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公的“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周公认为,天命和民情是一体的,只有通过民情才能洞悉上天飞意志。告诫人们,治理国家应该像医治疾病那样谨慎从事,上天是否真诚地保佑你,只有在民情中才能体现出来。由于天命与人事是一体的,对于统治者来说,要先知道能否得到天的佑助,只有体察民情才能得到真实的答案。主张从民情中体察天命,实际上是虚于天命,重在人事。周公的天命观在本质上是人文的而不是神学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倾向。2敬天保民,要做到的:○1要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慌怠政事;○2要体察民情○3要慎用刑罚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1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2儒家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崇尚仁义;○3以孔子为师○4以六艺为法,将六艺看做传统文化的载体;○5、仁、义、礼、智、忠、孝、信、爱、和、中等等,是儒家共同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孔子以礼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礼的含义○1礼是治国规范。○2礼,通常认为即周礼。传统认为,周礼是周公创制的。○3周礼的核心功能是通过“辨、别”维护血缘宗法社会的稳定。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西周以礼治国的传统,认为:第一,治国治民光靠政、刑不行,要以礼治国。第二,礼是社会整合的准则。孔子认为礼所规定的名分等次是绝对不可僭越的。第三,以礼作为言行规范。一切行动都要以礼作为客观准则,另外,要求人们的思想或认识不能超越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礼的规定。第四,把正名作为礼治的起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对礼的功用的看法与众不同。《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仁——政治与伦理的一体化: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遵守礼的规范这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的表现。,所以,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把仁作为一种道德境界,而仁这是实现这一境界的唯一途径。(打)礼讲的是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仁讲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指导。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孔子认为应以礼、仁为纲。礼的规范的核心是分贵贱、上下、等级。而仁则主要强调的是由己及人的过程和关系原则,可归纳为如下几点:复礼,克己,孝悌,爱人——忠、恕。具体说来,孔子有关仁的思想主要包括:第一、复礼是仁的终点和客观标准,是基本政治目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称许你是仁人)焉。”(《颜渊》)第二、复礼的关键是“克己”,克己而后才能回到礼。“修己”是“克己”的重要方式。还有,“约”即约之以礼,“自戒”,“自讼”、“自省”和“自责”等。第三、孝悌是仁的又一基本内容。有子说:“孝弟者,其为仁之本欤?”第四、把仁用于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爱人。爱人的具体办法是忠恕。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的原则贯彻到政治上或落实在政策上,表现为富民足君和先德后刑两大政策。富民足君的办法主要有“使民有时”、“敛从其薄”和“节用”三项。先德而后刑主要表现在要处理好如下三种关系:一是富和教的问题,要先富而后教;二是惠与使的关系,孔子主张2先惠而后使;三是教与杀的关系,孔子主张先教而后杀。第五、“仁”必须用“礼”来节制。“不学礼,无以立。”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系与人治的问题:对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儒家特别强调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主张政治与道德应结合为一体,甚至认为政治中的根本问题是道德问题。这种思想由孔子最先提出,他认为:首先,道德为主,刑政为辅。其次,孔子把政治的实施过程看作是道德感化过程。◆孟子的性善说、仁政说孟子的性善说性善说是孟子整个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以前,通常认为性是天生而本有的自然之性。“食色性也,生之谓性。”孟子以心释性,认为性是情欲之性,道德之性。性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又称为“恻隐之心”,即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心。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心便是仁、义、礼、智四大伦理范畴的根芽。孟子和孔子相比,他们所讲的伦理内容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和发展。孟子的新贡献主要在于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结在一起,人伦关系出自人的本性,这在儒家伦理观念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孟子认为性善来自先验的良知良能。人性善具有同一性。孟子的仁政说孟子在政治上力倡仁政之说,并认为能否实行仁政是国家兴衰的根本。仁政即不忍人之政的基点,是要人能生活下去,能养生送死,不饥不寒。“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尽心下》)仁政具体内容:一是,给民以恒产。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孟子制民以产的设想。《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恢复井田。《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二是,主张轻徭薄赋,徭役要以“不违农时”为原则。“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三是,反对株连,主张轻刑罚。四是,主张救济穷人,认为实行仁政必须先从救济鳏、寡、独、孤做起。五是,主张保护工商。孔子学说的困境:(1)仁者爱人的本体来源未明,即“仁来自哪里”(2)不能满足新兴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呼声:(3)仁的内涵主要集中在个人修养方面,还没有将之升华为治国方针,没有与之相应的措施。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一样,荀子的政治思想也是以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为出发点,但是,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与孟子截然相反,认为人的本性是恶。孟子对于人性的认识只是看到了在学院纽带下的父子、兄弟之间的仁爱的一面,那么荀子这看到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争夺的一面。