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人民医院蒲奕第一章药理学基础知识1.掌握药物及药品的基础知识、药物效应、不良反应及防治、量效关系、联合用药、配伍禁忌、药效的个体差异、合理用药原则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耐受性、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特殊药品及管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管理规定、药物的保管方法学习目标3.了解药物剂型、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生物利用度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遗传因素、病理因素、精神因素等)。4.树立合理用药,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理念学习目标第一节药物的基础知识第一节药物的基础知识一、药物与药品二、药品的名称与药物的剂型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四、药品的标识五、药品的外观检查与保管一、药物与药品药物:能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并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包括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和基因工程药物三类。药品: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的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药物。注意:药物是把“双刃剑”,既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重要武器,但用之不当也会损害机体。(一)药品的名称药品的名称包括通用名、商品名、习用名和化学名等通用名是中国药典委员会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可作为国家药典收载的法定名称。临床用药要注意核对通用名和商品名,防止重复用药。二、药品的名称与药物的剂型(二)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是指根据药物特性和临床用药需要制成的药物制剂。不同剂型的药物用药有其特殊要求二、药品的名称与药物的剂型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一)药品的分类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POM)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体进行宣传非处方药(OTC)指经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即可按药品说明书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品,又称为“柜台药”(OTC)非处方药根据药物的安全性又分为甲类和乙类,分别有特殊的非处方药标识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甲类和乙类非处方药标识示意图(二)国家基本药物(三)特殊管理药品麻醉药品:指连续用药可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类等精神药品: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连续应用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包括镇静催眠药、苯丙胺类中枢兴奋药和致幻药等依据依赖的程度和危害,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大烟壳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精制海洛因毒性药品:指作用强烈、毒性极大,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使用不当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如强心苷类、阿托品等放射性药品:指含有放射性元素的一类特殊药品,可释放射线供医学诊断或治疗使用,如放射性碘等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特殊管理药品标识示意图四、药品的标识1.药品的批准文号批准文号是药品生产、上市、使用的依据。其统一格式为:“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字母分别为:化学药品为“H”,中药为“Z”,保健药品“B”,生物制品为“S”,进口分装药品为“J”,药品辅料为“F”,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为“T”等。四、药品的标识2.药品批号和生产日期“批号”是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可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感冒灵颗粒产品批号:15120050生产日期:2015.12.03有效期至:2017.11(失效期:2017.11)3.有效期指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使用的期限,其表示方法:①直接标明有效期;②直接标明失效期。五、药品的外观检查与保管(一)药品的外观检查对制剂用肉眼进行外观检查,若发现有包装破损、标签不明、变质、超过保质期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药品,不宜使用。1.固体制剂检查2.液体制剂检查3.软膏制剂检查五、药品的外观检查与保管(二)药品的保管和贮存空气、光线、温度、湿度、时间和微生物等因素可影响药物的稳定性。药品的保管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药品保管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药物效应与临床效果第二节药物效应与临床效果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三、连续用药机体反应性变化四、药物作用机制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物作用:指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用,具有特异性。药理效应:指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组织细胞功能或形态的变化,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表现,对不同的器官具有选择性。药物效应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的依据,又是临床选择药物治疗疾病的基础。药物效应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可以准确的治疗某种疾病或某一症状。反之,效应广泛的药物副反应较多。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一)药物的基本作用指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兴奋效应:凡能使机体功能活动增强的作用。抑制效应:凡能使机体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药物效应的表现:①使机体功能活动提高(兴奋)或降低(抑制)②补充不足(维生素、激素等)或改变体液成分③抑制或杀灭病原体以及癌细胞(化学治疗)④改变机体的反应性(免疫抑制药)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二)药物作用的方式1.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部位出现的作用称为局部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并分布到机体相应的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指药物的原发作用;间接作用指由直接作用引发的作用。药物是把“双刃剑”,能防病治疗,但用之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凡符合用药目的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称为防治作用;不符合用药目的,对人体不利甚至有害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一)防治作用包括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也称治本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或减轻患者痛苦,也称治标“急者治标,缓者治本,标本兼治”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二)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也称副反应副作用是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药物的固有作用较轻微,为可逆性的功能变化,难以避免,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随着用药目的不同,副作用与防治作用可以发生转变应告诉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2.