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完整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壶口瀑布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主要作品: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夏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等。一、读一读寒噤()驰聘()漩涡()霎时()告诫()汩汩()俯视()迂回()怒不可遏()jìnchěnɡxuánshàjièɡǔfǔyūè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怒不可遏:震耳欲聋:二、记一记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快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1.壶口瀑布的地点是哪里?2.课文中作者写在不同季节,两次来到壶口瀑布的情景。第一次: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晋陕两省边境。雨季中的壶口瀑布.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1.阅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2.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3.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枯水季节。他看到了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象?4.作者第二次在壶口见到黄河,对它产生了不同于前次的感受,他想到了什么?若用一个成语概括,可以称之为什么?5.作者对黄河的赞美特别融合了对中华民族哪些精神品质的赞美?1.阅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1)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2)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2.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3.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枯水季节。他看到了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象?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4.作者第二次在壶口见到黄河,对它产生了不同于前次的感受,他想到了什么?若用一个成语概括,可以称之为什么?黄河既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用一个成语概括,可以称之为:刚柔并济。5.作者对黄河的赞美特别融合了对中华民族哪些精神品质的赞美?对中华民族勇敢直前、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气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②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言志。常见的写法是:一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在写景时加以联想。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运用比喻手法,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突出了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这里运用排比句写出了河水纤细、柔和、优美的形态,其中“钻”“觅”“淌”“夹”等动词的运用十分贴切,使文章灵动多姿。1.朗读第六段,思考黄河的伟大性格与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联系?能借助实例说明吗?柔中有刚或刚柔相济也是中华民族崇拜的一种性格;黄河的伟大性格也是中华民族的性格;例如:长征、抗战、建设祖国的两弹一星等。2.赞美黄河伟大性格的深刻意义是什么?为了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当黄河的伟大被赋予了代表民族精神的伟大之后,黄河就上升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你看文中第五段第四行里,指代黄河的它变成了“她”。从《壶口瀑布》一文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壶口瀑布那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让我们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谢谢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