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心理调适普陀人民医院王明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不少考生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忧虑、睡眠不好等不良心理症状。对此,提醒即将面对中高考的考生和家长,对于不良心理症状应尽早发现并及时纠正,以避免产生更加严重的问题。高考是什么?对于有切身体会的学生来说,是希望,是奋斗,可能是一段值得珍惜的人生财富,也可能是让人挥之不去的遗憾,而考前的几个月是高考的冲刺阶段,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认识。从以往的情况看,每年的中高考前几天,总有家长带着焦虑的考生赶来咨询。可面对孩子积压已久的一系列问题和即将面临的考试,专家处理起来很棘手。这些孩子对于考试的畏难情绪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大多是在临考前半年或一年就产生了,比较普遍的表现是焦虑、抑郁、自卑、烦躁、过度紧张等。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的表现,就应该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治疗。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保证孩子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以上的一些表现,可又没有条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家长也可自己对孩子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对孩子多鼓励、多关心。帮他找到心理的症结,然后逐步消除这些消极情绪,则要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高考前和高考中,每位高三的同学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是必然的。考前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促进学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但是也造成一些同学过度地紧张、焦虑和慌乱,以致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什么是抑郁症?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者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病程标准】符合症状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什么是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①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②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什么是焦虑症?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一.把好分寸,“关心”适度。不关心是不可能的,在现实中最普遍的是关心“失度”,而不是“适度”,一字之差,结果就有天渊之别!有几种情况需要严加避免:1、唠叨型“关心”此类多见于文化层次较低的家长。他们认为不反复叮嘱,不会引起孩子的重视,其结果是越叮嘱,孩子越反感。2、施压型“关心”这多见于“顽皮”、“差生”的家长。他们总认为压力越大,孩子的学习动力就越强。这种想法不仅太过于简单,而且十分愚蠢。在我们的孩提时代,这种方法确实产生过一些效果,但到了今天,则是“压力越大反抗越强烈”,在现实中因此而闹出人命的也不是没有,此类“关心必须严格禁绝!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3、许愿型“关心”在富裕家庭中不少。这种”关心“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或许有些许效果,但也是微乎其微,实际上,你不许愿,他也有可能成功,你许了愿,他可能反倒认为你无别的能耐,不会当父母!4、厚重型“关心”不少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三以后,几乎把整个身心完全放在孩子的高考上面,不惜钱财,不怕耽误本职工作,到处买资料、训练题。成天言不离“学习”,高考。频繁地进行“校访”,最热衷于打听孩子在学校的考试排名,甚至暗中窥视孩子上课,有时连课余生活也不放过。好打听,在同学中,班主任或科任老师面前。在家里则更不用说了:早晨,孩子还没有起床,营养品,保健品,早早备好,端到床前;水果要自己削好,划成小片,尤其是当母亲的,还亲自递到孩子的嘴边,孩子吃少了还不行。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所有家务,一律不让孩子染手,有的甚至连洗脸水也不让孩子自己打,自己倒。真是关怀备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做法,看似高度“关心”,实则是另一种类型的压力。当孩子考得好时,他还觉得没什么,当他一旦考试失误,心理那种难受,当父母的是难以想象的。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5、“鼓励型关心”自以为是的家长好用此法。其实,鼓励本身并没有错,但你的“鼓励”是否恰倒好处?这就很值得研究。成都一座寺院里有副古老的对联,其中一句是:“不审事,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意思是说要治理一个邦国,太宽,太严都有问题。对于鼓励的运用,也是如此。廉价的鼓励,往往被视为一种讽刺;期望值太高的鼓励,又会给人一种莫名的压力。比如孩子上次考试只有56分,而这次考试得了57分,你怎么鼓励?你若夸他已经有了进步,他不认为你在讽刺他才怪呢!再比如,他以往经常在90和95分之间徘徊,突然考了100分,你又该怎么鼓励?我见过一位家长,特地为此而给孩子庆功,当时孩子也很高兴,下一次这孩子严重考场失误,只考了60多分,结果是孩子不敢回家,几乎离家出走,若不是老师发现得早,很可能要出大事。提醒家长,鼓励一定要适当,但这个分寸对高三学生来讲,确实很难把握,教你一个最最聪明的办法:装一个“若无其事”!你要学会这一招:急在心里;喜,也同样放在心里,不形于色。这招绝对管用!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1)、忌如临大敌。进入高三后,家长身上表现出的“考试焦虑症”,不仅会直接感染学生,而且会使家长自己失去冷静。所以家长们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注意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冲淡孩子心中的紧张不安。(2)、忌唠叨不休。不要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更不要用“要为父母争口气”等言语刺激孩子。过分的叮嘱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二.八大禁忌: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3)、忌照管过度。过分的关照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对学生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4)、忌期望过高。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家长要做孩子制定高考目标的指导者。(5)、忌盲目攀比。不要对孩子说其他学生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的言语,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而要多进行纵向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6)、忌反差太大。