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地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问题怎么看待经济全球化与各国发展?怎么看待西方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面临哪些全球化的威胁?目标管理、科技、信息等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需要掌握的方法生产力决定国家竞争力导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贸易全球化:产品•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经营全球化:股权—所有权—经营权•全球化竞争:管理—科技—人才一、贸易全球化•1.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概念:产品的全球流动和竞争•贸易全球化不仅是不同的经济体之间互相交换商品和服务,它还意味着满足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世界市场的出现,更具体说,贸易全球化意味着贸易品在全球范围而不是在区域内流动。•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已经在超市中消失;工业生产中没有一种产业仅仅依赖于国内市场或者国内生产部门和原料;服务业行业也同样是世界性的。蔬菜水果四季供应;建筑材料和设备;美容院里的化妆品;电子产品的配件……(1)过程•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确立了固定汇率制度。•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1947年《哈瓦那宪章》规定建立一个国际贸易组织以监督贸易体系的运作,由于贸易保护主义者和坚定的自由贸易者在美国国会联合反对,最终只建立了这一个关于关税谈判的多边组织,秘书处负责监督其规则的履行并为多边自由贸易谈判提供技术性服务。•1995世界贸易组织(WTO):•无差别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互惠原则;透明度(贸易标准);公正性(反对倾销)。1986-1993乌拉圭回合谈判囊括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这些多边谈判成功地削减了关税。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就是削减或消除国家间贸易条件中的非关税壁垒和差别。(2)总体情况•80年代前主要贸易是发达国家•1979年东京回合谈判经合发国家的关税比古典金本位时代的关税低得多,乌拉圭回合谈判削减更多。但是,又为非关税壁垒(扭曲贸易量、构成和走向的政府措施)抵消。•80年代,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优先发展国内工业基础。80年代以来,伴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发展中国家发生了变化。全世界开放经济体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从1/4发展到1/2),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从1/2发展到2/3•经互会解体后,大多数东欧国家•对自己的贸易体制实行了自由化,贸易依存度大50%以上,高于发达国家或相同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总括:现在存在一个全球贸易体制,贸易自由化会继续发展。2.全球贸易发展的不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贸易增长大大超过了产出。1950-1973,贸易额以年均5.8%的速度增长,而世界产出则以空前的年均3.9%速度增长;1973-1996,贸易以年均4.1%的速度增长,产出3.3%;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贸易的速度增长速度尤其快。•发达国家间竞争、发展国家间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竞争(1)发达国家主导•1950,世界出口的64%;1970是57%;1996年70%。直到最近,制成品贸易依然被经合发国家掌握。•重要变化是他们不是通过不同的工业结构在国家间从事不同商品贸易,而是从事类似商品贸易。产业内贸易使国内生产商在同一产品上直接与外国生产商竞争,这又强化了全球竞争的动力,并有助于全球市场的发展。(2)发展中国家其实下降•受发达国家贸易(农业和初级产品)保护主义和对其出口需要减少的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实际上从50年代到70年代已经下降了。直到80年代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但是,随着大多数初级产品需要急剧下降,价格亦如此,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贸易受到更大打击。(3)新兴工业国家贸易增长•战后以来,发展中国家贸易份额的增长大部分要归功于亚洲“小虎”。•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步增长。3.贸易全球化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管理,影响着政府确保国内繁荣的能力。主要是在决策、制度、分配和结构方面影响。(1)决策影响:政府宏观调控•因为贸易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发展,经济变得更加开放,每一样产品都面临着国外产品竞争。产品的供需关系涉及全球范围。•日益增强的贸易关系强度使国内经济在价格方面的波动更加敏感。•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适应这样的世界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波动。(2)制度影响:政治和福利•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内要求与贸易自由主义国际要求。•国内要求高福利和高利润,迫使政府通过保护主义保护劳动力和民族工业免遭国际竞争压力;•高福利给企业的国际竞争带来巨大负担,保护民族工业也常使民族工业没有国际竞争力,保护主义还与世贸组织精神不符。(3)劳动和分配的影响•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受到全球竞争力的影响;外贸部门的工资在经济其他部门中发挥着重要的基准作用,人们的工资要求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对低技术工人需求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情况受制于本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表现。•发达国家的工资呈降低趋势;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呈增展趋势。(4)经济结构•国际贸易推动发挥比较优势的生产专业化,发达国家掌握着高技术因而也是高附加值产业的生产,发展中国家从事发达国家淘汰的低技术因而也是低附加值产业生产。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依赖于初级产品的出口。•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是静止的,欧洲和日本,甚至韩国,开始在高技术产业挑战美国。美国、欧洲、澳洲的农业和初级产品也与发展中国家竞争。总结•国家自主与全球化:改变了国家自主权•到20世纪后期,制度化约束以及成本约束大大限制了国内保护主义的范围。今天,不仅关税和配额限制,而且连支持国内工业的政策和关于贸易竞争和安全标准的国内法律都必须受到国际审查和管理。另外,历史经验表明,通过保护政策实现发展现在正丧失优越性,自给自足或“闭关经济”的政策已经被排除在政治议程外。二、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制约,生产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贸易保护主义。生产全球化因为就近利用原料、劳动力和市场,具有节约成本的优越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全球化在欧美扩张,苏东剧变之后及于全球。世界各地都在极力吸引外资,世界各地的生产也都全球化了。当然,生产的全球化又是不平衡的。•生产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1.