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专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媒介素养专题中山大学·张志安团队第一章互联网革命及其影响1.1互联网正在重塑世界※互联网传播的变化:①传播主体:从组织化到社会化专业的大众媒介机构→社会化的公民(公民新闻和草根新闻)②传播载体:实现随时随地的连接③传播形态:媒介融合的终极形态报纸:文字+广播:声音+电视:图像→互联网:包含一切的媒介终极形态:文字、图片、视频、声音、数据、图表……④传播效果:真实与虚拟世界的打破互联网是比任何真实都更加真实的社会形态。⑤传播权力:技术赋权,回归个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给个体赋予了权力,网络使得原来中心化的传播格局慢慢打破中心化,正在形成一种去中心化的形态,但也有再中心化的趋势。1.2互联网对认识世界的影响一、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①媒介:成为身体的延伸②思维:空间偏向甚于时间思维习惯发生改变,不同的媒介它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偏向是不同的,互联网更多地倾向于空间,使用互联网会使我们的空间思维强化,全球意识增强,但是时间思维以及伴随着时间思维的历史感会缺失。娱乐、有趣的信息→深度思考的能力会缺失;短文本、信息流→长文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下降;注意力快速转移→专注能力下降。③信息:过度负载和媒介依赖获取的信息多→阅读的信息少;存储的信息多→消化的信息少;知道的信息多→理解的信息少信息爆炸、信息超载→如何挑选有价值的信息→甄别信息的困难增大→合理分配注意力资源,不能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④效果:协同过滤,群体极化群体过滤→微博关注、朋友圈→内容高度同质化,选择性接触、接触、记忆,基于共同兴趣和知识范围→强化固有观点,视野狭隘→理性对话变得困难→群体极化二、公民的网络素养:①高效地接收:避免信息负载和泛滥,形成有效接触和理解,建立高效的接触信息的管道和机制②批判地解读:防范信息控制和依赖,培养批判自主的意识,学会独立思考③积极地利用:超越娱乐和技术运用(帮助学习和生活),提升公共表达和赋权(社会参与与社会治理)三、网络素养能力金字塔第一层:技术运用第二层:沟通运用第三次:策略运用网络基本应用素养→信息生产和消费素养→网络交往和协作素养→网络社会参与素养第二章未来新闻业和未来受众2.1未来的新闻生产一、报道的新特点:①实时性:打破出版周期+不断动态补充②平台性:提供信息入口+可以灵活变化③互动性:新闻可以使用+报道可以参与二、未来的新闻生产的特点:①报道平台:全媒体②生产机制:中控台③产品形态:融合化④报道主题:记者+机构+公民三、作为产品的新闻:作为过程的新闻:制造、分发没有结束拥有、控制趋于透明中心化去中心化一天一次滚动更新单向传播整合一对多由链接促发标准:行业性标准:社会性未来新闻业的关键:开放性的“新闻活动”取代“新闻”2.2未来的媒介组织※三者并存的媒介景观:三者各有优势,也各有短板,短时间内将是三者并存的形态。①专业媒介(南都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中央控制台)南都全媒体信息生产流程:线索→采集→审核→发布→反馈核心价值和核心内涵没有改变。②机构媒介(平安北京)③个人媒介(落破书生周筱赟)2.3未来的受众受众:audience→生产型消费者:prosumer一、例子:伦敦地铁爆炸案:市民拍摄的30万像素清晰的照片第二天被全球各大报纸头条使用。BBC新闻学院(2005):一方面为BBC的全球记者提供了新的提升机会,另一方面通过类似于网络公开课的形式为民众提供一种在线的培训。BBC公民记者网站(ActionNetwork):教导民众如何写新闻、索取线索……公民记者KevinSites:公民记者的先驱者之一,脱离原来的新闻机构NBC,通过众筹接受大家的资助进行战地报道,报道视角有很大的不同,专注个体命运。二、受众特点:①多重角色:接受者+生产者②获取方式:实时、个性、定制(新闻客户端、定制新闻)③行动主体:消极受众(接收、理解)→积极受众(定制、主动参与信息制作)④形态分布:无组织(相互隔离、分散)→无组织的组织(通过互联网快速聚集、合作)三、趋势:未来受众的新变化①浅度阅读:(浅阅读→深度思考能力下降)、②眼动模式:(眼球经济→娱乐化倾向)③信息过滤:(主动过滤→重要的公共议题的关注度缺失)④短时记忆:(短、简单、快思→深度思考能力下降)⑤任务切换:(不同平台的快速切换→注意力难以集中、持久)四、可参与的网络新闻业:①新闻业是关乎公共利益的行业(行业的公共性使命)→公益性的新闻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②关注网络新闻业的独立和公正(拒绝标题党、黄色新闻)③参与网络新闻业会提升其透明性(大胆的批评,审慎鉴别)④媒介批评和公民新闻等都是参与形式第三章网络舆论:真实或虚幻3.1互联网舆论的特点一、舆论是什么?