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同学们听过“教学相长”这个成语吗?意思是说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两者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这个成语最早是在《礼记》中提出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礼记二则》。1.知识与能力:结合课文注解,理解课文所论述的内容,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熟读成诵。(重点)2.过程与方法:领会“教学相长”“天下为公”的道理,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理清文章思路,体会《礼记》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难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重点)《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又名《小戴礼记》。与《周礼》和《仪礼》合称“三礼”。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简介《礼记》《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给下列红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yáoqiǎngyuèxiào检查预习朗读课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翻译课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美味的菜动词,吃味美不代词,它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最好的道理困惑所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自我反思自我勉励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所以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增长同“敩”教导实词积累嘉肴:旨:至道:至:是故:困:自反:自强:美味的菜味美最好的道理达到极点所以困惑自我反思自我勉励通假字《兑命》曰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学学半学,同“敩”教导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4、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味美。2、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一词多义故故曰温故而知新连词,所以名词,学过的知识学学学半教学相长动词,教导动词,学习感知课文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用“嘉肴”作喻,由浅入深,引出要论证的道理2课文集中论述了哪两者的关系问题?教与学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3教学相长4如何理解“教学相长”?人学习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请简述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先以类比论证的方法,从“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着讲到教和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点明“教学相长”的观点。最后引用《兑命》中话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脉络梳理虽有嘉肴类比引入逐层论证引用作结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学学半,此之谓教学能相长实践出真知《虽有嘉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中,也能不断学习、不断尝试教授别人,在学与教之间不断提高自己。小结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ɡuā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wéijǔmùguānfènwù读准字音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施行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同“举”,选拔、选举(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因此动词,以……为亲动词,以……为子成长同“鳏”,老而无妻女子出嫁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职业、职分为社会效力供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因此,所以作乱害人兴起这是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皆有所养:矜: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关键词语解释施行同“举”,推荐,选拔培养供养老而无妻职分,职守憎恶不必藏于己: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人不独亲其亲:私藏发生乱,指作乱。贼,指害人。作,兴起。第一个“亲”,意动,以……为亲。用如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第二个“亲”,名词,指父母。不独子其子:子,意动,以……为子。这里用如动词,可以译为抚育。子,名词,指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所终,终其天年,善终。所用,为社会效力。所长,顺利成长。同“举”,推荐同“鳏”,老而无妻选贤与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假字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亲:以……为亲;子:以……为子词类活用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课文讲解全文可分为几层?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3)能否实现:世外桃源,美好空想。和《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例: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2、讲信修睦——3、男有分,女有归——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全文结构: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1.人人都能得到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第二层:分说第一层:总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第三层:结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权力、财物公有化选举民主化民俗民风讲诚信、求和平“大同”社会总之:大同社会是一个平等自由、安定富足的太平盛世“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