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人类学从远的看,地球已经是一个村庄;从近的看,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需求就体现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之中;人类学知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意义远不仅限于工商贸易和企业管理,对政治、法律、经济、外交、民族关系、新闻出版、文化教育、娱乐、旅游、医疗卫生、城乡建设、市场研究、公共事业、公共关系和广告业等领域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现今,同时着重人类生物性和文化性研究的人类学遂渐衍生出了二大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中又包含了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三个学科。体质人类学(biologicalorphysicalanthropology)它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研究人类如何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过程;研究现代人类的生物多样性。考古人类学(archaeologicalanthropology)是利用人类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来研究远古人类文化的一门学问。人类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大抵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描述语言学(descriptivelinguistics)。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语言与文化(languageandculture)。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alandculturalanthropology)是以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创造、社会制度、行为方式、认知状况及团体生活等为研究对象。社会文化人类学中最大的分支是民族学(ethnology),这是一个以系统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现存文化的型态及其发展过程的学问;另一重要分支则是收集各民族的文化资料,详细描述和记叙各个社会的文化及其过程,称之为民族志(ethnography)。第三节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文化整体观(holisticvieworholisticapproach)首先指的是人类学家们在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研究与该行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行为,即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经验的众多方面。其次,文化人类学家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再就是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人无论从地域还是从时间的角度看,都比其他学科广阔。文化相对观(culturalrelativism)“民族自我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观念,也叫“我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文化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是自然的、正常的和优秀的,自己的文化高于其他一切文化的思想。“文化相对论”思想(culturerelativism):文化是特定社会中人们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世代相传的价值观。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文化普同观(cultureuniversalism)人类学家大多承认自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心理的基本状况是大体相同的,所有的人是完全平等的。文化,就像在绝大多数实例中所显现的那样,是为满足人类欲求的需要而产生的。故文化内外环境相似的民族会产生或崇尚相似的文化反应,而不同的环境尽管产生的文化面貌会有差异,但由于人类心理基本状况大体相同,因此在文化的不同部分也同样具有所有文化的共同特色。同时,也正因为人类的心智和心理的相同或相通,各个不同的文化之间才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播、互相学习,各个文化之间的要素才可以互相借用、互相吸纳甚至相互融合。文化适应观(adaptation)适应可以广泛定义为个人或人群为了维持生存,必须想出一些方法去面对不同的环境状况的历程,也可以指这种过程下的最终产物,即某些特定的行为及社会制度或具体的社会结构。当某个群体的成员们为了克服一些基本的环境或生物问题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运用一些基本的方法,这被称为适应策略(adaptivestrategy)。人类在开发环境时所应用的适应策略,主要是根据文化的三个面向:一是技术,一是社会组织,一是价值观与信仰。文化整合观(cultureintegration)指的是构成文化的诸要素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互适应与和谐的状况,即强调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如何一起协调地运作的。人类学家把这些生活层面比喻为交织成社会大网的线,同时它们也是更大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所以要全盘地了解一种信仰或仪式,就必须观察它与社会中各项因子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要看它与形成社会的广泛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四节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背景分析法跨文化比较法主位与客位研究法大传统与小传统研究田野调查法(fieldwork)参与观察法(participantobservation)深度访谈法(depthinterview)概率取样(probabilitysampling)随机取样(randomsampling)分层取样(stratifiedsampling)主观取样(judgementsampling)田野调查法(fieldwork)也称为田野工作,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为了了解一个群体及其文化,人类学家必须花上数月、半年,甚至一整年的时间,深入浸淫到当地民族的生活之中,学习并使用当地的语言,与他们进行沟通,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尽可能地将自己融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里,观察、体会和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研究其社会结构,并致力于了解当地人的观点,以期达到研究该社会整体文化的目的。田野调查法是文化人类学家了解人类行为和收集文化资料最常采用的基本方法。参与观察法(participantobservation)也称为居住体验法,指的是在田野调查中主要依靠调查者参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对他们的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直接观察,或调查者居住于当地社会之中,对当地人的实际生活进行体验的一种方法。