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学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音乐学科教育学教案一、课程基本情况介绍:1、必修课程:所有师范专业必修课《教育学》、《心理学》。2、课程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教育的起源、发展和社会功能。懂得音乐教育的目的、任务、功能;掌握音乐教育的基本方法(歌唱教学、欣赏教学、音乐基本知识教学、课堂器乐教学、音乐创作教学等);掌握制定音乐教学计划及编写教案的基本方法;了解音乐成绩评定和音乐学习能力测量的基本方法;知道音乐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和方法;了解音乐教学评估的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中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理论的教学方法。3、课时学分:36+36=72课时4学分4、教学形式:讲授、课例观摩、专题讨论、学习目标写作。5、考核方式:笔试、学习目标写作、课例分析写作。6、平时成绩:考勤、作业、笔试、实践、观摩录像、微格教学。7、学习要求二、相关知识专业音乐教育与社会(国民)音乐教育异同?导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音乐学科教育学。2、了解音乐学科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3、陈述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论、音乐教学法三者的联系与区别。4、选择或自己构思一种音乐学科教育学的框架体系及内容,并阐明理由。5、对音乐学科教育学的主要学习方法加以解释。6、对音乐学科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开始产生兴趣,并有在此领域创造性探究的意愿。0.1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对象音乐学科教育学是教育学科领域内正在兴起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研究音乐教育全过程的学科,是揭示音乐教育规律的各音乐教育分支学科的总称。音乐教育一般可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音乐学科教育学与音乐教学论、音乐教学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0.2音乐学科教育学的体系与内容0.2.1综合型结构体系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与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叉。0.2.2课程结构体系以特定的音乐学科中的教育目标,实现该目标的题材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应有模式为课题而形成的结构体系。包括原理性、哲学的研究,学科组织的领域研究以及教学法领域的研究等。内容包括:(1)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社会功能。(2)小学音乐心理的发展。(3)音乐教育课程。(4)音乐表演学习与教学。(5)音乐创作学习与教学。(6)音乐欣赏学习与教学。(7)音乐基础知识、识谱记谱技能学习与教学。(8)音乐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9)音乐教学方法。(10)音乐教学模式。(11)音乐教学媒体。(12)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13)音乐教学评价。(14)音乐教育研究。(15)音乐教师。0.3我国音乐学科教育学的发展与展望1897年清政府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教授法”课程。1907年公立小学正式设置了音乐课程,定名为“乐歌”、“唱歌”课。“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各教学法课程建设得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1950年8月颁布的《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中学教材教法为该校的公共必修课程。1979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同年12月在高师艺术专业教学座谈会上确定高师开设《中学音乐教材教法》课程。198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由北京师范学院学科教育研究中心发起,28所师范院校参加的学科教育学理论研讨会,与此同时,“普通学校音乐教学研究”课题组成立。1999年年底在中国音协等有关方面支持下,成立了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从理论研究到教学研究队伍的聚集,均向前跨进了一步!0.4音乐学科教育学的学习方法第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二、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第三、自学与面授相结合。第一章、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社会功能学习目标:1.陈述音乐教育的本质。2.举例说明音乐的基本特征。3.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素质教育、审美教育、艺术教育、音乐教育、情感教育。4.从艺术教育的共性中分析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5.举例说明音乐的社会功能。6.比较音乐教育的本体效应、协同效应、和文化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小学音乐教材为例。7.应用本章的基本观点论证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8.论证音乐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1.1音乐教育的本质音乐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什么是美育?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就是美感教育。它是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1.2音乐教育的特征1.2.1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映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它具有一下几点主要的审美特征:第一、音乐是抽象而非语义性的。第二、音乐是表情性的而非模拟性的。第三、音乐是创造性的而非同一性的。第四、音乐是传情性的,而非具象性的。第五、音乐是时空性的,而非静态的。1.2.2音乐教育的特征(1)情感性由于音乐不是表现事物本身,而是直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这种情感活动灵活、准确、细腻,是主观情感的审美体验。(2)情感性艺术教育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基础内容的。(3)愉悦性音乐给人以愉悦感是通过听觉产生的一种“审美趣味判断。”它是审美经验积淀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美感享受。(4)主体性音乐艺术具有主体性特征。1.3音乐教育的功能1.3.1音乐的社会功能(一)音乐的审美功能第一、美化心灵的作用。第二、调节情感的作用。第三、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的作用。(2)音乐的认识功能第一、超越现实的作用。第二、振奋精神的作用。第三、信号象征的作用。(3)音乐的教育功能第一、健全大脑的作用。第二、健康心理的作用。第三、人际关系和谐化的作用。(4)音乐的娱乐功能第一、愉悦养性作用。第二、怡情健身作用。第三、参与自娱作用。1.3.2音乐教育的功能(1)音乐教育的主体效应。第一、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第二、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佳方式。第三、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有效手段。(2)音乐教育的协同效应。(3)音乐教育的文化效应。