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虾类养成原理与通用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虾类养成原理与通用技术(ShrimpRearing)第一节虾类养成的类型(RearingType)一、养成的定义把人工培育的虾苗或采捕天然的虾苗,饲养到成商品虾的过程。二、养成的工作内容选场与建场、池塘修筑、清池与除害、培养饵料生物、苗种选择与放养、水质底质调控、科学投饵、防害除害、收获与保鲜等。第一节虾类养成的类型(RearingType)三、养成的方式*依靠天然饵料的粗养*以投饵为主的半精养*利用现代养殖技术人工充气、调温、调节水质的集约化养殖一、粗养1.鱼塭养殖(港养)为一种天然生态系的养殖形式,依靠天然生产力提供产品的一种生产模式。通常是在河口或小海湾的潮间带上围堵而成的大型养殖池。其面积多在数百亩或上千亩,在迎潮面建有进排水闸,塭内挖有沟。种苗来源通过定时纳潮,收集虾苗和鱼苗等。养虾港的设计*利用潮间带修堤围堵成的大型养虾池,池底为天然地形,养殖水体大。1、进水闸2、内坝3、主坝4、中心沟5、排水闸6、滤水网7拦网1.鱼塭养殖养殖过程一般不投饵,不除害、依靠池塘的自身生产力,提供鱼、虾产量。天然生产力有限+捕食性鱼类的消耗产量低,但整体效益较好。单位产量低、建港成本高被池塘养殖取代一、粗养2.人工生态系养殖法在塭养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利用人工建造生态系的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虾类生活的生态群落,并通过施肥和投放粗饵料的手段,增加池塘生产能力。*由无机物、低产生物蛋白质半精养与精养1.池塘养殖(半精养):在潮间带或潮上带修建面积为数亩至数十亩的池塘,以长方形为主,两端设有进水闸和排水闸,池内设有中央沟或环沟(或无)。靠潮汐涨落进排水或机械提水,池内水深1.5-2.0米。以人工饵料为虾类饲料。敌害生物少,便于管理,产量高。2-3kg饵料1kg虾*现为主要养殖方式池底排水沟图方向宜东西长、南北短,池面接受阳光照射时间长,对水体中天然饵料繁殖有利。在池底布置排水坡度、排水沟和集鱼坑,在鱼池宽度方向应有两侧向中心倾斜,在池底形成进水口向排水口的排水沟。半精养与精养2.半蓄水养虾(低坝高网养虾):在潮间带修建低坝围成池塘,其上撑有高出大潮最高水位线的拦网形成池围进行养虾。*优点:利用潮差自动换水,节约能源且水质好。*缺点:易混入野杂鱼虾,增加饲料成本。受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的规模。半精养与精养3.高位池养殖(精养)通过对养虾用水消毒采取循环与半循环的用水方式,池底防渗,机械增氧,进行封闭式的养殖。集约化程度高。是当前,高产养虾的主要模式。投入高,产量高。*缺点:对虾密度过大、环境压力大、虾类容易生病水泥池集约化养殖第二节池塘生态学讨论池塘生态条件与养殖生物之间的想还关系,讨论池塘的生产力,以及提高生产力的途径。(搞好池塘养殖的理论基础)非生命成分(太阳辐射、无机物、有机物)生态系统生命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一、池塘的物理因子1太阳辐射:生命的源泉、光、热、光合作用制造池塘有机物的首要因子*池塘光照(勒):照度表示光的强度,与纬度,季节、气象因素有关。*日照长度:每天太阳日照时数*日照时数:某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时间(可能,实际)2m水深的养虾池塘,其底质层光照微弱一、池塘的物理因子2.池塘的补偿深度光照强度随水深的增加而迅速递减,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产氧量也随之减弱,至某一深度,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学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为补偿深度m。此点的辐照度为补偿点。*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为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为耗氧层。补偿深度与日照强度有明显正相关。因此,池塘水不易太深。*精养池塘深度应该不超过1.2m一、池塘的物理因子3.水温直接影响:代谢强度。一定范围内成正比间接影响:环境因子4.池水的运动和分层运动:混合+对流*混合作用:与风力、池向、池塘大小、坝高、温度有关*对流:夜晚温度降低分层的影响:缺氧。二、池塘的化学因子1、盐度(Salinity)1公斤的水中所有存在的无机盐类的重量百分含量。