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nIntroductiontoArt课程代码:0700221616学时数:理论48学分:3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环境设计先修课程:设计概论考核方式:考试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艺术概论》是研究艺术及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更是影视文学系必修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对于培养影视文学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深厚的艺术理论,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良好的作用。《艺术概论》主要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从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等方面全面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了解艺术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特征;对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发展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有深刻的理解;掌握艺术创作的主体和艺术创作活动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层次和构成、艺术的接受与艺术的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为学习本专业的其它课程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艺术概论》的基本要求:力求全面、完整、准确地掌握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艺术理论与当前的艺术创作、艺术欣赏活动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印证理论,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教师讲授会使这门功课显得理论深奥、枯燥、欠生动。结合影视文学专业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应会使这门课程能够克服以上缺点,也易于学生对理论的深入理解。第一章艺术的本质教学目的:理解艺术的认识本质、社会本质和审美本质;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理解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2内容要点:理解艺术的认识本质:艺术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文化形态;理解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理解艺术的审美本质:艺术是一种集中的审美形态。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录像课件授课时数:4课时作业与思考:1.简述艺术的本质。2.结合影片《第四十一个》谈谈你如何理解艺术作品中的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第二章艺术的起源教学目的:了解艺术起源的三种主要研究途径;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内容要点:正确的研究途径是取得科学成果的基本保证。历史上探索艺术起源问题的途径很多,但十九世纪以后主要通过考古学、文化社会学、儿童心理学等途径进行研究;关于艺术起源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应主张艺术起源多因论。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课件授课时数:4课时作业与思考:1.简述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2.谈谈你对艺术起源持何种观点。第三章艺术的发展教学目的:了解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理解艺术发展的规律:外在原因和自身规律。内容要点: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以实用目的为主的工具的出现到“准艺术”的发生、繁荣、衰落,再到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的发展受外部诸因素的制约和推动,如经济、政治、哲学、宗教、法律、道3德等,但艺术又有其自身独立性,它的发展还遵循自身的规律;艺术只有在继承本民族艺术遗产和借鉴其他民族艺术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前进。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课件授课时数:4课时作业与思考:1.为什么说物质生产对艺术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2.你如何理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第四章艺术的门类教学目的:掌握艺术分类的最基本的三种方法;了解艺术的主要门类;理解各门类的主要审美特征并认识各门艺术之间的联系。内容要点:艺术的门类自始就不是单一的,且在发展过程中更是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依据的标准不同,分类的标准也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常用的三种;艺术的门类主要介绍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电影与电视、文学、建筑与园林和其他等九大艺术门类及各门类主要审美特征;各门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区别和相互独立的,同时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通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课件授课时数:6课时作业与思考:1.联系实例,说明电影与电视剧时空转换的自由性是怎样体现的?2.联系实例,解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吸取、配合和结合的现象。第五章艺术作品教学目的:理解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在分析时又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了解典型和意境;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内容要点: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4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典型和意境;中国传统精神十分丰富,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课件授课时数:6课时作业与思考:1.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来分析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2.通过对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比较,谈谈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第六章艺术创作教学目的: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了解艺术创作心理和创作方法;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内容要点: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方面的特点;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创作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阶段;艺术创作心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及其特征;艺术的风格和艺术的流派;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则形成艺术思潮。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课件授课时数:6课时作业与思考:1.艺术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2.文品和人品是否相统一?3.创作方法主要分为哪几类?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七章艺术鉴赏教学目的: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如何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力;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与审美过程;理解艺术批评的5作用和特征。内容要点:艺术鉴赏及艺术鉴赏的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艺术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且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相同意的二重性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课件授课时数:6课时作业与思考:1.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活动,谈谈你对艺术鉴赏审美心理基本要素的分析和理解。2.结合自己的艺术欣赏实践,谈谈你对艺术鉴赏审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3.什么是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并尝试对具体的文艺作品进行艺术批评。三、课程学时分配建议:学时章次讲课学时习题课学时讨论学时实验学时小计一4二4三4四4五4六4七4八4九4十12合计486四、考核方式闭卷考试:3课时。考试(70%)+平时(30%)评分标准:按百分制计分。附文件三份后交教研室留存:1、考试(查)成绩单复印件一份。2、考试(查)结果分析表复印件一份。3、平时考勤表复印件一份。五、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逐步提升学生对设计的认知和思考,促使学生深刻把握设计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状况,构建正确的设计意识和职业道德精神。六、有关教学大纲使用的说明1.这门课程以讲授设计的发展史为核心,以设计的多样性为主线,通过对设计事件的陈述和评析达到更加全面的对设计史的认知。2.除去课堂理论讲解以外,课程的课外活动还包括设计书面的延伸阅读以及专业网站的检索,以锻炼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参考书目:1.梁玖.艺术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蒋勋.艺术概论.生活·读书·新知.2000年版3.欧阳中石.艺术概论.中华旅游出版社.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