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人格定义: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基本特征:(1)整体性(2)稳定性——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3)独特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4)社会性——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二、相关辨析1.人格与性格:性格是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即后天形成的品格。它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主要指个体的品行道德和风格。而人格是个体遗传素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格包含了性格。2.人格与个性:个性强调的是个人特点,个人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就是个人的独特方面。而人格不仅包含个人的独特性,还包含个人与他人以至所有他人共同的特征。3.人格与气质: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是个人生来就具有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人格的最终形成是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气质类型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行为表现。三、人格研究的理论学派㈠特质论代表人物:奥尔波特卡特尔主要观点: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的概念来假定行为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认为存在着一些特质维度;人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他们在这些特质维度上表现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构型。㈡精神动力论(精神分析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霍妮沙利文埃里克森弗洛姆主要内容:该理论学说是有关人性本质、人格发展的重要学说㈢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学说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主要观点:关注人的主观经验,关注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通常不关心人的动机特质、进化史或对行为的预测,该理论主张个体在解释创造自己命运中自我作用;认为人性是善的,个体是积极向上的,即努力达到成长和自我实现的。㈣行为主义和学习论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约瑟夫森主要观点:⑴该理论假定大多数行为是后天获得的,认为个体人格的差异主要来自其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学习经验的不同,强调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忽视内部个体因素的作用。⑵人格的本质是行为,你做什么你就是什么。㈤认知观点代表人物:乔治·凯利赫尔曼·威特金主要观点:该理论认为,人格的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要了解一个人的人格,就应该去了解他头脑中的信息加工规律。㈥生物学观点代表人物:巴甫洛夫主要观点:该理论着眼于探讨人格的遗传生物基础和生理机制。四、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五、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描述(大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研究现状),解释,预测,控制人格研究取向:临床取向(自然,个体研究),相关取向(统计问卷),实验取向(操纵变量)人格评鉴技术:自我报告资料,观察报告资料,实验资料第二章特质学派(主要探讨人格结构的一种理论)特质含义: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诱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一.奥尔波特的特质分类(人格特质理论创始人,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标志学科成立)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许多人所共有的特质(1)首要特质:个人生活中具有渗透性的占优势的特性(少数人有)(2)中心特质:在各种情境下控制个体行为的特征。(构成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3)次要特质:个体在某些情境中表现出的暂时的性格特征,接近于习惯态度研究人格策略的类型:一般规律研究法和特殊规律研究法,词汇假设方法二.卡特尔的特质分类及16种人格因素(最早将因素分析方法应用于因素研究)表面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的一个人的外部行为特点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基础因素分析法的数据资料:生活史资料,观察报告资料,实验资料三.因素分析与人格结构艾森克的:层次性人格理论:包括类型,特质,习惯反应,特殊反应四级水平(顺序从高到低)“大三”因素: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首次提出,与雄性激素分泌有关)。麦克雷和科斯特大五因素模型:外向性,随和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p58腾根和沃勒大七因素模型:正情绪性,负情绪性,正价,负价,可靠性,随和性,因袭性第三章精神分析学派第一节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者)一.人格动力:来自于人自身的本能和焦虑㈠本能: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⑴生的本能:指向个体追求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活动目标,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⑵死的本能: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质状态,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㈡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⒈焦虑:是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当本能需求无法在现实世界获得即时满足时便产生焦虑体验。⒉自我防御机制:一些为保护自我免受冲突、内疚或焦虑之累的潜意识反应(区分)⑴压抑:个体努力把那些威胁着他的东西或引起焦虑的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使这些东西不能接近意识。⑵拒绝:不是不记得了,而是坚持某些事不是真实的⑶替代:将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导入一个没有威胁、相对安全的对象或目标物,以此来减轻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⑷理智化:通过使思想与情感之间产生分离来达到保护自己免受痛苦的过程⑸升华:将个体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以社会所认可的建设性的方式表达。