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初中地理进行创新教学设计为地理教师的教学任务增加了难度,教学负担好像更沉重了,然而这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有责任率先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创新。过去,我们称之为“备课”,而如今叫“教学设计”。它们之间不仅是名称的变换,而其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如何为初中地理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一、教学设计的出发点1、地理教学设计的课程理念过去,我们教学地理紧紧围绕教材知识、地图表格、地球仪等,以及几年来电子信息、电子备课等多种手段。在地理课上,老师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夺得了辉煌的成功。这一点,人人皆知,不可否认。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新课程.新课改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这大大促进了地理教育者进行地理改革的积极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一心一意地投身到地理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来。他们对地理的教育教学探讨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他们一致认为:地理的教育教学要开启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对这些有着强烈的时代感、责任感、急迫感的教育新理念,我们必须加以重视。2、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2)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科学方法。(3)教学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4)教学设计是以反馈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5)教学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3、地理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相关理论和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学的预谋和筹划,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它先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媒体,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二、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1、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设计。(2)设计教学策略,即教学策略设计。(3)进行教学评价,即教学评价设计。2、地理教学的设计过程(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是进行课堂教学策略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对学习水平的确定和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陈述,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效果等等以后各个环节。(二)教学目标的确定目标是教师和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南和出发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所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教与学活动的依据。教与学的目标是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和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制约教学策略的关键。教学策略是否有效,一般是以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为标准的。(三)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教学策略的设计、选择与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可能离开理论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的背后,必然会有相应的理论或原则作为指导,有时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的。(四)了解实际环境条件为了使教学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方案的制定应以一定的因素为基本依据,其中包括三个内容,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作为教师在这里应该深入全面地把握这三个因素。(五)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策略解决战略问题,而教学方法解决战术问题,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确定所谓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定义为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七)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教学传递策略重要的内容,是教师设计教学时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众多的可供使用的媒体,我们需要回答怎样选择,为什么这样选择,依据什么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媒体选择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树立正确、科学的媒体观是教师的当务之急。(八)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将前面确定的各个教学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以一定的结构关系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流程。(九)形成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方案需要将前面各部分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落实,要充分考虑前面各项研究,汇集各种研究内容,将其综合化、系统化和具体化,最后产生一个由一系列表格组成的,具有真正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方案。总之,我们教学的一切是为了学生。只有你设计的空间越大,学生思考的面就越广,学生的思维更容易发展。如果你的设计很死板,是固定的模式,是无懈可击的真理,那么说明你并没有真正懂得地理教学设计的含义。我们以前经常强调备课要求备得很细、很周全,其实这里面就大大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新意识,不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课改新理念。发表评论浅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设计袁美(学员)发布时间:2011-05-1421:05:09浅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学设计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的合理,有利于学生较容易的掌握知识;否则,教学工作会事倍功半,甚至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如何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合情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三、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动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证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1.引导学生自我定向。思考如何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程序,制定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定向。2.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和习惯,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基于对自己的认识,依据学习目标和自身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自身的学习目标。策略、方法、计划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进而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4.引导学生自我调控。思考如何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考虑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目标的达成。5.引导学生自我激励。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获得学习成功,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总之,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中举足轻重,我们应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努力尝试做好它。如何进行地理有效性教学设计厦门市翔安区教研中心(361102)郑明进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在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在进行有效性地理教学设计时,应该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展开。下面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地理教学目标的描述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必须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例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沃克环流;了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理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可能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通过读图、并运用所学的知识,绘制沃克环流示意图;通过分析数据信息,推导出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机理;通过对各种相关资料信息的解读,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科学、探索规律的探究精神。以上教学目标的制订首先基于对地理课程标准的解读,本节课所涉及到的课程标准是“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本标准中行为动词“简述”属于了解的知识层次水平,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了解厄尔尼诺现象,理解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了解拉尼娜现象,理解拉尼娜现象可能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教学要素的分析与组织1、学生情况的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前的学情分析,应重点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如何进行思维的。例如:本节课教师在教学沃克环流时,先让学生读“全球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出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海域A与西太平洋海域B的水温,学生很快读出:A海域水温是23℃,B海域水温是30℃。教师进一步提出,为什么大洋东岸水温偏低。一位学生说:大洋西岸是暖流,大洋东岸是寒流;一位同学说,受到信风的影响。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赤道附近太平洋表层海水由东向西流动,东岸高纬度及底层海水进行补充。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赤道太平洋水温西高东低,将会在其上空形成什么样的热力环流?教师要求学生动手画热力环流图,请其中一位学生上台画,画完后让其描述所绘的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在这基础上,教师以讲解的形式,说明什么是沃克环流,进而提出问题:在沃克环流的影响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与西岸的降水有何不同?师生对话后,教师进行小结:在沃克环流形式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的气候以干旱为主,主要受下沉气流影响而成,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的气候以湿润为主,主要受上升气流影响而成。从以上的教学过程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很注重分析新知识形成的知识背景,学生要掌握沃克环流这一新知识,要以海水的运动、热力环流的形成等相关知识作为背景,而这些背景知识是前面所学的内容,因此教师针对学情,采用了问题解决式教学的策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地理问题,不断进行新知识的主动建构。2、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组织是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因此它是教学设计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厄尔尼诺的形成原理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读“1997年12月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图,在图中读出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A与西部海域B的海洋表层水温距平值,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得出厄尔尼诺现象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当1997年12月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较正常年份沃克环流会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会对全球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让学生推测: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中东部水温升高异常,沃克环流还可能有哪些变化?对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如下结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沃克环流中的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同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沃克环流中的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引发旱灾。这部分教学是学生在掌握沃克环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