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节山岳的形成高考一轮复习命题趋势1.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所形成的地貌是常考知识点。2.考核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主要是对地貌的描述和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3.从考核能力上来看,识记性的试题较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较高。4.高考可能会以典型的一些地貌如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或地质灾害为背景,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再就是结合等高线知识考查地貌形态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考点一:地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按能量来源分——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辐射能内、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地表1.内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坦。2.千姿百态地表形态的形成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也可能占优势,如河流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____,主要是_____________产生的热能。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类别示意图运动方向岩层变化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水平运动________于地球表面_____________变形_____________、绵长的断裂带垂直运动________于地球表面____________地势起伏变化、海陆变迁•2.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平行水平位移和弯曲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隆起和凹陷绵长的断裂带地壳水平运动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褶皱地形地壳垂直运动陡峻的华山•(2)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_________,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___________。•3.对地表的影响•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________。地壳深处地表形态高低不平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相互关系: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D2、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剧烈的火山活动D.外力的强烈侵蚀3、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BA(2013·广东卷)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下图为福建省南碇岛“规则多边形玄武岩石柱群”景观,它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海浪侵蚀D.风化作用常见地理景观图解读型选择题的解答技巧具体思维模式如下:读图并找出标志性景观→调运并挖掘景观图所隐含的主干知识→利用地理景观图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分析景观图所在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地理景观图判断、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根据景观图分析其形成原因→进一步判断相应的社会活动类型。BB考点研析(2013·上海卷)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C•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3—4小题。•3.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D.岩石崩塌•4.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AD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主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辐射能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1.外力主要指什么?2.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统称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四种主要的形式。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裸岩荒漠、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林仙境)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基岩海岸地区(例:大连小平岛等)物理风化生物风化风力侵蚀作用: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作用——V型谷瀑布河流沟谷、峡谷水流冲刷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红色砂岩长期风化和流水侵蚀,形成美丽奇特的丹霞地貌流水溶蚀作用石柱石笋石钟乳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作用U形谷——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峡湾——冰川侵蚀作用海水侵蚀搬运作用风力搬运“飞沙走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海滨地区作用强烈流水搬运“沙泥俱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如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风力堆积作用(沙丘)风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冲积扇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4,完成下题。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D•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1.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上的景观B.乙图上的景观•C.丙图上的景观D.丁图上的景观•C•2.图示地区是我国台湾东北部野枊地质公园的地貌景观,塑造其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浪、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化作用D.风沙沉积作用A5、(2011深圳一模)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形成丹霞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火山喷发D.流水堆积A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右图),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险。形成“女王头”独特外貌的作用是()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解析】在海岸带外力作用以海浪作用为主,海岸怪石的形成是由于海水的侵蚀。“女王头玉颈”逐年变细是由于受到日晒、雨淋、风吹等的风化作用影响。答案:A(2011·安徽高考)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A.11月至次年1月B.2月至4月C.5月至7月D.8月至10月A考点研析►方法技巧1.注意风化与侵蚀两种作用的差异。风化是指岩石多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虽然有个“风”字,但它与风并无关系。侵蚀则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这些“外动力”包括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风化的结果是岩石变碎、变小。侵蚀的结果是物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高纬地区多冰川作用,多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多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拱桥等海水侵蚀地貌和沙滩等海水堆积地貌。•(5)石灰岩分布地区以流水溶蚀、沉积作用为主;裸露地表的岩石首先受到外力的风化作用。2、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3、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冰川侵蚀地貌:冰斗、角峰冰斗角峰高山冰川向下运动时,把地表物质刨掉并带走,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冰川融化,因此携带的大小石块被散落到原地,形成了图中的景观。冰川堆积地貌4、外力地貌的应用(1)风向的判定(2)河流流向判定移动沙丘的构造静止沙丘的构造冲积扇边缘往往形成绿洲。为什么?三角洲上往往形成大城市。为什么?冰川沉积物排列与河流沉积物有何差异?为什么?河流沉积:上游-下游:颗粒由大到小。冰川沉积:边融化边沉积:杂乱无章。(2013·福建卷)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1)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DC点评:河流堆积地貌并不只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如冲积扇或洪积扇,可以形成于河流上游。(2014重庆卷)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6~8题。6.图2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7.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2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BC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局部),右图为左图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4分)理由是: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新课标全国卷)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分)玄武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考点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A:B:C:D:岩石圈物质循略图冷却凝固作用ADD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变式图•【注意】•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下“窍门”,便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是自岩浆始,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四、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9、10题。9、下列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