双人搬运法1椅托式2拉车式3平抱和平抬法4坐抬式搬运方式三人或多人搬运法:器械搬运法:1、担架搬运法2、床单、被褥搬运转送方式㈠救护车转运㈡火车转运㈢轮船转运㈣飞机转运转送过程注意事项⑴根据情况决定搬运的方法和体位。⑵受伤部位向上,头部和肩部不得着地。⑶避免震动。⑷搬运颈、腰椎伤病员时必须三人同时搬运。⑸转运途中要防止窒息。⑹转运途中要防止继发伤。⑺转运途中注意保暖。⑻转运途中注意监护与治疗。⑼树立自身安全意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