盐度每降低1‰,渗透压改变2/3大气压。盐度变化越大,渗透压改变也越大,对生存于其中的生物的影响也越大。不同种类的虾的等渗点不一样。盐度对虾类的影响*盐度对虾类生理最主要的影响就在对渗透压的调节作用。*超过虾类的调节范围将导致1.渗透压增加2.身体细胞的生理性变化3.一般的应激反应而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2、酸碱度pH定义(powerofhydrogen):海水的pH值的变化幅度不大,就大洋而言,一般为7.5-8.5,表层一般为8.1±0.2*水体的缓冲体系---稳定水体的酸碱度*影响pH的因素*pH变化对水生动物的影响CO2的缓冲体系CO2+H2OH2CO3H++HCO3-OH-{H++CO32-CaCO3MgCO3影响pH的因素1.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海水的pH会略有下降,因为温度的提升会促进弱酸的解离2.生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CO2的含量会降低,pH会升高3.底质大量生物代谢物质、残饵的腐烂分解会降低pHpH值对水质与水生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水化及生态因子,对水质及水生生物有多方面的影响。(1)pH值升高,可使无毒的NH4+向NH3转化。(2)pH值下降,可使无毒的HS-生成H2S而具有毒性。(3)pH值降到6.5以下时,会影响水生大型藻类(褐苔和绿苔)生长。pH值高于8.7时,会使日本对虾无节幼体死亡。(4)酸性水还会使虾类的pH值下降,减低其载氧能力,使血液中氧分压降低,使虾类即使在氧所很高的溶解氧中也会缺氧。在酸性水中虾类不爱活动,摄食量减少,消化率降低,生长受抑制,成活率下降。(5)在pH值在10以上时,同样会造成上述影响。水温饱和溶氧量水中生物代谢速率CO2溶解度NH3-N溶解氧水中毒性水中生物生长不良或死亡水中植物光合作用3、溶解氧DO•定义: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简称“溶氧”水中的溶解氧*溶解氧的来源空气、换水、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对水中溶氧的作用在晴天其光合作用产出的氧气,可占半精养池一昼夜氧总入的90%,空气仅占10%。*溶解氧的变化规律与风向、风力有关。下风处的氧气条件好于上风处。(鱼虾浮头先在上风头)溶解氧的昼夜变化*溶解氧的垂直变化幅度大,主要受水中辐照与浮游植物的垂直分布变化的影响。*溶解氧对虾类养殖的作用4、池塘中营养盐类池塘生产力的基础概念(广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从环境中所取的物质。N:NH4+NO3-NO2-P:H2PO4–和HPO42-C:HCO3-为主*氨(NH3)来源: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水中缺氧含氮化合物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水生动物的代谢产物。池塘施尿素后分解。分子氨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极大。可造成养殖动物产生结构性和功能性不良影响。三、池塘的生物环境•生态群落(虾和其他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植物:浮游藻类、底栖藻类+(刚毛藻、浒苔、石莼、沟草)+(芦苇)优良池塘以浮游藻类为主。温度、盐度、水深优势种群差异三、池塘的生物环境1、浮游藻类A微型蓝球藻:蓝球藻、节球藻、平裂藻B硅藻:角刺藻属、菱形藻C金藻:褐色或黄褐色、群聚习性。D隐藻等鞭毛藻:水色与c接近,利于兼性鞭毛虫繁殖E甲藻属:原甲藻、甲藻、裸甲藻1、浮游藻类•其种类和数量决定池塘产量•以湿重或干重衡量其多寡•肥水分级(见下页表格)•饵料、溶解氧•其产量与水中养分、光照、温度、自身密度、鱼虾放养量及放养种类海水池塘水质肥度分级等级浮游植物量g/m2水色透明度cm渔业意义110清-微显色100瘦水210-50浅-深100-40半肥水350-200浓40-25肥水4200-400很浓25-15过肥水5400极浓15老水2、底栖藻类A黄苔类群:硅藻。舟形藻类、曲舟藻类、菱形藻类、双菱藻类(泥油)B青苔类群:丝状蓝藻,也混有硅藻、原生动物、甲壳类等。C绿苔:刚毛藻、浒苔等。