它是文化人类学家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深度访谈法(depthinterview)也称为访问法,这种方法能提供大量有血有肉的民族志材料,能暴露对方的思想感情及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并能核实参与观察所获得的资料,了解一个群体的一般情况及有关信仰等方面的特殊情况。当然,访谈也有局限性,被访者有时难以记清事件的全部细节;有时讲的是他们所设想或理解的事而非实际发生的事;有时仅是他们愿意让外人知道的那一部分真情。若能将自己参与观察所得到的事实与访谈的结果作比较,就能去伪存真,达到预期的效果。概率取样(probabilitysampling)这种方法系指从一个研究母体中科学地筛选出一部分样本,将这部分样本视为整个研究母体的缩影。概率取样可以分为三种形式:随机取样、分层取样和主观取样。随机取样是指从整个研究母体中抽取一群有意义数量的人做为研究对象,母体中所有成员被选中的机会均相等,而且筛选的过程应尽可能地随意且无任何偏颇。这种随机取样法最适合用于同质性较高、分布范围较广的母体。社会学研究中使用这种方法最多,也最普遍。分层取样当一个母体内包含了各式各样的小团体时,研究者可能希望能够分别收集到每个小团体的资料,此时,他便应运用分层取样法。如研究一个村落中农村人口及其经济和社会状况时,可将村民分为干部、教师、外出打工者、包工头、运输专业户、个体企业家、养殖和种植专业户、工匠、商人和一般从事农田耕作的农民等若干类进行取样研究。主观取样在一些特定的研究计划中,像试图以口述资料重建某民族的历史,或专门的宗教世家和宗教家的研究等,就可运用主观取样。因为它并非与研究母体中的每个人或随机取样得来的对象有直接关系,即这些都是专门家的事,非一般常人所能叙述或能述得清楚,需与这些专家进行深入细致的长谈以获取资料。这些资料提供者的筛选是以对该研究而言相当重要的某些准则为依据的,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社会经验或阅历、可信赖程度、身份、社会地位以及在某地居住时间的长短等等。背景分析法也称社区关系研究法。田野调查的直接成果就是产生民族志报告,但是文化人类学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记录和描述自己所研究社区的文化现象,还要在民族志报告中用背景构架来解释这些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人类学家在解释某一独特群体的行为时,往往会把该行为与更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跨文化比较法跨文化比较法,也称为交叉文化研究法、泛文化研究法等,指的是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志报告中抽样,把抽样的资料作统计分析,藉以说明或验证假说,探究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人类学家在具体分析人类群体的文化现象时,会采用“历时态研究”和“共时态研究”两种方式。“历时态研究”是指对单一社会或特定区域内某课题或者较大范围内的社会实例作历史的纵向的分析研究;“共时态研究”是对某一社会或特定区域作横切面的分析研究,一般只考察某一特定时间内社会文化的特点和社会生活的表现,并对它与其他相类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比较。主位与客位研究法:主位(emic)和客位(etic)这两个词分别来源于语言学的phonemic(音位)和phonetic(语音)。主位指被调查者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客位指调查人员等外来者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有的人类学家亦将主位研究法称为自观研究法,即站在局内人的立场对待所研究的文化;客位研究法称为他观研究法,即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对待所研究的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研究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认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是在研究规模较小的部落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在研究这种较“原始”的简单的社会中发展出来的分析方法如被直接移植来研究较为复杂的“文明”社会,如以精耕农业为基础的乡民社会,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差和和问题。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文明中,那些内省的少数人的传统”,即指以都市为中心、以绅士阶层和政府为发明者和支撑力量的文化;所谓“小传统”,则是指“那些非内省的多数人的传统”,即指的是乡民社会中一般的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文化。文化与文化变迁第一节什么是文化第二节文化的内涵和特性第三节文化的结构与功能第四节文化的变迁什么是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ylor)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克罗伯等人的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文化的内涵可观察的文化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衣食住行所需之工具、现代科技等社群文化或伦理文化:道德伦理规范、典章制度、法律等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艺术、音乐、文学、戏剧、宗教等不可观察的文化文化文法文化的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文化行为文化社会心理心态文化(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低层意识形态高层意识形态文化的要素精神要素语言和符号规范体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物质产品文化的特性文化是人类创造或衍生的文化是共享的文化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文化具有复合性或整合性文化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文化具有适应性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还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文化的结构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圈文化区文化层文化类型文明类型文化特质文化特质也称文化元素,指的是一种文化组成分子中可界说的最小单位,如一个茶杯,一个符号等。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认为这种最小单位还可细分为一些更小的单位,即“项目”。文化丛的是一组在功能上相互整合了的文化特质,也称为文化丛结。它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发挥功用。如一张弓是一个文化特质,弓必须配上箭才可发射,而箭也是一个文化特质,这两个文化特质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文化丛。文化丛通常是以某一个文化特质为中心,结合一些在功能上有连带关系的特质而组成的,其中每个特质都围绕中心特质对整体发挥功用。这样的文化丛,总是冠以中心特质的名称而称为某文化丛。文化模式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