跨国公司与全球化生产•(1)跨国公司:企业扩越国界地利用原料、劳动力和市场进行生产。•一个跨国公司并不是离开A国B国。它扩展到国家疆界以外,当他便及各东道国时,其总部仍在国内。延伸到政治疆界以外的是管理、控制、组织能力和公司提供的详细计划……扩过企业建立、拥有和管理着一个相互联系的贸易网络。•从广义上讲,一个跨国公司就是在一个以上国家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从狭义上讲,他指的是借助于外国直接投资(FDI)控制和管理设立在母国以外许多国家内附属公司的企业。(2)跨国公司的组织方式•外商独资:外国直接投资•合资: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投资资本以补充其外国直接投资•合作:除所有权或控制以外的组织形式,包括通过技术投入、加强管理、零配件生产和购买等契约方式向其他公司的扩展。•兼并: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公司进行兼并,实现“强强联合”和“大鱼吃小鱼”,从而把生产扩展到其他国家,并完成自身的发展。(3)跨国公司的影响•贸易:跨国公司的活动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它们占有世界贸易的大约2/3,而公司内部贸易的将近1/3。1998年,遍布全球的5.3万家跨国公司拥有45万家附属公司,其销售收入达9.5万亿美元。今天,跨国公司作为服务外国市场的主导模式,其重要性已超过出•生产和就业:少数跨国公司支配着石油、矿产、食品和其它农产品的世界市场,而大约100家跨国公司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全球化中起着先导作用。同时,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控制着大约20%的全球性外国资产,雇用了世界上600万名工人,而且占有全部公司世界总销售量的几乎30%。•技术扩展与发展:跨国公司在技术开发及其国际扩散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占有世界技术贸易的大约80%,并支持着大多数的私人企业的研究和开发(R&D)•金融:巨额的资本需求和周期性的大量现金盈余使跨国公司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角。•在贸易、金融、技术和文化全球化,以及军事技术的扩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跨国公司主要活动领域是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4)中小企业的生产国际化•通信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小企业的生产国际化。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特许经营、与其他中小企业合作或者在其中进行有价证券投资等形式向国外扩展,以形成全球生产和销售链。中小企业正被纳入生产和分配的网络,其中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已逐渐全球化。2。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和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部分时间里,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中期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的增长超过了世界收入增长速度,有时超过了贸易增长速度。•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角:除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外,500家最大公司年营业额增长超过了世界产出。扩过公司现在占世界出口的大部分,而国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超过了全球总出口额。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全球生产和分配网络中出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生产跨国化。(1)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占直接投资的全部流量的至少一半。主要投资全球的采矿业和农业,特别是石油工业。投资的扩大主要是通过在欧洲和加拿大建立海外公司。(2)70年代欧洲和日本公司赶上美国•随着日本、欧洲经济在50年代初恢复,60年代的高速发展,日本和欧洲公司恢复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尽管这是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市场并未打开,但是欧洲、北美的市场却已经高度自由化。这段时间主要表现为欧洲和日本尤其是日本公司进入美国本土生产。(3)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达到前所未有水平•日本更大规模地将先进生产设置在欧洲和北美,欧洲公司大大增强了其在北美的影响。这种情况多半是通过收购已有的地方和国有公司实现的。1986-1990年间并购总额占经合组织成员流入的70%,但并购只占流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大约20%。•90年代初以来,多数国家解除了对外国投资的管制,积极鼓励吸引外资。1991-1996年间,世界各国外国直接投资管制规定由599项变化,其中95%的方向是进一步推进自由化。•现在,全球所有地区都是跨国公司或其外国分支机构的母国或东道国。1989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而且作为本土跨国公司的基础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它们逐渐融入全球生产网络。80年代后期,发展国家自己有3800家跨国公司,到90年代中期,这个数字翻了一番。三、经营全球化•1。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早期的全球经济是全球掠夺和全球贸易•生产全球化直接把工厂建立在原料、劳动力和销售市场所在地,省去了产品运输的困难,形成了跨国公司的基础。•随着各国的开放和发展,甚至用不着建立厂房,直接通过购买股票或者谈判就能兼并或控制当地的企业,完成生产、管理和盈利的扩张。2。更加注重企业的经营绩效•在全球竞争中,尤其是在经营全球化的阶段,股东随时可以抛弃公司股票,购买其他有世界竞争力的公司的股票,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很快就会破产。•公司员工要求更多的福利和更多的权力,股东则通过股票交易给与企业压力,盈利更加凸现为企业生死存亡的能力。3。高效率和高风险的经济•企业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充足的资金,扩张企业的规模和盈利。•但是,股东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出卖股权,尤其是国际游资可以使企业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崩溃。•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告诫人们“高速”经济的列车的高风险。四、世界经济秩序和格局演变•中国如何能从落后走向快速发展?•中国当前的发展主要依靠什么?•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什么?1。世界经济的新兴力量•(1)改革与开放•改革调动了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开放带来了投资、技术和管理,廉价的劳动力、充足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使整个国家的经济释放出了活力。(2)世界经济的新兴力量•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过改革开放,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虽然努力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却从80年代之后一直处于经济增长低于人口增长的困难中。(3)中国增长是威胁吗?•很多发展中国向往中国经济的成就,一些国家试图模仿中国模式。•发达国家却对中国、印度等大国的快速发展产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