社会所许可的目标、对象或活动中去⑹投射:个体将自己内心不被认可的冲动、欲望、态度及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具有同样的动机、态度和行为⑺合理化作用:是一种为自己不成功行为或不合理行为寻找正当理由的过程,其目的是使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⑻反向生成:个体采取与自己潜意识中的某种冲动、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以躲开这些可怕的、令自己不安的欲念⑼抵消:当个体有时产生不合道德冲动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时,会通过完成其他行为以使原先的冲动或不道德行为失效。⑽倒退:当个体遇到挫折时,会放弃已学到并掌握的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行为方式,而恢复使用原先较幼稚的方式去应对困难和挫折,或满足自己的愿望二、人格结构㈠心理结构(脑解剖模型、地形观)人格结构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1915《潜意识》)意识: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处于人的心理结构表层。前意识:没有浮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扮演“检察官”角色,包括两方面内容:在意识中转瞬即逝的感知内容,经过伪装的潜意识内容。潜意识(无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支配着人的行动。真正其作用,影响极大㈡结构模型:1923年《自我与伊底》中提出新的人格结构模型,即本我、自我、超我1.本我:人格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主要由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等组成,遵从快乐原则行事。(心理动机的源泉)2.自我:人格结构的管理和执行部分,即行为主宰者的“我”,在本我与外部世界间起中介作用,遵循现实原则行事。协调本我与外部社会的关系3.超我: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部分,从自我结构中分化、发展而来,是幼儿发展期中父母的管教和社会化的结果,扮演着本我和自我的监控者角色,遵循完美原则行事。(反应理性)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完美,三者协调平衡,保证人格正常发展。三、人格适应体现两个方面:1.人格结构观2.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第二节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提出集体潜意识和人格类别)一、人格动力荣格认为力比多是一种心理能量,一般生命的生命能量,这种能量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心理能量遵循等值原理和熵原理二、人格结构㈠意识意识是人格中唯一能被人直接知晓的部分在个性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要素,即自我。自我是个体意识的核心,其内容由感觉、思维、情感、直觉组成。自我扮演着监督者或检查者的角色,各种心理活动如果不被自我选择或认可,他就无法进入意识状态。㈡个人潜意识个人潜意识与个人经验紧密相关,是潜意识的表层部分。来源:1.曾经被意识但后来又被压抑或遗忘掉的个体知觉、记忆及经验;2.一开始就没有被允许进入意识状态的印象等内容。个人潜意识最主要的内容是情结。㈢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处于个体人格的最深层,它既不为个人所知,也不为个人所独有。集体共有,是通过遗传获得的。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懂得区分)1.人格面具:一个人扮演某种角色时性格公开展示给别人的印象,以便取得社会承认,但这种性格并不一定是他本人的。2.阿尼玛:男性人格中的女性原型或原始形象,他使男性具有女性的特质。3.阿姆尼斯:女性人格中的男性原型,使女性具有男性的特质。4.阴影:人格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比任何其他原型都更多的纳入最基本的动物性,是人身上所有最好和最坏的的东西的发源地。5.自身:是集体潜意识中的一个核心原型,是最晚出现的原型。自我仅仅是意识领域的核心,而自身则是整个身心的主体,包括了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三、人格类型㈠一般态度类型观1.外倾:重视外在世界,喜欢参与社会活动,容易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2.内倾:重视主观世界,较少注意外在的事物,不喜欢参与社会活动,不容易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㈡机能类型观感觉告诉我们事物是否存在,存在于什么地方。思维告诉我们感觉到的存在的事物是什么,并给它命名。情感告诉我们该事物对自己有何价值和意义,自己是否接受它或喜欢它。直觉体现了我们在没有相关实际资料可利用时,对于过去和未来发生的事情的预感。第三节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一、人格动力㈠自卑感1.自卑感概念:面对困难情境时,由无力感和无助感所交织成的一种无法达到目标而对自己感到“我不如人”的失望心态2.产生原因:身体/生理/心理/社会/真实/想象的障碍3.补偿:促使个体去寻求平衡以消除自卑给自己带来的这种痛苦的心理作用补偿不当导致的问题:自卑情结过度补偿㈡追求优越1.概念:个体通过努力奋斗去实现完美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的目标,从而获得完美的生活2.意义:标志着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的社会文化取向定位,也随之成为其个体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核心理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同二、人格表现生活风格:个体在补偿自卑感的活动中形成的独特反应模式。健康:社会型;不健康:控制型索取型回避型社会兴趣:个人克服自卑的一种最有效也最具根本性的方法三、创造性自我人格中的自由成分,它使个体在可供选择的生活风格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第四节新精神分析学派——霍妮(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社会心理学的先驱,是现代心理学早期最杰出的女性心理学家之一)主要特征:强调后天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自我等在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未来持积极乐观态度一、人格动力:安全需要是发展的主要动力㈠基本罪恶与基本敌意基本罪恶:父母损坏儿童安全需要的行为。既包括父母对儿童的苛责,也包括父母对儿童的过分放纵、过度保护,这两种极端方式都可能致使儿童无法在一个充满爱意与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基本敌意:因缺乏真正的父母的温暖和爱,被伤害的子女对父母产生的敌意感原因:压抑。对父母的敌意需要发展,被无能压制,被恐惧压制㈡基本焦虑概念:因为安全感受到了干扰或破坏,儿童感到处于充满敌意的孤独、恐惧与无助的痛苦状态降低方式:父母让儿童享受到来自父母的真正关怀和爱护,消除儿童的不安全感二、人格结构观点:自我是构成人格结构的核心要素,霍妮将自我理解为个人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自我意象人格结构四个组成:㈠被轻视的真实自我:个体关于自己价值、能力的错误概念和知觉,是个体在他人尤其父母对自己的冷落和消极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㈡真实的自我:是个人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解释㈢现实自我:代表个人的实际面貌,是一个人身心特征的总和,它独立于自我概念与知觉之外㈣理想自我:是指个人脱离现实而凭空虚构的自我意象三、神经症人格类型p105㈠依从型特点:依从他人通过接近众人来解决冲突、降低焦虑的一种交往方式㈡反抗型特点:反抗他人通过反对众人或控制他人来解决冲突、降低焦虑的一种交往方式㈢退避型特点:回避他人通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