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形插头座导线压接工艺规范1压接形插头座导线压接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压接型插头座的插针(孔)与导线压接连接的各项技术要求、压接工艺、检查项目与方法、检查规则以及质量保证措施。本规范适用于公司设备控制盒产品上压接连接式电连接器接触件与导线的压接连接。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规范。HB6144-1988压接形插头座电线压接规范QJ3085-1999坑压式压接连接通用技术要求HB5874-1985飞机插头座插针、插孔一般技术要求GB5095.8-86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八部分:连接器、接触件及引出端的机械试验3术语3.1压接:通过压力使压线筒沿导线四周产生机械压缩或变形,从而使导线和压线筒之间形成机械连接和电连接的方法。3.2压接连接:用压接法使压线筒和导线间形成的永久性机械连接和电连接。3.3压接连接件:用压接法使导线和压接件形成的电连接接点组合件。3.4压接件:用压接法连接于导线端头,以便导线能和其它器件或导线实现可靠电连接的导电金属件,通常由压接导线的压线筒及可和其它器件或导线连接的外接端组成。3.5压线筒:为压接连接专门设计的可适配一种或几种截面导线的金属导电筒。3.6压接工具:用来进行压接的机械装置。3.7压接全周期:从压接工具的压模、手柄处在完全张开位置时,对工具手柄施加作用力开始,到压模压合面闭合到规定的间隙,手柄、压模重新返回到完全张开位置时结束,这样一个完整的压接过程。3.8压接区域:压接筒的一部分,在此处施加压力使包围导线的筒产生变形或改变形状达到压接连接。4技术要求4.1插针(孔)的压接筒4.1.1压接型插针(孔)选用的材料应适于压接,并符合HB5874《飞机插头座插针、插孔一般技术要求》的规定。4.1.2压接筒的表面粗糙度为Ra值3.2um,硬度应适于压接、不产生裂纹。4.1.3压接型插针(孔)的表面镀层一般选用镀银或镀金。4.1.4压接筒的结构形式一般应符合HB5874;压接筒的壁厚应适于压接。4.1.5同一工作直径的插针(孔),当压接筒外径相同而内径不同时,按HB5874用色环加以区别(红色表示小内径压接筒,蓝色表示大内径压接筒)4.1.6压接筒的内孔圆周长应清洁无杂物,也不允许有影响压接强度的润滑物质。4.2导线a、线芯标称截面应与压接筒的内孔适配,导线外径不大于取卸工具的内孔直径;b、用于压接连接的导线应为多股统合线;c、导线线芯材料的硬度和压接筒材料硬度相近;d、导线线芯为镀银铜线,使用镀锡或镀镍导线必须经过批准。4.3压接件4.3.1外观4.3.1.1导线线芯股应完整并全部插入压接筒内,从观察孔能目视到线芯。24.3.1.2色环允许部分脱落,但不应影响压接件检查时色环颜色的识别。4.3.2压接筒与导线匹配每个压接筒只允许压接单根导线,插针(孔)直径、压接筒内径(由色环表示)与导线线芯标称截面三者应匹配。4.3.3压接裂纹压接筒不应有因压接产生的裂纹、压穿。4.3.4压痕轴向位置和线芯裸露长度压痕轴向位置和线芯裸露长度应符合图1规定:图1压接件压痕位置与线芯裸露长度要求4.3.5压接变形压接筒经压接后,其变形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插针(孔)工作直径小于或等于1.5mm,压接后压接筒的最大直径不超过压接筒外径最大值0.05mm;b、插针(孔)工作直径大1.5mm,压接后压接筒的最大直径不超过压接筒外径最大值0.15mm。4.3.6压接强度和压接电阻插针(孔)压接筒与铜线芯的压接强度、压接电阻应符合表1规定。表1线芯标称截面mm²压接强度(不小于)N压接电阻(不大于)uΩ镀银或镀锡导线镀镍导线镀银或镀锡导线镀镍导线0.2(24#线)3026150060000.3(22#线)4942100040000.5(20#线)746370028000.8(18#线)12310560024001.0(17#线)16713050020001.220616242018901.524519035015752.031424030013502.541231525011253.04713652009004.05694401808105.06675101506756.07355601205404.4压接工具4.4.1压接工具一般采用四压头形式,压头的位置精度应符合图2的规定。