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并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2.说出生态系统的种类;3.分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技能目标:1.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2.通过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进行综合分析、推理,提高分析、归纳、推理能力。3.学会制作生态缸。情感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万物息息相关;2.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教学过程: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导入:1分钟5分钟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片(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生物圈二号”,是1984年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投资1.5亿在沙漠中建立的。它是一座微型人工生态系统。为什么我们称它为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系统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我们前面学过生物的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而生态系统是它们的下一个层次。种群的概念是什么?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叫做种群。什么是群落呢?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注意种群是同种生物,群落是各种生物种群。那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什么呢?(PPt上出示)大家一起读一下。概念中有哪几个词比较关键呢?嗯,就是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统一整体。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分析一下“生物圈二号”。(出示图片)它其中有生物群落么?有无机环境么?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么?那么“生物圈二号”是什么?观察图片进行猜想,产生兴趣,随着老师的叙述大致了解“生物圈二号”。随着老师的问题,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与前面学过的知识建立联系,了解生态系统所处的组织层次。说出: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叫做种群。说出: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看概念,齐读。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统一整体。看图片及文字有有有生态系统出示“生物圈二号”的图片,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相关问题导入本节课。与前面学过的知识建立联系,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有个大的知识框架。通过回忆种群、群落的概念,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并用演绎法对概念进行讲解。(通过对为什么“生物圈二号”是生态系统的分析,学生会应用概念)教学时间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1分钟3分钟接下来,我们再具体理解一下“相互作用”。翻开课本88页,看一下问题探讨(也可以直接看屏幕)每个小组按要求建构一下模型。模型中的主要成分有什么?我们陈述一下它们之间是怎样相关联的。植物与土壤之间,土壤与动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遗体残骸与分解者土壤之间;(根据同学的回答在加以引导,总结)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网络。没有相互作用的存在便不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片森林、一条河流有的范围较大,有的范围较小,不论大小它们都是生态系统。注意: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那么生态系统有什么不同的种类呢?先阅读一下课本。我们知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这里我们根据无机环境的不同对生态系统进行分类。首先,根据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造就的将其分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是水域还是陆地将其分为仔细阅读,小组讨论交流,建构模型。植物、土壤、动物、遗体残骸、细菌真菌回答“......”仔细倾听,随着老师的讲述,进入生态系统的fan'we及其范围的学习。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学生自己分析,交流,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学生自己亲自体验了解“相互作用”加深理解。生态系统的分类这部分的知识较简单,让学生自己阅读,轻松的说出。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10分钟水域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可分为大家看一下这几张图片,第一幅是什么生态系统呢?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第五幅,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我们从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先看一下课本90页的内容。像概念中提到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大类,两者缺一不可。其中非生物成分指的是其中有:我们想象一下,没有阳光,没有空气,我们还能生存么?植物呢?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物所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是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生物成分有这里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生物成分的呢?不同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根据在系统中的作用,将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我们接下来具体学习。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仔细倾听认真阅读课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无机盐等理解了为什么这样划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给出学生大的学习框架,利于系统化学习。并且让学生先阅读课本,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生产者指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生产者全都是植物吗?我们已经学过的能够自己合成有机物的生物还有哪些?(学生回答不出时加以引导)蓝藻是一种光能细菌,它因为体内有,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以蓝藻为代表的某些光能细菌也是生产者。硝化细菌是一种化能细菌,它能氧化无机化合物,合成有机物。以硝化细菌为例的某些化能细菌也是生产者。生产者的代谢类型是自养型,不知道大家刚刚有没有注意到这个粉色的“自养”。究竟什么事自养呢?我们不给自养下定义,简单了解一下就好了。自养型指的是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新陈代谢类型。看一下,生产者是不是自养啊?与自养相对的是异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自养和异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直接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绿色植物不是蓝藻、硝化细菌藻蓝素注意看ppt是和老师一起齐声说出提出问题“生产者全都是植物么?”