光合作用强,强烈吸收水中营养盐类、使池水清澈D沟草类群E芦苇3、消费者•初级消费者:原生动物、轮虫、糠虾、各种动物幼虫•次级消费者:虾、蟹、鱼•三级消费者:鲈鱼、鰕虎鱼•最高层次消费者:海鸥、苍鹭、白鹭4、分解者•细菌•真菌•致病菌、条件致病菌5、有机腐屑与水中溶解有机物•其聚集物可作为小动物和滤食性动物的饵料第三节池塘选址、建造与处理一、南美白对虾养成场地的选择养成场宜建于海水盐度较低的海区,在可能的情况下,养成场最好建在盐度10~20‰的半咸水的内湾或河口区,若淡水较丰富,就能按需要调节虾塘的盐度。实践证明,盐度在15‰以下时,养殖75天左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50~60尾/kg);在同样养殖密度下,若养殖池盐度为20~30‰,则需要养殖100天以上才能达到上述的规格。南美白对虾伏底现象比较明显,因此,虾塘底质以沙泥或泥沙底质为宜。二、养虾塘建造虾塘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长方形,长宽之比约为3∶1,水深1.5~2.0米,砂质泥底;塘堤宽度不小于2米,沿池堤内侧最好设有投饵台。华南沿海高位池养虾发展较快,一般单造亩产量为400~500kg,1年可以养两造。在高潮带建造高位虾塘养虾,具有产量高,病害较少,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少,易于控制的好处。高位养虾池面积一般为3~7亩,长方形,池深1.8~2.2m,池堤为砖石混凝土结构,在池底铺沙20cm左右。三、池塘的处理(塘底)曝晒、清淤、浸泡冲洗。1.曝晒:适用于污染较轻的池塘,收虾后将池水排干,经烈日曝晒10-20天,待表层淤泥全部由黑氧化为黄色后,再翻耕一次。将底层未氧化层翻到表层。含氯消毒剂消毒2.清淤将池底淤积层彻底移出池外。操作时应注意,切禁将淤泥推动坝坡上。以防灌水后再被风浪或雨水冲回池中。3.浸泡冲洗:浸泡与耙松结合。四、杂藻的清除•收虾后,排水彻底清除。•在有杂藻丛生的池塘,应灌入较深的水。并立即施肥。•放养前,使用药物处理。鱼藤酮三、有害动物的除治•有害动物范围凶猛鱼类、竞争生物、破坏虾塘的有害生物。鲈鱼、鰕虎鱼、鲷类、黄姑鱼、、乌贼、河豚、鳗鲡、滩涂鱼、大眼蟹、虾蛄等•杀灭有害动物的方法(1)物理方法:曝晒(2)化学方法:药物(速效)A茶籽饼:茶皂素,对鱼、贝杀伤作用强;毒性表现:溶血特征及对动物酶系统的抑制B鱼藤制剂:机理与茶籽饼相似C五氯酚钠:除草剂与杀虫剂。(剧毒!)E含氯消毒剂F氨水:提高PH;对细胞膜的穿透力过肥的池水不用此法第四节池塘水质与底质的调控一、换水在换水时要考虑的负面因素1、近海海域是否富营养化2、患病虾类对环境变化的整激耐受性下降3、水可传播病原换水的条件•近海水质良好,内外盐度差别不大。•池塘内浮游生物过剩。透明度低于30公分,或高于60公分。•池内理化因子超标。•池底污染严重。•出现浮头。换水应注意的事项•养殖前期少换水,中后期大换水。中期换水量20-30%,后期30-40%。密度高换水量大后期可达1/2。•及时更换和使用各期闸网(1)进水漏斗网(2)排水闸网•做好进排水闸网的检查、维修和清洗工作二、底质的调控•造成底质污染的原因残饵死虾或其它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底质调控的方法•适量投饵•天气晴好时,搅动池底。•使用池底改良剂,如:沸石、麦饭石、膨润土等吸咐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或利用氧化亚铁与硫化氢反应生成无毒的硫化铁,消除硫化氢的毒性。•细微土粒,可缓解硫化氢的毒害。三、生物净化•生物净化是当前虾类养殖中经常性使用的方法。•光合细菌•EM菌EM菌EM菌实际上是有益微生物的统称。(EffectiveMicrobes)。实际上应称其为EM菌群。包括乳酸菌、水产芽孢菌、水产酵母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有机酸、氨基酸、消化酶、小分子生物肽、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成分。它们能加强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促进物质循环,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主要是微生物制剂。由于它们都是有益微生物,因为它不是一种细菌,而是众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它们对鱼虾类的生长和生存不但没有影响,而且有不少是虾类直接或间接的营养。EM菌有哪些用途?(1)降解水中和池底有机物。(2)消除硫化氢、氨和亚硝酸盐的毒性(3)可使水中的腐殖质进一步分解,并形成新的细胞物质,有利于系统内生物膜的生长,从而加速有机物的矿化作用。(4)大量EM的繁殖,

1 / 9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