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岳飞小重山和姜夔扬州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百衲之衣楔子躯壳抹墙抹煞症结弄堂巷道癖好叨扰蚍蜉怃然渐染犄角掎角之势陷阱镣铐桎梏曲径通幽风靡nàxiēqiàomòshāzhēnglònghàngpǐtāopíwǔjiānjījǐjǐngliàogùqūmǐ南宋词可能有的思想情感:1、对金兵入侵的痛恨2、对百姓的同情3、对故乡、亲人的思念4、收复故土、统一中原5、报国无门、壮志难酬6、忠君爱国7、对主和派、投降派的不满和谴责现代词学家缪钺在《灵谿词说·论岳飞词》: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请君细读《小重山》。含蓄而不显露抗金报国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寓情于景,寂寞孤独凄凉的心境转战千里,收复故土用典,缺少知音,深感寂寞对阻挠抗金斗争的投降派的不满和谴责抗金报国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这首词虽然短小,但含蓄隽永,明丽婉转,寓情于景,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心境。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姜夔扬州慢kuí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pó阳人。少年孤贫,屡试不第,浪迹江湖,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人品秀拨,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著有《白石道人诗集》。清客,是指旧时在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教授吹弹歌唱的艺人。若不胜衣:形容身体羸弱,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担。léi扬州慢词牌名,是宋代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慢词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的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当时扬州盛极一时。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至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赠别》其一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pīng〔~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豆蔻年华遣怀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写作背景南宋时期,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抢掠,”横尸二十里”,扬州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攻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在1176年冬至,诗人途经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扬州慢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扬州慢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衰败萧条凄凉•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感慨今昔•他人的评价黍离之悲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视听结合古今对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昔日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典故(化用诗句)对比虚写今日扬州(空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无声冷月、寂寞红药清角吹寒作者感受杜郎俊赏,重到须惊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实写胡马窥江典故(化用诗句)反衬借景抒情视听结合拟人乐景衬哀情全词分为上下两阙。但两阙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词的上阙,写出了词人亲眼目睹的景象和自身心理感受。写出了扬州城在“胡马窥江去后”令人痛心不已的凋残和败坏景象。•词的下阙,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作者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之扬州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怆之情。•纵观全词,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无论是词人所见到的“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还是在黄昏里听到的“号角”和“空城”还是词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都是一种悲剧的写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给予词人极高评价:“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情景交融移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对比昔盛与今衰的对比。•虚实结合上片写实,下篇写虚。实为今衰,虚为昔盛。•用典大量化用前人诗句与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