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涉及动量、能量的模型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每年都有这类试题的出现。这类试题往往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通过相互挤压、相互摩擦或者借助弹簧、绳子等相互作用,物理过程较为复杂,有较高的思维起点,需要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对物理过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能力。因而成为近年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中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素材。为了便于老师讲解和学生学习,可将常见的一些物理情景模块化,而相关的综合性的题目大多是这些模型的综合。模型一:子弹打木块模型[模型概述]子弹打木块的两种常见类型:①木块固定在水平面,子弹以初速度v0射击木块。由于物块固定在水平面,子弹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在静止的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可对子弹利用动能定理,得:2022121mvmvdFtf(其中d为子弹在木块中的位移)②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子弹以初速度v0射击木块。这种类型又包括两种常见情况:①子弹留在木块中。最终子弹与木块达到共同速度。②子弹打穿木块。子弹与木块有各自的速度。这两种情况均可把子弹和木块看成一个系统,且由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列出方程,求解出速度。并可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以及圆周运动相结合。[模型讲解]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速度为0v的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如果子弹所受阻力的大小恒为f,子弹没有穿出木块,木块和子弹的最终速度为共v,在这个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的位移为木s,子弹相对与地面的位移为子s,子弹相对与木块的位移为s。分析:画出运动草图(如下)子弹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相对地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相对地面做匀加速运动。解:把子弹和木块看成一个系统。(1)由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共vmMmv)(0mMmvv0=共①(2)对木块和子弹分别利用动能定理。对木块用动能定理,得:212fsMv木共=②对子弹用动能定理,得:2022121mvmvfs-=-共子③由②+③,得到sfmvvmssf20221)M21(-+()=-共木子④观察方程④式,等式的左边表示摩擦力对系统做的功,右边表示系统动能的变化。该式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系统内部摩擦力做功(摩擦力与物体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动能的变化。即: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阻力乘以相对位移,即ΔE=f·s相。体现的是功能关系。两种类型的共同点:A、系统内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的一对摩擦力做功的总和恒为负值。(因为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摩擦生热的条件:必须存在滑动摩擦力和相对滑行的路程。大小为Q=f·s相,其中:f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s相是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移(在一段时间内“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就是这段时间内两者相对位移的大小)。C、静摩擦力可对物体做功,但不能产生内能。静摩擦力即使对物体做功,由于相对位移为零而没有内能产生,系统内相互0v共v子s木ss作用的两物体间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总和恒等于零。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出发,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一般情况下mM,所以s木<<s相。这说明,在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木块的位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即:可认为在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木块没动。像这种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相互作用,动量守恒,最后共同运动的类型,全过程机械能的损失量可根据功能关系,利用以下关系式直接计算:ΔE=f·s相。模型二:滑块模型[模型概述]一物块在木板上滑动,实质跟子弹打木块模型一样。QEsFN系统相,Q为摩擦在系统中产生的热量;[模型讲解]一个长为L、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0v从木块的左端滑向右端,设物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物块与木块达到相对静止时,物块仍在长木块上,求系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量Q。分析:可先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m和M的共同速度,再根据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求出转化为内能的量Q。对物块,滑动摩擦力fF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2022121)(mvmvsdFtf即fF对物块做负功,使物块动能减少。对木块,滑动摩擦力fF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得221MvsFf,即fF对木块做正功,使木块动能增加,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1)(2121212220dFsFsdFMvmvmvffft本题中mgFf,物块与木块相对静止时,vvt,则上式可简化为:2)(2121220tvMmmvmgd又以物块、木块为系统,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则:3)(0tvMmmv联立式2、3得:)(220mMgMvd故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量为:)(2)(22020mMMmvmMgMvmgdFQf其中:d为物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s为木块相对地面的位移。评点: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净功)为负值,在数值上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其绝对值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即EsFf相。模型三、碰撞模型[模型概述]1.碰撞的特点:碰撞过程中,作用时间极短,两物体产生的位移可忽略,且内力远大于外力,总动量总是守恒的。2.碰撞的分类:按能量变化情况可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包括完全非弹性碰撞)。3.