3图2压头形式和位置精度4.4.2压接工具压头的形状、材料、镀层、表面粗糙度等应符合有关专用技术文件的规定。4.4.3压接工具压头所形成的工作直径用有明显标记的塞规检测,直径D的极限偏差为±0.06mm,尺寸D应符合有关专用技术文件的规定。4.4.4压接钳的操纵机构应灵活,压接钳应能保证在压头未达到压接的预定位置时,压头不应松开,压接件不能取出,当压头达到预定位置时,压头才能松开,并能取出压接件。4.4.5压接工具应有控制压痕轴向位置和压接筒径向位置的定位装置,不同规格的定位器应有唯一的标记。4.4.6压接工具的附件应齐全,并配有检测塞规。4.4.7压接工具压接出来的压接件,其压接强度和压接电阻应符合表1的规定。5压接工艺要求5.1环境条件环境温度要求:20℃-30℃。相对湿度要求:30%-75%。照明光照度要求:工作台面不低于500lx。工作场地应无灰尘,及时清除杂物(如污渍、油脂、导线头、绝缘体碎屑等)工作区域不得洒水。5.2人员要求压接连接作业的操作者和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理论、实操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基本要求如下:a、掌握压接原理;b、熟悉所用压接件、压接工具的型号、规格及产品标记、标志的含义;c、熟悉所压接的导线、压接件和压接工具的组合配套关系;d、操作人员应熟悉压接有关工艺文件和压接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地压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压接连接件;e、检验人员应熟悉被压接连接的技术要求和合格、不合格标准。5.3工艺文件工艺文件应明确下列规定:a、使用任何一种压接件、导线组合,都必须编制相应工艺文件;b、插针(孔)直径、压接筒内径和导线线芯标称截面三者的匹配关系;c、所用压接工具和取卸、送入工具的型号、规格;d、压接操作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e、压接件检测的项目、方法、工量具(设备)和质量标准。45.4压接前的准备工作5.4.1压接操作、检验人员应认真消化压接工艺文件,掌握压接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5.4.2检查插针(孔)压接筒的规格、色环,应符合规定,且不应有变形、划伤、油污等。5.4.3检查导线的规格应符合要求,且不应有扭结和绝缘层开裂、损伤。5.4.4检查压接工具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规定,并经过校准,使用前应擦去多余的润滑油,并按压接工具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使用。5.4.5检查导线热剥器型号、规格应符合规定并能正常使用。5.5压接操作与技术要求5.5.1压接操作步骤a、压接操作、检验人员应戴清洁的乳胶手套或手指套;b、按规定剥去导线压接端的绝缘层,导线脱头长度应符合图3要求;图3导线脱头长度c、剥导线绝缘层时,应保护好已脱头的线芯以免线芯散乱,当导线线芯层次被弄乱时,应重新按原方向轻轻捻紧,使其恢复原状,注意不要扭得过紧;d、将导线线芯完整地全部装入压接筒内,并从观察孔能目视到线芯;e、松开压接工具,按规定调节压接工具的档位和选用定位装置;f、将装好导线的插针(孔)放入压接工具的定位装置内进行压接,当压头达到预定位置时,松开压头取出压接件;g、对压出的压接件,操作人员应进行百分之百的外观检查,如发现欠压造成导线松动或过压造成线芯压断和压接筒畸变,应立即停止操作,分析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压接。不符合要求的压接件应确保隔离,且不允许用重复压接的方法纠正。5.5.2压接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a、压接件在压接工具内必须正确定位;b、压接过程中不应损伤导线绝缘层和压线筒;c、严禁对因压接面弯曲的压接连接件进行矫直;d、不应采用折叠导线芯的方法来增加导线截面,以适应尺寸较大的压线筒;e、不应采用将一些线芯留在压线筒外或用修剪线芯的方法来减小导线截面积,以适应尺寸较小的压线筒;f、导线的所有线芯应整齐地插入压线筒内,不得有任何折弯。