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观后感《社交网络》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哈佛怪异大学生创立facebook的过程,一部传记式的电影。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一个在哈佛大学心理系就读的学生,在因为一个女生约会失败后为了报复而入侵学校网站,将所有女生的资料放在自己设计的网站上供学生评价,并引起了学校网站的瘫痪。正是这样一次事情给他灵感开始构思创建一个新型的人际交往网站,他的室友爱德华虽然觉得过于疯狂不切实际,但是还是与他合作一起去设计了这么一个无比庞大的网站。这个看似轻率的网站制作计划,却带来了全球性网络与通讯的革命。凭借他们创立的名为facebook的网站,在短短六年时间内就聚集了5亿用户,马克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但是,这位伟大的成功者,在辉煌的事业成就和巨额的财富背后,却不得不面对与朋友的分道扬镳,与朋友法堂对峙,以及在更多利害上身陷囹圄,但是最终他还是获得了成功并彻底改变了他和他身边人的生活。我相信每位看完影片的观众,对于马克·扎克伯格都会有不尽相同的看法。有的人喜欢,有的人钦佩,有的人憎恶,有的人鄙视,不同人都会有各式各样的感受。《社交网络》并没有对这个争议人物做出任何结论性的评判。影片剧情很简练,很平淡,甚至有些琐碎。全片故事内容大都是关于两起诉讼案和相关情节的回忆。或许,这就是它的特色,在看似散乱的情节线索中,突出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片中,我所看见的马克,是个言语不多,性格敏感偏激,不太合群,社会交际苦手但又异常聪敏的大学生。这在影片开头,他与女友的对话场景里,其怪异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社交网络》向我们清晰的演示了马克·扎克伯克—个怪异大学生的发家史。他的所谓创业历程好像非常简单,发现机会、迅速出手外加几分运气。尽管他的行事做法很具争议性,可结果他的确获得成功。我对此的看法是,野心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没有欲望,没有想法,便不会有什么目标,更不会有行动。而智商和手段则是取得成功的两个必备条件,有野心却没有相适应的知识和智慧,要想成功也是非常困难。至于手段,无论好坏,在当今的现实世界中,若要想在事业上成功那是也是无法回避的。如果用商业娱乐眼光来审视这部影片,我觉得它并没有提供太多的“卖点”,娱乐性也不是很足,对我们唯一的吸引之处就是讲述“facebook创始人的发家史”。不过,《社交网络》彰显的“成功至上”主义确实可以带给公众社会法律与道德方面的冲击,以及关于市场经济社会中所谓“原罪”问题所引发的思考。马克为了成功,是否真的剽窃他人的创意。而为了公司的发展,是否真的采用非法的手段,损害侵犯了其好友兼合伙人的正当权益。虽然,两起诉讼案最后都以补偿方式终止于庭外和解。可影片在这些方面的细节描述,既详实又客观,没有参入任何主观性的观念评判,一切的是与非,对与错,皆交由观众们自己去考虑,自己去裁决。我想,这是好莱坞社会剧情片惯有的拍摄手法,虽无新意却也耐看,也是《社交网络》最为成功之处。从我们自身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虽然马克与我们同样都属于大学生,只是在不同的国度,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但我发现美国与中国的价值观却是截然不同的。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创新、主动、尝试是他们人生态度的重点,他们敢于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想法,敢于为一些想法去尝试去突破,不安于现状,创新是他们思维的核心,也是其人生态度的写照。反观中国大学生,也许是在传统儒家儒学以及中华民族自古传统的影响下,我们的价值观多偏向保守,喜欢安于现状,喜欢保持一成不变的稳定生活,缺乏创新思维和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态度。同样,美国价值观强调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主张强调去表现自我,展示自我,而我们中国则讲究集体主义,讲究中庸理论,提倡和而不同,虽然有一定的利处,但过度的强调和谐这也使得大学生缺乏自身的主见和看法。我想,这也许就是中美大学生目前的差距所在吧。--------广告1001黄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