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损害处理-广东共识201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损害处理广东共识(征求意见稿)目录一、相关概念1.受试者2.申办者3.研究者4.赔偿5.补偿6.监护人二、临床试验中各方的法律关系1.申办者和研究机构/研究者2.研究机构/研究者和受试者3.申办者和受试者三、受试者损害处理的基本原则1.及时原则1.1及时救治1.2及时赔付1.3制定风险预案2.依据原则2.1事实依据2.1.1临床试验合同2.1.2知情同意2.1.3原始记录2.2法律依据2.2.1相关法律法规2.2.2归责原则3.保护原则3.1充分保护受试者3.2平等对待受试者3.3协调帮助受试者3.4合理赔付受试者4.监督原则4.1伦理委员会4.2医疗安全主管部门4.3上级监管部门四、受试者损害赔偿的处理流程1.赔偿诉求的受理2.赔偿事宜的协商3.赔偿的落实、跟踪和完结五、附录1.保险产品对比2.相关法律法规中表述六、参考文献前言药物临床试验是一个新药从实验室被发现,最终运用于临床实践而必须经过的科学探索过程。由于试验药物的安全和疗效有待求证,因此参与试验的受试者难免承担一定风险;对患者而言,参与新药试验也是接受医疗诊治的过程,试验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新药本身潜在风险和医疗处置欠周全而遭受损害等。目前无论是医疗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是临床试验的相关部门规章指南,均把患者/受试者安全权益保护、损害的妥善处理作为优先于新药开发中科学探索的方面来定位。而实践中,无论是申办者、研究机构/研究者还是受试者,对发生受试者损害事件时所处的立场和诉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造成受试者损害赔偿未能及时处理、赔偿金额未能达成共识、赔偿主体推卸责任等情况偶有发生,不但受试者的正常权益无法保障,也可能影响潜在受试者参与临床试验的意愿和医疗机构/研究者承接临床试验项目的热情。因此,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组织各方专家,通过法律法规学习、沙龙研讨、共识起草等方式,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梳理并最终形成本共识征求意见稿,希冀行业各方、广大同行能积极予以关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本共识,为法律法规在实践中贯彻和落实提供一个可借鉴和参考的范本,切实保护受试者安全和权益,为中国的新药临床试验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提供帮助。总则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尽管每一项临床试验的开展均需要获得药监管理部门的许可,以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但即便是合法合规的药物临床试验亦是风险和获益并存的,是可能对受试者造成损害的。发生试验相关损害时,申办者和试验机构/研究者应承担何种责任,这是不可回避和值得明晰的问题。临床试验是一项涉及科研探索的特殊医疗行为,需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并且试验各方所承担的责任、拥有的权利、获得的利益有所不同。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如发生试验相关损害时,应依据《赫尔辛基宣言》、ICH-GCP、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中对受试者保护的相关要求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以维护临床试验行业的良好氛围,让新药研发事业得以良性、长足发展。一、相关概念1.受试者(Subject)1.1指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作为试验用药品的接受者或作为试验对照的个人,包括健康志愿者、病人。受试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及参与临床试验过程中,遭受与临床试验相关的人身损害的情形均可认为存在受试者损害。1.2损害可能因试验用药品潜在的不良反应、临床试验方案所要求的流程、操作而导致,也可能因研究者的过错,甚至受试者个人的过错而导致。1.3对于新药临床试验,特别是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一些损害是未知、有待探索或超出预期的。因此,每一位受试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均需充分了解参与新药临床试验可能的风险以及明白存在风险的必然性。2.申办者(Sponsor)2.1指负责临床试验的发起、管理和提供临床试验经费的个人、组织或者机构。2.2申办者应当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向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提供与临床试验相关的法律上、经济上的保险或保证,并与临床试验的风险性质和风险程度相适应。2.3如申办者委托合同研究组织(CRO)执行临床试验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务,应在合同中明确界定当受试者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时,其对应法律责任主体及其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3.研究者(Investigator)3.1指在临床试验机构实施临床试验,并对受试者安全和权益以及临床试验质量负责的个人或团队。研究者中对临床试验实施负主要管理责任的称为主要研究者。3.2研究者有责任和义务向受试者充分告知参与临床试验可能的获益和存在的风险,并获得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3.3试验治疗和随访期间,需严格执行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临床试验方案;授权的研究者应尽到应尽的医疗关注义务,对受试者出现的不良事件,研究者及其供职的医疗机构应保证受试者得到妥善的医疗处理。4.赔偿(Compensation)是指对受试者因参加药物临床试验而遭受到的与试验相关的人身损害所给予的弥补偿付。5.补偿(Reimbursement)指对受试者在参加临床试验期间所产生的合理支出以及给他们所造成的时间损耗、身体损耗所给予的费用报销以及适当的弥补偿付。例如:随访交通费报销或补贴、误工补贴、抽血营养补贴等。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规范中,“赔偿”和“补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自身的内涵和外延。虽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版第43条使用“补偿”一词,但由于《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人身损害法律后果的责任承担都使用“赔偿”一词,并且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以及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方法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因此,在人身损害赔偿的问题上不因选择使用“补偿”或“赔偿”一词而改变损害事实的性质,或者因此而改变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程度。