6检验方法6.1压接件6.1.1目视外观检查压接后进行目视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a、压接件的变形只允许是由压接工具压头压出的压痕;b、压接件不有锈蚀等损伤(包括装连前检验中漏检);c、压后的压线筒不应有非预期的锐边、金属剥胶、毛刺、镀层损坏或切口等;5d、导线绝缘层不应有破坏、损伤;e、导线线芯不应有折断、刻痕或基体金属外露;f、从检查孔应能看到导线线芯;g、在导线绝缘层末端到压线筒口之间,导线线芯裸露的长度应大于0mm小于0.8mm,且不应成鸟笼状向外突弯;h、不应有不足压接(压接部位导线松动)和过分压(压接部位导线因压接形成的断头或畸形)。6.1.2压接筒与导线匹配检查目视检查插针(孔)直径、压接筒内径(色环)与导线线芯标称截面三者的匹配关系,应符合4.3.2要求。6.1.3压接裂纹检查用5倍放大镜检查压件,应符合4.3.3要求。6.1.4压痕轴向位置和线芯裸露长度检查用卡尺检查压接筒上压痕的轴向位置和线芯裸露长度,应符合4.3.4要求。6.1.5压接变形检查用量规或精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检查压接后压接筒的变形量,应符合4.3.5要求。6.1.6压接电阻检查用伏安法或微欧计(也可用电桥)测量试验用压接件A、B两点间的压接电阻(如图4)应符合表1中的电阻要求。图4压接电阻测量位置6.1.7压接强度检查切取100mm长的导线,两端剥去各16mm左右的绝缘层(压接后线芯裸露约10mm,便于检查线芯拉断情况),再压接上插针(孔),然后将两端插针(孔)装夹于误差不大于2N的拉力设备上(如图5),以25±5mm/min的速度施加拉力进行拉伸,直到插针(孔)与导线分离为止,其分离力应符合表1要求。图5压接强度检查示意图6.2压接工具6.2.1外观检查检查压接工具的型号、定位装置、附件及压接钳的手操纵机构,应符合4.4.4~4.4.6的要求。6.2.2工作直径检查6调节压接工具的各个档位,并加力使压头收拢到预定的压接位置,然后用塞规检测压头所形成的工作直径,应符合4.4.3要求。6.2.3压接强度检查按6.1.7的方法,制作试验用压接件检测压接强度,应符合4.4.7的要求。7检验规则7.1压接件7.1.1按表2检验项目1-4,对压接件应100%检验,检验项目5-7,需制作试验用压接件(按导线线芯标称截面规格,每种制作3件)进行检验。表2序号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对象检验规则备注1外观检查4.3.16.1.1压接件100%2压接筒与导线匹配检查4.3.26.1.2压接件100%3压接裂纹检查4.3.36.1.3压接件100%4压痕轴向位置和线芯裸露长度检查4.3.46.1.4压接件100%5压接变形检查4.3.56.1.5实验用压接件每种3件6压接电阻检查4.3.66.1.6实验用压接件每种3件7压接强度检查4.3.76.1.7实验用压接件每种3件7.1.2对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制作试验压接件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查:a、新压接工具在投入正式使用前;b、在进行批量压接生产前;c、每压3000件压接件以后;d、对压接强度有怀疑时;e、压接工具使用(含保管)每半年以后;7.1.3在进行表2项目1~4的检查时,若有不合格者,应挑出来作报废处理。7.1.4对试验用压接件进行表2项目5~7的检查时,若有一件不符合任何一项要求,则应加倍制作试验用压接件,重新进行检查。若仍有一件不符合任何一项要求时,则应分析原因、排除故障,再制作试验用压接6件,再次进行检查,直到试验用压接件合格为止,方可进行压接生产。7.2压接工具7.2.1压接工具在正常使用时按表3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压接生产。表3序号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对象备注1外观检查4.4.44.4.54.4.66.2.1每个工作班开始压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