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指引1.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维护了农民利益,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今天我们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为减轻农民负担而取消农业税,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考向指引2.斯大林经济体制与30年代苏联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但是弊端也明显地表现为:社会系统的畸形、产业结构的畸形、经济增长方式的畸形、经济手段畸形等。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过程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①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②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2)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③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3)评价①积极影响:适应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消极影响: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2.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2)提出:列宁在1921年俄共(布)第十代表大会上提出。(3)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②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④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4)作用①经济: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②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D.按国家规定价格征收农民余粮解析:本题考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识记。B项是《土地法令》的内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突出特征(1)适应战时需要。这是“一切为了前线”的非常措施。(2)具备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归国家、配给制等措施。2.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表现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1.工业化之路(1)方针: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2)成果:两个五年计划后,实现国家工业化,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3)弊端: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2.农业全盘集体化(1)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2)成果: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1932年底,基本消灭了富农阶级。(3)评价①积极: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条件。②消极: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3.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4.表现(1)经济上: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2)政治上: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斯大林手中。(3)思想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以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5.影响(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2)政治上: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但维系了政局稳定。(3)思想文化上: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2.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C.农业集体化运动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解析:本题以苏联农业集体化为命题切入点,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材料内容看,反映的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属于列宁时期。答案:C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2.斯大林模式形成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1936年宪法的制定特征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经验教训(1)国家按计划宏观调控经济,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4)为筹得工业化资金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实行粮食税制度B.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学会做生意”是指新经济政策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的措施,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城市恢复了生机,物价随之下降。答案:B1.(2010·新课标全国卷)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组织“‘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说明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境困难。因此答案选B。答案:B3.(2009·山东高考)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可用排除法,A、B两项分别开始实施于1918年和1921年,不符合题干中“30年代初”的要求;C项发展农业集体经济强调生产关系,和材料中“技术决定一切”不相符,可以排除。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D项符合题意。答案:D4.(2009·广东高考)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本题考查苏俄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列宁所说的采用这个“强攻”办法的目的是直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实施的结果是失败,由此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D5.(2010·江苏高考)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