解题原则:(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原则;(2)碰撞后系统动能不增原则;(3)碰撞后运动状态的合理性原则。碰撞过程的发生应遵循客观实际。如甲物追乙物并发生碰撞,碰前甲的速度必须大于乙的速度,碰后甲的速度必须小于、等于乙的速度或甲反向运动。甲、乙相向运动,至少其中一个反向或两个都静止。追碰是物理上一个重要模型,它涉及到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等诸多知识点。[模型讲解]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m和2m小球A、B,A球以0v的速度与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从动能损失情况分类,三种情况:a、弹性碰撞: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221101vmvmvm222211201212121vmvmvm解得:021211vmmmmv021122vmmmvb、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粘在一起,动能损失最大,动量守恒vmmvm2101201221max21)(21vmvmmEkc、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能量损失介于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之间221101vmvmvm[模型演练]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ABmm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smkg/4,则:()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解析:题中规定向右为正方向,而AB球的动量均为正,所以AB都向右运动,又ABmm2,所以BAvv2,可以判断A球在左方,CD错;碰撞后A的动量变化smkgpA/4,根据动量守恒可知,B球的动量变化smkgpB/4,所以碰后AB球的动量分别为smkgsmkgpsmkgsmkgpBA/10/)46('/2/)46(',解得5:2':'BAvv,所以A正确。评点: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解题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先确定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矢量取正号,与正方向相反的矢量取负号,未知矢量当作正号代入式中,求出的结果若大于零,则与正方向相同,若小于零则与正方向相反,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动量与动能的关系,但要注意它们的区别。模型四:弹簧连接体模型(有弹簧的碰撞)[模型概述]两物体之间通过弹簧作用,不受其它外力,满足动量守恒,从能量的观点看,AB0v系统的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相互转化,并且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达到最大。因弹力做功的过程中弹力是个变力,并与动量、能量联系,所以分析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细致分析弹簧的动态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等知识解题。[模型讲解]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1m、2m的A、B两个小球固定在轻质弹簧的两端,开始时A、B静止,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在某时刻突然给A球以0v的初速度,试分析以后A、B小球的运动情况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开始时BAvv,弹簧被压缩,A减速,B加速,a、到共vvvBA11时,弹簧被压到最短,弹性势能最大,然后弹簧得弹力使B加速,使A减速b、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0,系统动能最大222101BAvmvmvm222221201212121BAvmvmvm相当于是弹性碰撞,解得:021212vmmmmvA,021122vmmmvBc、因为22ABvv,弹簧要被拉伸,B要减速,A要正向加速,到33BAvv时,弹簧被拉到最长,弹性势能最大。221201max)(2121共vmmvmEpd、当弹簧再次回到原长时,由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解得:04vvA04Bv,回到最初的状态。BA共vvvBA33BA2Av2BvAB0vAB共vvvBA11AB04vvA04Bv评点:系统动量守恒21pp,如果弹簧被作为系统内的一个物体时,弹簧的弹力对系统内物体做不做功都不影响系统的机械能。系统能量守恒PkEE,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弹簧两端均有物体:弹簧伸长到最长或压缩到最短时,相关联物体的速度一定相等,弹簧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相互关联物体的速度相差最大,弹簧对关联物体的作用力为零。若物体再受阻力时,弹力与阻力相等时,物体速度最大。[模型演练]1.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A.mEPB.mEP2C.mEP2D.mEP22解析:设碰前A球的速度为v0,两球压缩最紧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出mvmv20,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20)2(2121vmEmvP,联立解得mEvP20,所以正确选项为C。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长直轨道上,A、B两小球之间有一处于原长的轻质弹簧,弹簧右端与B球连接,左端与A球接触但不粘连,已知mmmmBA22,,开始时A、B均静止。在A球的左边有一质量为m21的小球C以初速度0v向右运动,与A球碰撞后粘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复合球D,碰撞时间极短,接着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球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D球与弹簧分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1)上述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2)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球速度是多大?(3)若开始时在B球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图中未画出),在D球与弹簧分离前使B球与挡板发生碰撞,并在碰后立即将挡板撤走,设B球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球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试求出此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的范围。解析:(1)设C与A相碰后速度为v1,三个球共同速度为v2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有:202221max0220011012132121613212121mvmvmvEvvvmmvvvvmmvp(2)设弹簧恢复原长时,D球速度为3v,B球速度为4v24232143122121212mvmvmvmvmvmv则有332631014013vvvvvv,(3)设B球与挡板相碰前瞬间D、B两球速度65vv、650221mvmvmv与挡板碰后弹性势能最大,D、B两球速度相等,设为'v'3265mvmvmv24)4(836)4(238'321)2(21'643223232'2052020520220050550565vvmmvvvmmvvmvmEvvvvvvvvv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