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公众对公共事务或天话题形成的意见和态度的集合。①观点、态度和情绪观点:支持或反对以情绪形式表达的观点②公共事务VS私人事务与公共利益关联的事务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之间不能截然分野二、互联网时代与大众媒体时代舆论的不同①意见领袖的作用凸显(微博大V)传统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也存在,主要是身边的朋友,亲人、同事等,但是那时候的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有限,但互联网时代的意见领袖的影响加深②互动性③可观测性(舆论分析公司、水军、删帖)作用双面性:有利于政府对舆论进行监测,但是同时也便利了政府对舆论的控制④影响力(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进程)3.2关于舆论的论争※舆论是否重要?(1)早期的政治哲学家:对舆论持怀疑态度约翰洛克:公众意见不应该是影响政策的合适的力量(2)20世纪早期杜威VS李普曼的争论①乐观论:(杜威)相信公众的理性、潜力、积极地公众公众能够对民主过程发生健康的影响②悲观论:(李普曼)怀疑公众的理性,以及认识复杂事物的能力公众是一种幻影公众不适合参与现代民主治理(3)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着重探讨舆论形成的过程及条件理想公共领域的条件①免于结构性干预,自由表达(政治干预、商业侵蚀)②平等和开放近用(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到沟通当中)③批判理性的沟通行动(经验支持、逻辑推演、尊重)(4)商议民主理论将舆论视为民主的核心对舆论的基本要求①自由表达,免于外在干预②信息充分的条件下③开放和平等的讨论、协商④基于理性⑤形成意见的共识愿望3.3怎样看待网络舆论的问题一、网络舆论在今天中国有哪些积极意义?舆论倒逼改革,围观改变世界!二、当前我国互联网舆论的问题和危机:(1)问题一:缺乏批判理性1.表现①大部分帖子简短②不说理,不摆证据,只表达关点和偏好③一些缺乏经验基础和逻辑上站不住脚的帖子反倒被广泛拥护为什么会缺少批判理性?2.三种解释:①文化的解释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缺乏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传统②制度解释制度未能提供一个充分的信息环境(非典中的政府信息不透明)③技术解释互联网并不适合承载过多的说理,互联网更适合的是浅阅读和碎片化的表达微博的140个字的限制微博追求粉丝的冲动(表演行为)(2)问题二:商议质量不高①不商议,自说自话缺乏商议的愿望“表演性”的表达②相互骂战缺乏论辩伦理语言暴力,人格攻击,缺乏对他人的尊重(3)问题三:意见极化和极端化的问题极端化观点何以形成?①论辩伦理缺乏所致②群体动力学的解释:i当持有相似观点的人们聚在一起讨论,讨论之后人们的观点会比讨论之前变得更加极端。ii互联网的作用为相似的人群而非相异人群的聚集提供机会互联网技术可能是造成极化观点的重要原因(4)问题四:民粹舆论对其他社会领域的影响1.民粹舆论的特点:①围绕新闻事件②高度一致③情绪饱满④以简化的二元对立框架来看待社会议题⑤尤其体现在有关官民冲突和涉及弱势群体的事务上(邓玉娇、药家鑫、李刚)2.民粹舆论对各个社会领域的影响①政府的沟通困境②对司法的影响(舆论审判:药家鑫)③对新闻专业的影响(传统媒体被互联网裹挟跟进某些事件的报道,新闻报道与网络舆论的差异:南方都市报对邓玉娇事件的报道)3.4公众能做什么※如何才能培养和建立一个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公共舆论平台呢?①更多地关注公共事务②学习时间批判理性辨识信息更多说理,通过经验和逻辑论证来组织表达自己的观点③学习论辩论理,提高商议质量学习倾听他人,与他人通过商议来完善和补充自己的观点学习减少语言暴力,对他人的人格攻击,学习尊重他人有意识地去与不同意见的人交往④支持原创新闻专业的新闻媒体第四章如何避免“刻板印象”4.1媒体中常见的刻板印象一、刻板印象:(地域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农民工刻板印象……)一群人、一个组织对另外一个人群、组织所产生的长期的类型化的认知。