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邀舞》演奏中的几个技术课题作者:陈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6期摘要:这首作品作于1819年,原为钢琴曲,是韦伯备受欢迎的一首曲子。这是一首典型的标题音乐,为后来浪漫派作家写作标题性钢琴舞曲提供了范例。这首作品因为充满了美好的想象深受演奏者喜爱。其中的三度、六度、八度、大跳,充满戏剧性的渐强与惊人的伸展使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关于钢琴演奏技术方面的论文较少,在这一方面还有研究的价值,很多人都喜欢这首作品,经常在各种场合演奏,但很多人在演奏技术的把握上还不够完美。通过我对此曲的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使演奏者更容易把握曲子的整体风格,从演奏技术上解决其中的技术难题。可以更完美的表达本曲的内涵,演奏出完美的效果。关键词:音色;触键;踏板;大跳[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01一、作者背景、作品的曲式结1.1作者背景《邀舞》又称《华丽圆舞曲》,原为钢琴曲,作于1819年。作者卡尔·玛里亚·韦伯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邀舞》是其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是在正式音乐作品中采用圆舞曲的最早的一例。1.2作品的曲式结构这首乐曲是一个倍复三部曲式结构,并且具有一定的回旋性,整体结构大致为ABACDABA。三部性特点表现在:1.301小节A完全再现。2.是典型的三部曲式圆舞曲。3.曲中大量运用反复记号,使局部较为独立。二、手指触键1.1、(1—35小节)这一段较抒情优美,并且有一定的叙事性。要求连贯而流畅。弹奏时,手指触键的速度较慢,每弹完一个音的同时,手指要保持微小的重量在键底,作为弹第二个音的支点,然后把重量转移到第二个音进行触键。右手出现的双音要弹奏的轻而连贯,手指贴着键盘并不完全离龙源期刊网键。这样的效果能体现出女士在拒绝邀请的时候,男士的心率跳动的感觉,表现了男士急切的心情。1.2、(36—59小节)这一部分以双音和弦居多。右手与左手的和弦都比较跳跃。弹奏时,音与音之间不连接,触键后,要瞬间收回力量。音值弹足后,手指就立即离开琴键去弹下一个音。手的主要活动部位是掌关节,手指的力度集中在指尖,手指触键的起落动作要大些、触键的速度要快些,这样才能演奏出作品的要求。1.3、(60—88小节)这一部分右手音比较密集,速度较快。但这里标有Semprelegato记号,表示要一直连贯。它的触键和连音相同,但是触键的速度最慢。手指在两个音之间应保留瞬间的交叉,这样既要求快速又要求非常的连贯来弹奏这部分。1.4、(96—199小节)这一部分主要以双音为主,右手用精致的非连音触键法①,这种触键法要求腕部非常放松而又有弹性,指尖细致地、快速的触键,在钢琴上要力求做到音乐效果是轻巧的、透明的、清晰的、类似宝石闪烁发光。1.5、(200—228小节)这一部分大多是和弦构成的,要求用锤击性的非连音触键法,弹奏时,音与音之间一定要分开,手指、手掌和手腕都要架稳。根据力度的需要,用腕部或下臂的上、下起落动作来弹奏。力度较轻时,其动作仅限于腕部的上下起落;力度强时,则要用下臂的动作来控制触键。必须要特别突出发音的音头,才能弹出具有颗粒性的音质。三、音色控制本首作品的A部分,其音色要具有柔和优美的特点,要求给人一种叙事性的感觉,像跟人一样温柔而礼貌的对话。B部分声音热烈而欢快,要求音色明亮。其中的C部分,右手连续的五指旋律音表现了作品中男女主人在轻盈的舞曲中翩翩起舞。这时音色更加清脆玲珑,又快速柔和,好像在云里雾里一般,既要欢快又要优美,所以其要求非常连贯的弹奏,要求一气呵成。右其中的D部分是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风格,要求突出右手旋律音。虽然音是全部断开的,但也要弹出美妙的歌唱性旋律。弹奏时,多用一些重量通过腕部到指尖,就能弹出深厚音色的歌唱性音调。放松下垂的臂部,通过腕部把力量传送到指尖,就能弹出清晰、类似银铃般的音响效果来。其中的200—216小节就要弹出辉煌明亮的效果。后面连续的右手五指旋律就要弹出银铃般的音响效果。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别的音色特点,要求弹奏者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独特的处理。龙源期刊网四、踏板本文不对以上几种踏板法作一一介绍,只论述其中出现的几种。其中的1—5小节是左手的旋律,表现了男士礼貌地对女士发出邀请。要求是连贯柔和,这时我们就要运用切分踏板,要求根据曲调音在其中换气的地方换踏板。其后6—35小节是根据和声来运用的切分踏板法,每换一个不同的和弦换一个踏板。后面大部分都是使用和声踏板,到了C部分使用小节踏板,一个小节使用一个踏板,但不是切分踏板。一个小节踏一次放一次。这样的踏板踏法使音响效果不至于太浑浊,每个旋律音都能听的非常清楚但有不失连贯性。这一部分的后半部分因为要求声音轻柔、连贯,也可以使用弱音踏板和制音踏板一起用。这样既能减弱音量又能弹出效果。最后一部分用的短踏板法,一个和弦踏一次踏板。就不再单独论述了。最后一个结尾,重复第一部分中的引子,要求是首尾呼应。这里使用了弱收切分踏板法。在乐曲结束时,音乐一般用强收或弱收来处理音乐的结尾结束时,弱收——即音乐在安静的情绪中结束。一般常在乐谱上最后的音符或和弦上加延音记号,踩踏板时,应该很慢地放回去,让制音器很慢又很柔和地把所有的乐音逐渐制止住,以产生一种很均匀又逐渐消失的音响效果。参考文献:[1]李嘉禄.《钢琴表演技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3]迪安·艾尔德.《钢琴家论演奏》[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2月北京第一版.[4]司徒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