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约__中医养生引言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假若没有指南针,哥伦布就不会发现新大陆;假若没有造纸和印刷,今天我们看书就要用笨重的竹简。所以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还有一个文化跟我们炎黄子孙繁衍生息密切相关的,大家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中医文化!中医的渊源背景•产生于中国,经过数千年发展,具有独特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养生方法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伏羲氏画卦神农氏尝百草黄帝制九针专业医生医疗用具民间疗法中华医学四大经典•中医文化渊远流长,维护着世代华夏儿女的身体健康,延续了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在对待人类疾病的态度上用“养、调、治”的基本原则,在对待人类身体健康上科学的、规范的提出了养生要点:“保养”与“补养”。•其实,人类一直都在与生老病死做斗争。我们的祖先在治疗各种疾病的实践中总结出人如何少生病、不生病,乃至健康长寿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养生之道”!•最新的统计说明:我国现有健康人群占15%,疾病占15%,其他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况。•这70%的亚健康人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调养,将会发展成为疾病人群!•因此,养生之道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迫切需要的。中医养生观念1、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2、上品,中品,下品3、三分治七分养(饮食睡眠心情运动)4、中医养生认为健康的人是平衡,即精神体和肌体的平衡“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道器合一”就是整体平衡。•人体是形而上(精神体)驾御形而下(肌体)的。两者相辅相成。•人的健康,首先是精神体的健康,次之是肌体的健康。(七情内伤)5、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皆自取)6、辨证调理、整体平衡子午流注子时(23点_1点)胆经最旺丑时(1点_3点)肝经最旺寅时(3点_5点)肺经最旺卯时(5点_7点)大肠经最旺辰时(7点_9点)胃经最旺己时(9点_11点)脾经最旺子午流注午时(11点_13点)心经最旺未时(13点_15点)小肠经最旺申时(15点_17点)膀胱经最旺酉时(17点_19点)肾经最旺戊时(19点_21点)心包经最旺亥时(21点_23点)三焦经最旺了解中医养生的目的了解了中医养生,可以让我们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自我身体判断,更进一步讲,使我们学会调理人体平衡,当然也包括我们自身的平衡!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元素。•这五种物质属性元素“相生”、“相克”的规律作为阐释天地万物联系的基本法则,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不仅是中医药的说理工具,在指导临床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肝—血之存库调理以增健+灵芝皇为主免疫系统心—君主之官调理以增健、桑唐饮、女仕、海豹油和润红胭为主女性月事不调内分泌系统脾——“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调理以增健、儿童、常欣卫、红果为主消化系统肺—朝百脉,司呼吸•调理以增健、灵芝皇、润和津露为主呼吸系统肾——先天之本,百病之源•调理以增健、灵芝皇、男仕、女仕和钙片为主循环系统肾虚的表现阴虚生内热五心烦热(双手心、双足心、胸口)面色潮红口干咽燥喜冷饮神烦气粗尿黄、便干舌质红阳虚则生寒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腰酸腿痛筋骨易折气短懒言口不渴、喜热饮尿清夜尿多、便溏舌质淡白肾阴虚肾阳虚养生调理五步曲•扶正(增健,灵芝皇)•调脾胃(儿童,常欣卫)•平衡阴阳(女仕,男仕,润红胭)•清理(海豹油,桑唐饮,红果,润和)•补充(钙,润红胭,营养乐,营养适)结束语1、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承担起弘扬中医养生文化的伟大使命。2、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国家强盛的基石。中国人均收入在全球居落后地位,而人均医疗费用却居世界前列。所以普及中医养生,提高人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结束语3、个人需要健康,家庭更需要健康。俗话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更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谐。所以普及中医养生,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中医养生文化进入千家万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