通过对同学们熟悉的生物蓝藻、硝化细菌进行说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理解知识点。并相应的补充相关知识利于学生学习。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6分钟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绿色植物全是生产者么?看一下这则资料。好的,我们一起看一下这道题。菟丝子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正确吗?嗯。菟丝子是植物但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所以它不是生产者,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还有一种植物猪笼草,大家下去查资料讨论一下它是什么?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但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我们前面讲是根据功能的的不同,划分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那么生产者有什么作用呢?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利用。想一想没有生产者会怎样?没有生产者提供可利用的能量,也就没有生物可以生存。可以看出,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指的是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生物。消费者有:嗯,我们知道的动物有什么?嗯,牛羊还有兔子这些动物是以植物为食的,称之为植食性动物。还有一些动物以小型动物为食,像狮子老虎之类,是肉食性动物。还有一些动物既可以吃植物又可以吃动物,被称为杂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错误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记住猪笼草这种植物。联系学到的知识,思考。动物羊牛等给出问题:“绿色植物全是生产者么”并给出菟丝子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有什么?有人,还有狐狸,狐狸既可以吃水果又可以吃鼠类。此外,在我们的肠道中,还有一种动物的存在,它是什么呢?蛔虫寄生在人体内,依赖人体而存在,它是哪种动物?嗯,消费者指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寄生动物等。消费者全是动物么?那还有些什么呢?像我们刚刚提到的菟丝子,它是植物,但它是消费者。消费者除了动物外还包括某些寄生生物。其中有寄生植物,如菟丝子;还有一些寄生真菌、细菌。消费是以其它生物为食,摄取现有的有机物,它的代谢类型是消费者有什么作用呢?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在消费者将其排出体外后,又能被生产者重新利用,这样有机物和无机物相互转化,可见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除了这一点消费者还有其他功能么?某些植物的种子能被动物携带传播,像苍耳。还有,蜜蜂能够传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也具有重要作用。回答蛔虫寄生动物不是回答异养型想象出植物种子被动物携带传播的场景,蜜蜂传粉的场景,理解作用。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种类。并且通过问题“消费者全是动物么?”引导学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借助生活实例,在学生原有经验上利于理解。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5分钟5分钟分解者指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的生物。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大家听过农家肥么?农家肥便是人畜的排遗物堆积而成。这些排遗物会被一些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作为肥料,想添件施肥。除了细菌和真菌,还有一些动物也是分解者。像蚯蚓和蜣螂。分解者的作用就是我们刚刚提过的想一想,没有分解者会怎样?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不能被分解,会堆积如山,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大家思考一下屏幕上的问题,也可以相互讨论。稍后请同学回答。生产者=绿色植物吗?为什么?嗯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外还含有某些化能细菌,光合细菌。消费者=动物吗?为什么?嗯消费者除了动物还含有某些寄生性生物,像菟丝子。而动物也不全是消费者,有些动物就是生产者,像蚯蚓。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吗?为什么?嗯分解者除了细菌和真菌还有某些动物,像蚯蚓。而有些细菌是生产者,像硝化细菌。我们要注意区分。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看屏幕,思考回答回答回答讲解过程中添加一些生活常识,拓宽学生视野。通过三个问题的提问,引发思考,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进行总结,辨析。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6分钟我们再想想生态系统中可以没有生产者么?可以没有消费者么?可以没有分解者么?可以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么?嗯,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它们之间又是紧密联系,密切相关的。我们分析一下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大家看一下图5-2,图5-3;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建构一下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可以小组讨论。像问题探讨中建立的模型一样,这个模型中的主要成分有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摄食生产者。而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遗体等被分解者分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又都有着联系。(具体阐述)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知识。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的范围有大有小,种类多样,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我们看模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摄食关系,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有没有摄食关系?这就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我们下节课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不可以看图片,思考,讨论,动手建立模型。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有反问,让学生认识到各种组分的重要。参考课本上的图片自己建立模型,自己对这部分的知识进行总结,在交流讨论中学习。提高分析,综合,交流沟通能力。并学习尝试模型的制作。引导提及下节课会学习的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4分钟我们接下来做几道练习题。(请同学回答,按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总结)我们还有一个操作性的小作业,看一下生态缸的简单制作(放视频)。生态缸的制作材料,方法较简单,我们下去自己制作一个生态缸,可以按照视频中的方法,也可以自己设计。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回答让学生自己制作生态缸,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分类,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