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方案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明发广场站防水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1、《南京地铁三号线明发广场站防水施工图》1.2、《南京地铁三号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1.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4、《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版)QGD-012-20051.5、《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DB11/581-20081.6、国家、省、市其他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职业健康方面的政策和法规1.7、我单位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方面的施工经验,及现有的施工技术、管理、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等。2、编制原则2.1、确保安全原则安全生产时企业永恒的主题,最好的效益,发展的基础,施工生产永远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2.2、确保质量原则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2.3、确保工期原则根据本标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工期要求。2.4、文明施工原则严格按照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北京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组织施工。2.5、职业健康及环境保护的原则重视环境的保护,控制大气、水和噪声等污染以及职业健康、安全和卫生。2.6、严格遵守规范、标准的原则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站位于*****,沿东西向设置,位置详见图2-1。本站为地下二层双柱三跨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度12m,站后设单渡线。车站覆土约为3.8m。车站中心里程处开挖深度约为17.6m,标准段净宽为19.5m,总长为358.3m,有效站台计算长度为158m。本站共有乘客出入口4个,分别位于*交叉路口的四个象限;此外,布置消防疏散通道3个,分别位于车站两端,消防通道全部设置于*路中间绿化带内;风亭两组共6个,西风亭有新、排风亭各1个,东风亭有新、排风亭各1个,另有活塞风亭2个。所有风亭均为低风亭、设置于*绿化带内。车站主体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围护结构形式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2、防水简介车站防水等级为一级,明挖结构采用柔性全外包防水方案。顶板采用2.5mm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侧墙和底板采用双层各4mm厚的聚酯胎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暗挖结构采用2mm厚ECB防水板进行全包防水方案。防水板与基层间设置400g/m2的无纺布缓冲层,底板平面部位的防水层上表面设置400g/m2的无纺布保护层,并浇注7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站所处区域内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包括杂填土①1层、粉土填土①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包括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粘土③2层、粉质粘土④层、粘土④1层、粉土④2层、粉细砂④3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包括圆砾卵石⑤层、中粗砂⑤1层、粉细砂⑤2层、粉质粘土⑥层、粘土⑥1层、粉土⑥3层。****站标准段结构地质断面图车站标准段底板底主要位于④层,端头井底板底分别位于⑤层和⑤1层,围护桩桩底基本位于⑤1层和⑥层。****站端头井段结构地质剖面图4、水文地质情况根据水文地质勘察结果,地下水对本站的影响最大的主要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这三层水水位均位于结构底板以上,对车站基础直接产生浮力作用的地下水为承压水,含水层为圆砾卵石⑤层、中粗砂⑤1层。地质勘察报告中地下水位高程测量在6月进行,标高13.85~11.48,属于枯水期,水位标高变幅约2~3m。5、特殊岩土及地下水对本工程的影响(1)拟建场地第四纪冲洪积覆盖层厚度约为200~300m,场地内除有填土层分布外无湿陷性黄土、膨胀土、风化岩及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分布。(2)拟建场地填土为杂填土层、粉土填土层,普遍分布。粉土填土的密实度差,自稳性很差,很易发生坍塌。杂填土层厚度最大处达4m,较为松散,含有砖块、卵石、白灰等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稳定性差,对暗挖洞顶支护会产生不利影响,易坍塌。(3)对本站影响最大的三层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均位于结构底板以上,含水层以砂砾石为主,对本工程的建设主要存在基坑渗透变形、支护体系失稳、结构上浮等影响。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厚度变化大、水量补给较充分,且含水层透水性较好,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可能产生潜蚀作用,并造成流砂、坍塌现象,还会产生基底的管涌和隆起现象,影响施工安全。6、地震设防烈度拟建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在8度区内,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I类,车站区域自地面以下20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土及砂土在地震作用下均不液化。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三、防水施工方案1、施工指导思想1.1、轨道交通地下结构防水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1.2、防水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气候条件等,采取相适应的防水措施。1.3、采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为重点,并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全包防水层加强防水。1.4、选用的柔性防水层应具有环保性能、经济实用、施工简便、对土建工法的适应性较好、能适应当地的天气和环境条件。成品保护简单等优点。1.5、优先选用不易窜水的防水材料和防水体系,减少窜水对后期堵漏维修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2、防水等级本车站主体结构及出入口通道的防水等级为一级。东、西风井与消防出入口相连,防水等级也为一级。一级防水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工作a、熟悉施工图纸及操作规范,制定作业交底书,并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防水技术要求。b、试验室对所采用的原材料进行试验,确保采用的原材料满足要求。c、防水工程主要施工人员上岗前需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3.2、材料准备a、工程部根据作业要求编制材料计划,下发限额领料单,由作业班组到材料部门领取所需材料。