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轶辰中国史笔记2013年2月10日整理(本笔记为基础部分,请同学们结合我在课堂上的拓展讲解一起学习。祝大家学习愉快!)邵轶辰联系方式:新浪微博:搜索“邵轶辰”邵轶辰的历史课程,请登陆“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进行收看。祝大家学习愉快!中国古代史*时期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期)封建社会:秦(前221)、汉(西、东)、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南)、元、明(1368)、清(1644)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史核心线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启继承禹的王位,标志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公天下”→“家天下”2、分封制(1)识别标志:“封”、“诸侯”、国名(2)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3)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5)意义: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开发边疆;诸侯有较大独立性。3、宗法制(1)识别标志:“宗族”、“继承”(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3)“大宗”与“小宗”有相对性(4)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5)意义: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稳定,保证贵族特权垄断地位。4、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5、世卿世禄制贵族政治,血缘继承。6、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王权结合(2)以血缘为纽带(3)权力相对分散二、专制主义(君主专制)*收相权的手段(1)增加近臣人数(2)增加相的个数(3)分割相的职权(4)废相1、秦(1)皇帝制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三公九卿制丞相(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军权,虚设)2、汉(1)汉承秦制,略有损益(2)中朝尚书令、侍中3、隋唐三省六部制隋朝确立,唐朝完善。三省长官皆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之间相互制衡,提升了行政效率。4、宋两府三司中书门下(行政权)(副相:参知政事)枢密院(军权)(枢密使)三司(财权)(三司使)5、元中书省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初,皇权削弱6、明(1)太祖废相(2)成祖设内阁(文渊阁)内阁成员权力逐步提高,但未达到相权的高度。票拟(内阁)与批红(皇帝,司礼监实际执行)。7、清(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2)康熙:南书房(3)雍正:军机处处理西北军务,提升行政效率。标志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三、中央集权*收地方权力的手段(1)官员任免权归中央(2)增加行政级别(3)派出监察官员(4)收地方财税兵权(任文官)1、秦郡县制郡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2、汉(1)汉初:郡国并存→七国之乱(2)汉武帝:推恩令*东汉末年增设“州”3、唐*增设“道”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4、宋*改“道”为“路”(1)收精兵:地方精兵充实禁军(2)制钱谷:收地方钱粮、转运使(3)削实权: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5、元(1)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2)宣慰司、宣政院(处理民族、宗教事务)四、选官制度1、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商鞅变法,废“世卿世禄制”,行“军功爵制”。秦朝形成中央集权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家天下”→“公天下”)2、察举制汉代,孝廉,以道德学问为依据。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以门第出身为依据。4、科举制(1)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以考试为依据。(2)北宋王安石变法,将考试内容由诗词歌赋改为经义策论。(3)南宋朱熹编成《四书章句集注》。(4)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扩大官吏的来源,提升官吏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核心线索:一、农业*农业的起源采集经济→种植经济;南稻北粟格局,逐渐交流融合。1、农具(1)早期农具耒耜、石器、青铜器(2)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春秋战国出现汉代赵过耦犁犁壁推广隋唐时期曲辕犁犁评完善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赵过代田法(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宋江南地区麦稻轮作一年两熟、三熟3、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春秋(芍陂)战国都江堰、(郑国渠)汉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隋唐大运河(商业发展)(2)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筒车宋高转筒车山地灌溉4、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特点: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积极性:具有生产积极性,提高耕作技术。(3)局限性:规模小,易受沉重徭役、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脆弱性。5、土地制度(1)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2)抑制兼并(维护统治)魏晋南北朝均田制(明鱼鳞图册)二、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素称发达。(1)冶金春秋战国冶铁、炼钢东汉杜诗水排魏晋南北朝灌钢法(2)制瓷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南宋“瓷都”景德镇明清彩瓷盛行(元代出现青花瓷)(3)纺织2、民间手工业(1)家庭手工业农户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家庭消费(2)私营手工业元黄道婆棉纺织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明花楼机明江南资本主义萌芽局部地区、雇佣关系、近代被扼杀三、商业1、商品经济的发展(1)宋朝,商业时空限制被打破时:早市、夜市空:市坊界限被打破、草市更普遍“交子”——最早的纸币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商税和外贸收入成重要财源(2)反推隋唐直接监管、市坊分开、柜坊、飞钱(3)明清农副产品商品化长途贩运发展快2、商业中心长安、洛阳、汴梁、临安、大都唐扬一益二宋四大名镇(汉口、佛山、景德、朱仙)3、商帮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明清徽商、晋商4、对外贸易汉海陆丝绸之路唐广州市舶司元泉州明海禁清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朝贡/贡赐贸易5、抑商政策(维护统治)工商食官盐铁专卖农本商末的思想专题三中国古代文化史一、古代思想(一)“百家争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儒家(1)孔子(春秋)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克己复礼。