二、网络时代“刻板印象”形成的类型①弱者变弱,强者变强在互联网时代,以前那些局部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将会加速加倍地在互联网上传播,并影响到更为广泛的人群和地域,同理,在传统的刻板印象当中,那些强势的群体通过新媒体的放大之后变得更加强势。②强者变弱,弱者变强(在特定的事件和环境下)在群体性事件中,在涉及弱势群体的事件中,官二代、富二代、政府、城管等传统意义上的强势方成了人人追打的对象,而农民工、小贩、拆迁户等传统意义上的弱势方借助网络获得了强大的舆论支持,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奇异的景观。4.2媒体为何会有刻板印象?※建构“刻板印象”主体变化及其后果①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心理②缺乏理性社会认知,加剧阶层对立、仇视4.3如何避免“刻板印象”的影响?①在媒介内容层面,警惕“群体协同过滤”现象群体过滤→微博关注、朋友圈→内容高度同质化,选择性接触、接触、记忆,基于共同兴趣和知识范围→强化固有观点,视野狭隘→理性对话变得困难→群体极化②在媒介形式层面,使用不同偏向的媒体(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偏向)印刷物:时间偏向→窄而深→线性逻辑→逻辑思维电子媒体:空间偏向→宽而浅→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③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被污名群体的生活④被污名化者主动进行公共表达第五章互联网假新闻:辨识与应对5.1真假难辨的互联网假新闻一、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互联网假新闻的主要特征①传播主体的失实被策划或制造出来的新闻事件——网络推手们顺应网民心理而为之,往往真假难辨②传播过程的失实新闻事件失实和失真的细节在网络上的人际传播过程中被扭曲放大,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使之进一步被强化二、网络假新闻的传播模式①虚假信息通过互联网三种传播平台:论坛、微博、微信快速地进行共享式传播,并且互相浸透。②互联网假新闻之所以最终成为“新闻”,是因为新闻媒体的介入并进行报道,媒体报道后又通过网络再次进行传播,所谓“以讹传讹”。③由于网络传播的不确定性,因此不实新闻更容易被放大,更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负面影响。三、网络假新闻兴起的原因:①互联网假信息的制造者,处于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目标,或者基于利益需求的驱动,故意造假,并且主动发布和传播此类假信息。②网络平台对于假新闻的传播推动力i论坛:易于群体极化,无序问责群体极化:是个人在群体中受群体无意识地,大范围地走向极端行为的一种社会反应。无序问责:由于缺乏外界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约束,论坛上的言行易于偏向极端和非理性,仇富、仇腐、仇官,凡涉及官员和企业家的事件,常常不问青红皂白进行无端批评和指责。ii微信:可信度较高的选择性交往私密性较强,准实名制,属于“熟人社会”的人际传播传播者之间可以进行选择性交往信息传播的可信度较高③传统媒体的“弱把关”i假新闻事件均往往能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主要因为其新闻事实与社会公德、社会伦理相关,因而极易进入媒体的议程设置。ii许多媒体都建立了“信息爆料人”的信息源系统,但是,不经核实的信息源往往成为虚假新闻的陷阱,某些传统媒体与网络推手有意无意形成“假新闻”的合谋。iii对于网络心愿,即使有记者的再采访与核实,却没有事实细节的还原和第三方核实,这样的新闻仍然是不合格的新闻报道,容易为“假新闻”提供孵化的温床。④网民的心理需求i从个体来看,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和便捷性,新媒体更适用于个体的意见表达。ii从群众心理角度来看,“从中”是网民集体行为的重要特征之一,个体在群体中会有意无意地将群体的行为方式强加于已,力求与群体保持一致,唯有如此,个体才能感到自己确属某个群体,,从而避免遭受某种信息压力;另一方面,群体也成为一个逃脱社会压力的“屏障”。5.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