第二章、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学习目标1、陈述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2、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审美发展、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审美趣味。3、解释音乐感知觉、音乐想象、音乐记忆、音乐情感反应、音乐表现能力的含义,并举例加以说明。4、陈述音乐审美态度的主要特征。5、陈述音乐审美能力包括的基本内容。6、设计并对中小学生的审美偏好进行调查分析,并论证应采取的对策。7、简述影响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的诸因素,并论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8、举例说明如何根据中小学生音乐心理的发展进行有序施教、有导施教、有乐施教、有别施教。2.1中小学生生理发展简述2.1.1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2.1.2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1)小学生生理发育特点(2)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第一、小学生认知活动由不随意性、不自觉性,向随意性、自觉性发展,认知水平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过度。第二、小学生情感意志不断发展。第三、小学生的个性不断得到发展。2.1.3初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1)初中学生生理发育特点(2)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第一、在思维方面,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第二、在情感发展方面,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有波动性。第三、在意志发展方面,自觉性有明显的增强。第四、在个性发展方面,个性正在初步形成,但不够稳定。2.1.4高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1)高中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2)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强。第二、情感更加丰富多彩,逐步趋向深刻而稳定。第三、自我意识逐渐成熟。2.2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特征2.2.1概述2.2.2音乐审美态度(1)音乐审美态度的结构(2)音乐审美态度的特征: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是一种无直接实用和个人功目的的观赏态度。2.2.3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包括了音乐感觉和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音乐动作和智慧、音乐表现等多种能力。它是一种在特殊情感体验状态下,体现在音乐审美创造性认知能力或敏感性方面。(1)音乐的感觉和知觉(2)音乐想象(3)音乐记忆(4)音乐情感反应(5)音乐表现能力2.2.4音乐审美趣味音乐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让学生明白流行音乐的好与坏——引导作用2.3影响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的因素简析个体成长与发展包括音乐心理发展,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3.1遗传素质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潜能遗传素质指人们从父母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特征等。2.3.2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3.3教育因素在心理发展上起主导作用2.3.4主观能动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观能动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内能影响先天遗传素质发挥的程度,对外能影响环境与教育的作用效果。2.4因学生音乐心理发展施教2.4.1有序施教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决定了他们的音乐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共性,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音乐教育要抓住每个年龄阶段音乐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2.4.2有导施教(1)充分运用课内外音乐活动的机会扩大青少年的音乐视野,培养各种各样的审美趣味,让他们接触多种题材、形式、风格的音乐做品,启发他们进行思考、评价、比较,使他们在比较中增强分辨能力,提高鉴赏水平。(2)要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去学习和研究自己不熟悉的音乐艺术世界。(3)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4)发挥群体效应的作用。2.4.3有乐施教对中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生活中非常活跃的因素,但是学习兴趣有需要引导和诱发。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挥群言效应的作用,开展注意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质疑、求异、解疑的活动。教学过程贯穿着一条求索链:生疑(置疑)——质疑——释疑——再生疑2.4.4有别施教中小学生的音乐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和可塑性。首先,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其次,这种音乐心理发展的差异性还表现在发展的个别差异上。另一发面,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教育状况、个人天赋、接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不尽相同,所以,每个青少年又存在着发展的差异。音乐教学过程要讲究分寸感,注意哪怕是细微的不同,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承认差异、扬长避短。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使每个人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第一、关心体贴。第二、保护自尊。第三、注意反馈。第四、真挚鼓励。第五、目标适度。第三章、音乐教育课程学习目标1、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教学原则、教学大纲(课程目标)、课程教材、教学类型和结构、课堂教学艺术。2、简述制定音乐教学基本原则的依据。3、举例说明两个音乐教学基本原则。4、论证音乐课堂教学艺术。3.1音乐教学基本原则3.1.1制定音乐教学基本原则的依据。(1)教学原则——在教学理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原理引申和具体化,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抽象。(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一般认为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直观性、巩固性、量力性、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教师主导作用等。■(2)制定音乐教学基本原则的依据:①音乐教学实践的经验。②音乐教育教学目的。③音乐自身教学规律。④现代教学理论基础。音乐教学五项基本原则音乐本位原则——体现音乐教育的方向协同融合原则——体现音乐教学发展趋势创造发展原则——体现音乐教学的旨归情感体验原则——体现音乐教

1 / 8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