(恢复周礼,维护礼乐制)*为政以德教:有教无类。(倡私学)性:性相近。(2)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民本)性本善(3)荀子(战国)“仁义”、“王道”民水君舟人之性恶*天行有常2、道家(1)老子(春秋)清净无为,知足寡欲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思想运动(2)庄子(战国)文学价值相对3、墨家(1)墨子(战国)兼爱非攻节俭尚贤4、法家(1)韩非子(战国)以法治国;权术、权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理论基础。(二)董仲舒新儒学1、思想来源:儒家为主,吸收道、法、阴阳各家思想。2、思想内容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君主专制:“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维护统治秩序:“三纲”、“五常”3、汉武帝时,兴太学,设五经博士,儒学成为正统、主流思想。(三)宋明理学(思辨性)*隋唐时期,三教合一1、程朱理学(1)程颢、程颐(北宋)天理人伦;格物致知(2)朱熹(南宋,理学集大成者)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四书章句集注》2、陆王心学(1)陆九渊(南宋)心即理(2)王阳明(明,心学集大成者)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四)明清新儒1、明:李贽:离经叛道,批判道学家,批判孔子的权威;人伦物理2、明末清初:黄宗羲: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天下为主君为客”,(“农工商皆本”)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朴素唯物思想、朴素辩证法*明清新儒批判理学,批判地继承了儒学。二、古代科技1、四大发明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应用于航海;13C传入欧洲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蔡伦“蔡侯纸”印刷术:唐朝雕版印刷;北宋毕昇胶泥活字印刷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器2、天文学战国,《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浑仪元朝,郭守敬,《授时历》,回归年;简仪3、数学算筹→算盘;东汉:《九章算术》,十进制4、农学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北方元朝:王祯,《农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5、医学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学奠基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三、古代文艺1、文学春秋:孔子,《诗经》,现实主义战国:屈原,楚辞,《离骚》,浪漫主义汉:赋,司马相如,《上林赋》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传奇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散曲;话本元:散曲+元杂剧=元曲,关汉卿、马致远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2、文字总趋势:由繁入简;魏晋时,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1)汉字图画文字商:甲骨文秦:李斯,小篆;隶书(2)书法楷书:魏晋钟繇、王羲之;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唐朝颜真卿《祭侄文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草书: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3、美术远古,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以形写神”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风俗画明清,文人画,表现个性,追求意趣4、戏曲(京剧)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京剧形成同(治)光(绪)年间,“同光十三绝”中国近代史*时期划分:1840-19491840-1919-19491840-1895-1912-1919-1927-1937-1945-1949(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史1840-1895-1912-19191840-1895,晚清1895-1912,清末1912-1919,民初1839,虎门销烟(林则徐),鸦片战争的导火索。1840,鸦片战争(英军;道光、林则徐)1842,《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关税协定权。(商品输出)《南京条约》附件内容:领事裁判权,租赁土地(演变成租界),片面最惠国待遇(一体均沾)。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1830、40s,新思想萌发性质:地主阶级开明士绅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习技术)代表: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置译馆(翻译《各国律例》),组织编写《四洲志》(地理志)。魏源:《海国图志》(地理志),“师夷长技以制夷”。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拜上帝教)性质: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经过:(抓三点:起点、拐点、终点)1851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定都天京(南京)北伐(失败)与西征(胜利),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1856天京变乱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干王洪仁玕,重建领导核心。1864天京陷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853,积极性:两千年来封建农民运动的最高峰(提出明确的纲领);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以修约为名;咸丰;火烧圆明园)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内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英法各800万两白银,开十一个通商口岸(十口+天津)……(商品输出)(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19C60s-90s洋务运动(30年)性质: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挽救清政府统治的自救运动。(学习技术)思想:“中体西用”内容:自强:前期,军事工业(官营),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求富:后期,民用工业(官督商办,为军事工业提供资金),李鸿章开平煤矿。海军: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南洋水师、福建水师。教育:京师同文馆,留学生。意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近代民族工业、近代教育);一定程度上抵制外资侵略,刺激民资发展;客观上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19C60、70s,民资诞生背景:受到外资、洋务运动的共同刺激。企业:贻来牟机器磨坊、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商战。1894,甲午中日战争(日军,朝鲜东学党起义;光绪;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1895,《马关条约》内容:割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