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产生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可以预知,危害较大急性毒性:循环、呼吸、神经系统慢性毒性:肝肾、造血器官、内分泌器官“三致”作用:药物的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作用处理措施:①控制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②注意剂量个体化给药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沙利度胺所致“海豹肢样”新生儿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3.变态反应少数过敏体质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致敏源:药物本身药物代谢产物制剂中的杂质或辅料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4.特异质反应少数先天性遗传异常的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5.继发反应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反应,也称治疗矛盾。如“二重感染”6.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阈浓度)以下时的药理反应苯巴比妥催眠→次晨乏力、头晕、困倦等“宿醉现象”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动动脑:服用感冒药后打瞌睡毒性反应服用大剂量镇静催眠药所致呼吸衰竭后遗效应服用镇静催眠药后第二天还昏昏沉沉停药反应突然停用降压药后血压回升继发反应使用抗生素后导致二重感染变态反应花粉过敏副作用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一)耐受性与耐药性1.耐受性连续多次用药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的现象,通常指后天获得耐受性。2.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使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又称抗药性。滥用抗菌药物是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临床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三、连续用药机体反应性变化(二)药物依赖性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特殊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1.身体依赖性长期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时机体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必须有足量药物维持才能使机体处于正常功能状态,又称生理依赖性或成瘾性三、连续用药机体反应性变化(二)药物依赖性2.精神依赖性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所产生的特殊精神状态,停药患者可产生强烈的用药欲望,并产生难以克制的“觅药行为”,又称心理依赖性或习惯性具有依赖性的三类药物:麻醉药品:阿片类、可卡因类及大麻类等精神药品: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中枢兴奋药及致幻剂等其他: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有机溶剂等三、连续用药机体反应性变化3.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症状迅速重现或加剧的现象此类药物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停药三、连续用药机体反应性变化1.受体学说受体激动药药物能与某受体结合(亲和力),又能激动该受体产生药理效应(内在活性)受体拮抗药药物能与受体结合,但不能激动受体(无内在活性),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2.其他机制影响酶的活性、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影响生理物质的转运、影响核酸的代谢、影响免疫功能或改变理化环境等四、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三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与血药浓度变化规律一、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体内过程示意图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一)吸收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药物吸收快慢、多少可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强弱和维持时间长短。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其他给药方式均须通过毛细血管壁或消化道黏膜等生物膜才能吸收。固体药物不能吸收,片剂、胶囊剂在胃肠道必须先崩解、溶解后才可能被吸收。一、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药物的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和吸收部位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气雾吸入、舌下含服、直肠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皮肤给药。(1)消化道给药: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安全和最便捷的给药途径。大多数口服药物通过小肠吸收。•首关消除:药物经消化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再进入血液循环。某些药物在经过肠壁和肝脏时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称为首关效应。一、药物的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和吸收部位(2)注射给药:皮下注射(ih)或肌内注射(im),药物经毛细血管壁吸收,可避免首关消除和胃肠液中酸碱及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多数药物呈溶解状态易吸收。静脉注射(iv)药物直接注入血管,无吸收过程。可立即显效,作用迅速,剂量可调,但对制剂和操作要求严格。一、药物的体内过程1.给药途径和吸收部位(3)吸入给药:肺泡表面积大,血流丰富,吸收快,适用于挥发性药物和气体药物(4)经皮给药:脂溶性高的药物及制剂中加入透皮剂如氮酮等,可通过皮肤吸收而产生稳定持久的疗效。注意:当皮肤角质层受损如湿疹、溃疡或烧伤时,药物的通透性可增加数倍至数十倍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脂溶性、解离度等;(2)吸收环境:胃动力、肠蠕动、肠内容物的多少及性质等;(3)药物的制剂:药物的不同制剂,其吸收程度不同。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和速度。生物利用度﹦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给药剂量×100%一、药物的体内过程(二)药物的分布药物的分布指药物从血液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1.器官的血流量2.组织的亲和力有些药物与某些组织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使药物在某些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浆药物浓度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3.体液的pH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内浓度低于细胞外液;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液如果改变血液pH值,则能改变药物的分布方向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4.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在血液中能不同程度的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型药物暂时“储存于血液”,无药理活性结合是可逆的结合型药物与游离型药物以一定比例处于动态平衡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则药物作用起效越慢,作用维持时间越长注意:临床用药要注意患者血浆蛋白量减少(肝硬化)或变质(尿毒症)时药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