b、防水施工材料提前采购,进场后对其外观、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防水材料进入现场进行见证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c、为防止防水卷材在储存或领用过程中损坏,作业班组领取防水卷材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有无断裂、变形、孔洞等缺陷,如有问题,及时更换。4、施工工艺4.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防水混凝土采用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置成的C40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0。在满足抗渗等级要求的同时应满足抗裂抗压、抗冻和抗侵蚀等耐久性要求。试验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比设计高一级(0.2Mpa)。防水混凝土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oC,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采用2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4.2、明挖结构采用柔性全外包防水方案。顶板采用2.5mm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侧墙和底板采用双层各4mm厚的聚酯胎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4.3、暗挖结构采用2mm厚ECB防水板进行全包防水方案。防水板与基层设置400g/m2的无纺布缓冲层,底板平面部位的防水层上表面设置400g/m2的无纺布保护层,并浇筑7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4.4、结构缝防水4.4.1结构设缝要求1)、结构环向垂直施工缝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6m。2)、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3)、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4)、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涂水泥浆或界面剂,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灌混凝土。5)、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涂刷界面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6)、在施工缝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时,可不另外涂刷其他种类的界面剂。4.4.2变形缝、施工缝防水变形缝、施工缝为防水施工的重点控制部位,防水方案如下表:变形缝防水方案:施工方法防水等级顶板变形缝侧墙、地板变形缝明挖结构一级设防迎水面嵌缝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背水面嵌缝外贴式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背水面嵌缝暗挖结构一级设防外贴式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背水面嵌缝施工缝防水方案:施工方法防水等级顶板施工缝侧墙、地板施工缝明挖结构一级设防钢边橡胶止水带+注浆管双道止水胶+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暗挖结构一级设防止水胶+注浆管+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4.5、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处理2.5mm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隔离层7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素土回填顶板混凝土垫层双层各4mm厚聚酯胎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5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结构底板底板围护结构找平层双层各4mm厚聚酯胎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15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结构侧墙侧墙明挖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图初期支护土工布缓冲层塑料防水板二衬模筑混凝土顶板暗挖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图初期支护土工布缓冲层7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二衬模筑混凝土底板塑料防水板土工布保护层初期支护土工布缓冲层塑料防水板侧墙二衬模筑混凝土5、防水施工方法5.1、明挖结构底板、侧墙防水施工方法明挖结构底板、侧墙防水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双层铺设,第一层采用SBSⅡPYPE4类材料,第二层采用SBSⅡPYS4类材料。5.1.1基面处理(1)混凝土垫层和围护桩表面不得有明水,否则应进行堵漏(注浆或表面封堵)处理,待基层表面无明水时,再施做找平层。(2)找平层采用1:2.5的水泥砂浆或防水砂浆,后厚度不小于2cm。(3)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4)找平层表面应坚实、基本干燥,不得有明水,允许出现局部潮湿部位,不得有酥松、掉灰、空鼓、裂缝、剥落和污物等部位存在。(5)在阴角部位均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做成50x50mm的钝角或R≥50mm的圆角,阳角部位均应做成不小于20x20mm的钝角或R≥20mm的圆角。5.1.2防水层铺设顺序及方法(1)首先在达到设计要求的阴、阳角部位铺设防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材料采用单层SBSⅡPYPE类材料,宽度为50cm,厚度同作为防水层的单层卷材厚度。转角两侧各25cm,加强层卷材采用点粘或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2)当有管、件等穿过防水层时,应先铺设次部位的加强层卷材,加强层卷材采用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大面防水层也满粘固定在加强层表面。(3)平面防水层均可采用空铺法铺设在基层表面,防水层幅面间的搭接宽度为10cm,采用热熔满粘焊接。第一层防水层与阴、阳角部位的加强层热熔满粘。(4)第二层防水层采用满粘法与第一层热熔焊接,要求砂面面向施工人员,第二层卷材搭接宽度10cm,热熔满粘。第一层防水层搭接缝与第二层防水层搭接缝之间应错开1/3~1/2幅宽。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后立即浇筑5c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5)立面的第一层防水层采用点粘或条粘发固定,第二层防水层与第一层防水层热熔满粘粘贴,搭接做大同平面防水层。要求防水层甩槎长度均应超过预留钢筋端部至少20cm。必要时应将甩槎卷起后吊挂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6)平面防水层的甩槎(超出钢筋的部分)应采取临时措施进行保护(模板、砖、沙袋等硬质材料覆盖),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7)侧墙防水层应连续铺设至顶板上表面以上40cm的高度。(8)施工缝和变形缝部位均应铺设防水加强层。施工缝防水层采用单层SBSⅡPYS4类材料,加强层宽度为50cm,砂面应面向施工人员,加强层应与防水层满粘粘结;变形缝顶板部位加强层采用厚1.5mm、宽1.0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防水卷材,其中骑缝两侧各20cm,(共40cm)范围内的隔离膜保留作为隔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