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生物的进化1.化石证据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一.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化石的种类实体化石:古生物遗体本身保留下来。如猛犸象铸模化石:遗体保存过程中,通过积压在岩石表面留下印模、铸型等。遗迹化石:生命活动中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恐龙蛋、鸟蛋等。化学化石:生物体分解的氨基酸脂肪酸等。琥珀太古代34亿年前古细胞化石三叶虫早寒武纪中寒武纪晚寒武纪始祖鸟孔子鸟交流讨论:化石证据能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怎样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低等、越适合生活在水中;越近代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高等、越适合生活在陆地思考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1.前寒武纪时期是地球历史最早的地质阶段。地质学家把漫长的前寒武纪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两部分。太古代约从38亿年至26亿年前,长达12亿年。是地球形成后的初始期。在南非的一套古老沉积岩中,科学家们借助先进的精密观测仪器,发现了200多个与原核藻类非常相似的古细胞化石。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南非斯威士兰系)元古代的时限自26亿年前至5.7亿年,在这段地史中,原核生物演化为真核细胞生物,形成地史时期的菌-藻类时代。元古代末期,大约从8.5-5.7亿年,被命名为震旦纪,从化石得知,藻类和一些低等海生无脊椎动物在震旦纪开始出现。早古生代指整个古生代的前半期,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三个纪,始于距今约5.7亿年,结束于距今约4亿年。古生代最重大的演化事件,一是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澄江动物群的出现;其次是原始脊椎动物淡水无颌类已相当繁盛,植物由原始的藻类发展到陆生的裸蕨类。这标志着以往地球陆地是光秃秃的死寂世界,而今逐渐披上了绿装,植物首先登陆为以后鱼类、昆虫等从海水到淡水、由水生到陆生创造了条件。2.古生代寒武纪初期的云南澄江动物群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时浅海广布,门类众多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是生物史的第一次大发展。寒武纪时三叶虫特别繁盛,因此寒武纪有被称为“三叶虫时代”。奥陶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前。藻类变化不大,三叶虫数量仍居首位。此时其它无脊椎动物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寒武纪。最常见的有珊瑚、腕足类、腹足类、海百合和鹦鹉螺(如图中的直角石和弓角石)等。它们将海底世界装扮得五彩缤纷。泥盆纪开始于大约四亿年前。泥盆纪是陆地上的植物开始发展。泥盆纪最引人注目的是是鱼类的进步,鱼类非常繁盛,被称为“鱼类的时代”。大约在3.5亿年以前,有些长肺的总鳍鱼上了陆地。爬上岸来的总鳍鱼,逐渐进化成为陆地上的生物,成为原始的两栖类动物。当然,并不是所有水中的脊椎动物都能登陆,总鳍鱼具备了这种登陆条件,它们有肺,还长有和腿差不多的肉质鳍。真掌鳍鱼晚泥盆世时,古总鳍鱼类进化成为最早的两栖动物-鱼石螈。石炭纪开始于三亿年五千万年前,是重要的造煤时代。石炭纪时地球上温暖潮湿的地方长满郁郁葱葱的森林。石炭纪森林中的昆虫有体型巨大古蜻蜓,两栖动物有壳椎类和迷齿类的石炭螈。到晚石炭世,出现了最早的爬行动物。石炭纪发生了造山运动,并在南方的冈瓦那古陆出现了大规模的冰期,一直延续到大约二亿年八千万年前的二叠纪。二叠纪裸子植物数量增加,除了种子蕨和科达树外,还出现了松柏,苏铁和银杏。爬行动物开始演化,其中的巨兽是古生代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到大约二亿年三千万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很多生物退出历史舞台,古生代从此结束。异齿龙3.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生物演化最为特殊,主要是爬行动物大为发展,不仅陆上出现大型爬行动物,有一些还重回海洋,而另一些则能在空中活动,所以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而鸟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开始发生。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苏铁、银杏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称为裸子植物时代4.新生代: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后期出现了人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地质年代出现的植物出现的动物前寒武纪时代(太古代和元古代)原始生命→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古生代早期高等藻类植物无脊椎动物(三叶虫时代)中期裸蕨类植物鱼类后期蕨类植物两栖类中生代裸子植物爬行类、哺乳类、鸟类新生代被子植物占优势哺乳类、鸟类占优势,出现人类二.地球上的生命史三.生物进化的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