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一个微生物个体一的抗原成分相当复杂,它是由许多不同抗原组成的复合抗原,以细菌为例其他抗原包括: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表面抗原,菌毛抗原2.主要的抗原抗体反应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免疫反应。3、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于补体成分C,自C1至C9依次激活的途径称经典途径。它的C3转化酶是C4b2a,C5转化酶是C4b2a3b。4、由酵母多糖、LPS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C3和B因子开始的补体激活途径称替代途径(旁路途经)。5、由急性期蛋白与病原体结合从C2和C4开始的补体激活途径称称凝集途径。6、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7、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脾。8、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9、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性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具有反应原性(免疫反应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称为半抗原。10、免疫球蛋白分为IgM、IgG、IgA、IgE、IgD五类。按照其存在方式又分为模型和分泌型两种。11、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不产生记忆细胞、只有初次应答,没有再次应答。12、T细胞在识别抗原的同时也识别自身MHC分子。选择题1.下列细胞中能够产生抗体的是:B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2.下列细胞中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细胞:C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抗原提成细胞3.Shwartzman现象是一种动物实验反应,以观察细菌某种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这种毒力因子是:BA.外毒素B.内毒素C.抗毒素D.类毒素E.细菌素4.黏附的关键机制是:EA.菌细胞与特定器官黏附B.菌细胞与特定组织黏附C.菌细胞与特定宿主细胞结合D.菌细胞与特定宿主细胞通过静电吸引相结合E.菌细胞的配体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5.关于病原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叙述最全面的是:AA.毒力+侵入部位+细菌数量B.毒素+侵袭力+侵入部位C.侵袭力+侵入部位+细菌数量D.侵袭酶类+毒素+细菌数量E.侵入部位+毒素+细菌表面结构6.关于病毒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哪项组合是错误的:BA.EB病毒—鼻咽癌B.汉坦病毒—肺癌C.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D.人乳头瘤病毒—子宫颈癌E.人嗜T细胞病毒—白血病7.哪项不是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EA.杀细胞感染B.细胞融合C.整合感染D.形成包涵体E.继发感染8.关于影响病毒致病作用的因素,哪项是错误的:DA.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B.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杀伤作用C.病毒引起的免疫性病理损伤D.机体接受抗生素的剂量与种类E.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9.下列细菌属于胞内菌,例外的是:BA.结核分枝杆菌B.淋病奈瑟菌C.伤寒沙门菌D.布氏杆菌E.嗜肺军团菌10.抗细胞内寄生菌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DA.补体B.抗体C.NK细胞D.T细胞E.巨噬细胞11.抗胞外寄生菌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BA.补体B.抗体C.NK细胞D.T细胞E.巨噬细胞12.对于扰素(IFN)的叙述,正确的是:BA.是病毒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B.是病毒诱导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C.淋巴细胞产生IFN不需要被诱导D.T细胞和B细胞均可产生免疫干扰素(IFN-γ)E.IFN-γ抗病毒作用比较强13.IFN-γ的产生细胞主要是:AA.活化的T细胞B.活化的B细胞C.白细胞D.成纤维细胞E.巨噬细胞14.病毒中和抗体是指:BA.能中和毒素毒性作用的抗体B.针对病毒体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C.针对病毒体内部抗原的抗体D.针对细胞受体的抗体E.针对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抗体15.关于干扰素抗病毒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BA.干扰素必须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B.干扰素必须进入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C.细胞内基因需要被激活后才能产生抗病毒蛋白D.2’-5’A合成酶导致病毒mRNA的降解E.蛋白激酶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16.促进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恢复的主要免疫因素是:BA.IgG抗体B.CD4+Th1细胞C.补体D.CTLE.中性粒细胞17.干扰素的作用特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EA.对病毒作用无特异性B对使用的机体有种属特异性C.病毒或PolyΙ:可诱导产生D.可受抗原刺激产生E.于扰素的产生晚于抗体的产生18.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B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B.主要含IgM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19.应用干扰素诱生剂治疗病毒性疾病的主要缺点是:DA.合成困难B.诱生干扰素量少C.具有抗原性D.反复使用可产生耐受及毒性E.不能注射20.防止病毒血行扩散的最有效的物质是:EA.IFNB.sIgAC.IgG,IgAD.IgM,IgAE.IgM,IgG简答题题目:1、机体对细胞内毒素和细菌外毒素的免疫应答有何不同?2、机体内有哪些具有杀伤功能的细胞?简要说明其特点。3、参与产生抗体的细胞有哪几种?简要说明各自的作用。4、吞噬细胞的功能可因哪些体液因子的作用而增强?5、补体激活后可能产生机体有利的免疫也可能造成自身损伤,试举例说明答案:1、答:细菌外毒素使细菌分泌到细胞外的分子,机体对其免疫应答以体液免疫为主,通过B细胞识别、活化并产生抗毒素抗体分子使之灭活。细菌内毒素为细菌胞壁成分,机体对其免疫应答以对细菌的细胞免疫为主,包括吞噬杀伤、补体溶菌、以及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2、答:(1)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后引起呼吸爆发,消化降解。因抗体、补体的条理作用及CK的激活作用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也有弱吞噬作用。(2)NK细胞能区分自我与非我,无须事先致敏或辅助细胞即可杀伤靶细胞,其机制与CTL相同。可受CK刺激而增强。(3)CTL有特异性抗原受体,对靶细胞杀伤有严格的抗原特异性。通过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或通过表面AaS分子杀伤。其功能活化必须有TH细胞辅助。3、答:对TD抗原:(1)抗原提呈细胞,加工提呈抗原供TH细胞识别;(2)TH细胞提供B细胞活化必须的膜表面分子及CK;(3)B细胞在TH辅助下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对TI抗原:B细胞被TI抗原刺激后可直接活化产生抗体,无须其它细胞辅助。4、答:抗体与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片段与细胞因子的趋化,及细胞因子的激活作用。5、答:补体活化后可溶解革兰氏阴性菌及具脂蛋白膜的病毒颗粒,清除病原微生物、病变衰老细胞和癌细胞。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片段有趋化、调理吞噬、清除免疫复合物和促进炎症等多种功能,促进机体防御反应,对机体有利。但补体本身并无特异性识别,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间隙或血管壁基底膜时,可激活补体造成局部炎症,引起第Ⅲ超敏反应。如链球菌感染后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血管壁基底膜,激活补体而引起肾小球炎。问答:1.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什么?2.吞噬细胞的功能可因哪些体液因子的作用而增强?3.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的三个区别是什么?1、答:(1)病原体,毒力、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侵入门径;(2)宿主的免疫力(3)环境因素,宿主环境、外界环境。2、答:(1)抗体与补体的调理作用(2)补体片段与细胞因子的趋化(3)细胞因子的激活作用。3、答:(1)免疫对机体有保护作用,而变态对机体有损害作用;(2)免疫是发生在传染性疾病,而变态是在非传染性疾病;(3)免疫是大多数人的特征,而变态是少数人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