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宜过大,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样未尝不可,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7)、忌威逼利诱。不要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失衡。忌语二:“祝你成功!”点评:尤其是对那些不要家长送的考生,家长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喜欢叮咛这样一句,其实没有必要。与其祝愿成功还不如换成“注意安全”“一路小心”等关心考生安全的话语,因为这样一句话传达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关心我,而不只关心我的成绩”。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忌语三:“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点评: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定目标。而且往把高考看得过于重要,过分强调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认为孩子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不到一个好的高校,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前途。忌语四:“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都说这成绩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点评:高考是能力考试,模考成绩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孩子的确学得不错,但模考毕竟不是真枪实弹的考场,模考成绩好,但由于适应不了真实高考考场的氛围,影响考试发挥的考生不在少数。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到时候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忌语五:“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点评:高考前老师已经反复叮咛了,希望考生掌握一些考试技巧,能多拿一分就多拿一分,这时家长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因为,任何一个考生都不愿意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上丢分。忌语六:“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点评:如今的孩子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大部分考生都能认真复习、备考,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把握住机会,开始人生的下一个旅程。家长说这样的话,多半会让孩子那本来就容易波动的情绪更加难以平静。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忌语七:“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点评:孩子听到这话,就会感觉到自是家长的负担,好像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碰到那些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以至于伤害双方感情,直接影响到孩子考试情绪的稳定。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孩子憎恨考试。忌语八:“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点评: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家长喜欢拿孩子来相互攀比,一个正确的心态是,不管人家的孩子如何,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就应该有所满足。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忌语九:“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点评:现在的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他们也希望能得到孩子的回报。很多家长都认为,在孩子没有成人之前,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悉心栽培最好的回报。而很多家长也一厢情愿地把孩子能否考上大学、能否考上好大学与孩子未来的命运挂钩。忌语十:“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点评:很多家长希望用这样的话来给孩子减压,帮他们宽心。其实,大部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他们觉得还没有高考就说这话,就是家长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家长的建议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同学的建议我们同学应该怎么办?1.高考是考全家人的3Q高考,不止考学生一个人的IQ,而是考全家人的3Q。IQ(智商)当然是3Q之一,但在如今距离高考只剩20多天的时候,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它的作用已告一段落。因为除了考察记忆力的少部分内容,数理化等科目通过前期复习,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这时再想挖掘IQ的潜能意义不大。更有潜力可挖的是EQ(情商),成功20%的因素取决于IQ,但还有80%的因素取决于EQ。现在很多大学生处于隐形崩溃状态,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标准——孩子考上名校,家长才算当得称职,连大学志愿都是家长代填的。为什么不让孩子在填志愿时有机会开创自己的生命呢?“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是睿智父母的选择。”她说,“应该让孩子知道凡事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父母负责,在英文字典里可没有‘光宗耀祖’这词。”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同学的建议除了IQ、EQ,还有AQ(逆商),就是孩子在逆境中能否愈挫愈勇。只有EQ、AQ好的孩子,才能笑到最后。人最没有压力的状态就是活在当下,既不后悔过去,也不担心未来。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同学的建议除了IQ、EQ,还有AQ(逆商),就是孩子在逆境中能否愈挫愈勇。只有EQ、AQ好的孩子,才能笑到最后。人最没有压力的状态就是活在当下,既不后悔过去,也不担心未来。高考前的心理调适对同学的建议2.考生要“三心二意”三心,说的是专心、耐心和开心。高考复习到现在,就好比马拉松跑了大半程,有些考生真觉得自己快熬不下去了,这时就需要撑到最后的耐心。二意,说的是禅意和创意。要做到禅意,简单地来说,就是懂得该放下的时候放下。偶尔模拟考试考得不好也不必挂在心上,接受现在,面向未来,与其惦记那次失败的考试,不如多想想将来报考哪个自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