荀子认为人性恶,恶的本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感官欲望。,《荀子·性恶》:“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里好愉3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发生者也。”二权势欲望。《荀子·王霸》:“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为此,荀子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一是最根本的是圣人起伪(礼义法度)以化性。《荀子·性恶》“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二是靠老师的教育。《荀子·儒效》:“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性不足以独立而治。”三是靠环境和习俗的熏陶,还有就是自我的修身,即以礼义克制自己,用心思理智控制自己的性情欲望。《荀子·儒效》:“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礼起源于社会矛盾:(本质)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欲的无限性与物的有限性。“欲多而无寡,寡则必争。”2、欲的平等性与社会关系不平等。“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3、恶性与伦理道德水火不容。关于礼治的具体内容1.法后王。战国时,孟子主张“法先王”,先王指的是尧舜,在他看来,尧舜时代是历史上最完善的时代,只有以尧舜之道治国,天下才有可能实现大治。而荀子则主张法后王,后王指的是百王之中的后王,确切的说,是夏商周赛带的王,实际上也是要复古,在这一点上,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基本内容是全面恢复古代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回复井田制度,政治上恢复周代的分封制)2.尚贤使能从人治的观点出发,荀子认为,君主或贤人是国家至治的决定元素。特别重视用人。尚贤使能是君主的第一要务,君王尚贤使能的关键是要善于择相。在用人的原则上,荀子主张“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根据人的才能而决定取舍,反对世卿世禄制。这是对于孔子“举贤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富国富民在儒家中,荀子是首先提出富国富民主张的人。认为富国富民是统治阶级最为重要的责任,荀子注意到生产、分配、消费税一个完整的经济过程,认为国家应该把握其中每一个环节,以达到富国富民的目的,要以礼调节人的物质欲求;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通过薄税敛的政策,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老子的无为政治主张主要包括:1.不尚贤,使民不争,认为社会道德的沦丧,在于人有争夺之心,而纷争之心的根源则在于尚贤。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一方面是法令滋彰的原因,另外,盗贼是财产私有制度的伴生物。3.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社会之所以动乱不安,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利益知道和文化知识。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不仅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反而在客观上导致了人类道德的败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4.慎征伐战争的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凋敝。评价:有一定积极意义,比如,反对战争,反对专制国家的横征暴敛,这些思想主张表明老子是一个十分关注社会下层民众疾苦的思想家。但其本质上说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为专制国家的统治者着想的,按照老子的观点,无为仅仅是治理国家的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无为是以扼杀民智为目的的,无不为是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比较高明的通知书,一方面统治者要清静无为,另一方面,被统治的民众也要无知无欲,安于自己的被统治地位。这是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的。4李悝(李克)1.法家的创始人,战国初年魏文侯相,著有《法经》,已亡佚2.提倡耕战,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慎到1.以势为主2.吸收道家思想,道、势、法结合,给势、法以理论的论证申不害1.以言术为主,2.兼论法、势,受道家的影响,发展了人君南面之术《商君书》1.西方秦国法家著作的汇编,说理性较差,主要是具体政策的规定和说明2.提倡耕战和以法治国,强调重罚《管子》(部分篇章)1.二十余篇法家派著作,东方法家著作的总汇2.不乏对具体政策的论述,但更注重政治原理和法治理论的探讨韩非子先秦法家集大成者,同时吸收其他诸派的一些思想,法家中最宏富的代表人物商鞅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商君书》的作者们倡导耕战政策与以法治国,这是《商君书》政治思想的两大支柱,其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有三个:1、历史分阶段演进的思想:上世的特点是“亲亲而爱私”,中世的特点是“上贤而说仁”,下世的特点是“贵贵而尊官”。由于历史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故现实社会的出路不在于法古,而在于变法更礼。2、人性好利说。人的本性是好利的,人性好利主要表现为人的生存欲望和生存需求。好利的本性不是后天形成的。人性好利,故君主可以控制之3、力的原则:所谓“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圣君之治人也,必得其心,故能用力。”君主用赏罚的目的也就在于换取民力二、耕战思想《商君书》的作者认为,力量决定着政治关系,而力量来自于耕战或农战。“国待农而安,主待农而尊。”(《农战》)他们劝告君主,要采取一切办法,把人民引导到农战的轨道上来。主要从三方面着手:1.使民务农之道《商君书》的作者认为农耕实在是一件苦差事。所谓“农之所苦者无(作‘唯’讲)耕。”《慎法》而苦与人的好利本性显然是矛盾的,统治者必须要从“苦”上着眼想办法,要使民不得不从事农耕,方法有四:(1)“劫以刑”。农不是很苦吗?但如果不务农受到的刑罚比务农还要苦,相形之下,务农又是件乐事了。(2)“驱以赏”。(3)利用价格和税收政策鼓励农耕。(4)加强行政管理。2.使民勇战之道比农耕更苦的是打仗,“民之外事,莫难于战。”(《外内》)政治的妙用也就在于能使人民不得不勇战,方法有二:(1)鼓励人们去打仗,使人们从打仗中获取利益(2)制造一种让你感到比流血、比死更难受的环境,相比之下,还不如去流血打仗。3、耕与战的关系(1)耕可养战。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可以使国家富强,为战争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而且农业生产本身就是培养战士的学校。(2)农业生产与战争可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在于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