6.监护人(Guardian)6.1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监护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并依法律规定产生。6.2临床试验中,如受试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而参与临床试验可能是受试者的最佳治疗或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监护人应代表受试者做出是否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决定,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署姓名和日期。当受试者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时,监护人应代表受试者参与事件的处理和后续的赔付事宜。二、临床试验中各方的法律关系临床试验由申办者、研究机构/研究者和受试者共同完成,申办者、研究机构/研究者、受试者之间基于临床试验合同和知情同意书产生的法律关系是临床试验中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无论是作为临床试验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的申办者,还是作为临床试验执行者的研究机构/研究者,都应将保护受试者的权益、保障受试者医疗安全作为临床试验的基本出发点。1.申办者和研究机构/研究者二者之间基于临床试验委托合同而产生临床试验委托合同关系,被委托方如因执行委托内容而造成了他人损害,委托方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1申办者是委托方,是试验方案、试验用药品及相关用品等的提供者,因研究者正确执行方案和试验相关程序、给予试验用药品和用品所致的受试者损害由申办者承担赔偿责任。1.2研究机构/研究者是被委托方,遵循方案和规范使用试验用药品是基本责任和义务。如因违背方案、研究机构/研究者的医疗事故所致受试者损害的,由研究机构/研究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研究机构/研究者和受试者2.1受试者到医疗机构就医,首先与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形成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受试者同意并参加在医疗机构内开展的某项临床试验后,二者间则又形成了临床试验合同关系。当申办者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履行赔偿责任时,医疗机构将会因为这些合同关系的存在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2研究机构/研究者是医疗服务和临床试验项目的提供主体,有责任向患者提供合适的诊疗咨询服务,参加临床试验是其中一个选择;对于参加临床试验的选择,研究者应向受试者进行充分的知情告知,包括替代医疗方案、依据知情同意书充分告知试验内容和程序、风险和获益,患者经过充分考虑,签署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成为受试者后,研究者应在不违背诊疗指南和常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按照临床试验方案给予诊治服务。2.3受试者作为临床试验的接受者或参与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即表示接受试验相关的程序,并愿意接受试验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带来的受益,对于知情同意书中所描述的治疗相关损害、不良反应类别、严重程度等表示理解。但受试者始终保留因遭受损害而提出赔偿的权利,并且其权益受到研究机构和伦理委员会的保护。2.4研究者在向患者/受试者进行知情告知时,也需要明确告知受试者在参与临床试验过程中应该要配合和履行的义务,如因受试者故意违背方案要求或其应告知而未及时告知研究者相关不良事件而导致救治延误等属于受试者个人未尽责行为的,损害的赔偿额度应受到影响。3.受试者和申办者3.1申办者与受试者间虽未直接签署或缔结临床试验合同,但临床试验方案、知情同意条款、研究药物、研究资金均是由申办方提供,临床试验的数据、研究结果为申办者所有或与医疗机构共享。在试验过程中,研究者除应严格执行研究方案外,还同时有义务接受申办者的监查、稽查,并定期向申办者报告研究进展。3.2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即便申办方和受试者在临床试验合同的订立上缺乏要约、承诺的一般形式,但GCP规范及知情同意书文件中均证明申办者对受试者因参加临床试验而发生的损害做出了承诺,二者间产生临床试验合同关系。申办方不能以与受试者之间没有签署临床试验协议,与受试者之间不存在临床试验合同关系,不受《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以及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约束为由拒绝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三、受试者损害处理的基本原则1.及时原则1.1及时救治当受试者出现不良事件时,应首先得到及时的诊疗、救治,确保受试者安全。1.2及时赔付如受试者提出赔偿申诉的,无论是研究者、研究机构还是伦理委员会等,均要及时受理,给予妥善反馈和安抚,并及时照会申办者代表。及时处理原则是处理受试者临床试验中损害赔偿的第一原则。申办者在接到受试者损害赔偿诉求的通知后,应及时安排代表参与事件的处理,提供财务和法律方面的支持,与试验机构代表、研究者、伦理委员会共同妥善处理受试者诉求。申办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迟赔付,包括但不限于保险公司理赔审核流程冗长等原因。在保险公司因审核流程冗长等原因不能及时赔付时,申办方应先行赔付。1.3制定风险预案对于高风险项目的临床试验,特别是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机构/研究者可以在项目启动前或必要时与申办方协商共同制定风险预案,与申办者商定制定受试者损害赔偿处理的快速处理流程、责任人和处理时限,或遵照研究机构的相关制度和SOP执行,以保证受试者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2.依据原则2.1事实依据2.1.1临床试验合同临床试验合同是处理受试者损害赔偿的重要法律文书,因此合同中关于受试者损害处理的相关条款表述非常重要。以下要点需关注:第一点,临床试验赔偿范畴。依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对于明确由申办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表述,对于发生与试验相关的受试者损害或死亡的,申办者需承担治疗的费用及相应的经济赔偿。申办者应向研究者提供法律上与经济上的保险或担保,但由医疗事故所致者除外。第二点,合同签署方。目前试验合同存在以下几种签署方式:1)申办者和医疗机构/研究者签署两方合同;2)申办者、CRO与医疗机构/研究者签署三方合同;3)CRO与医疗机构/研究者签署两方合同,且CRO同时承担受试者损害赔偿责任;4)CRO与医疗机构/研究者签署两方合同,同时申办者提供承担受试者损害赔偿责任的书面承诺。无论哪种签署方式,合同主体均应当是具有独立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单位。如申办者为境外企业,在国内没有子公司或能履行赔付责任的关联公司,而CRO公司也明确表示不承担受试者损害赔偿责任的,此类合同签署后若因境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