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和第一章先秦文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批评史刘定祥中国文学批评史讲授目录导论第一章:先秦文论第二章:两汉文论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论第四章:唐代文论第五章:宋金元文论第六章:明清文论第七章:近代文论导论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界说二、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分期三、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形态四、中国文学批评的特点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界说:1、文学理论,即古代人对文学的基本看法和对文学创作经验与发展规律的总结;2、文学批评,即古人对作家、作品所作的具体评论。二、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分期1、郭绍虞“三分法”(1)先秦到南北朝,文学观念的演进期。(2)隋唐到北宋,文学观念的复古期。(3)南宋到现代(现代到辛亥革命)文学批评的完成期。2、王运熙先生“四分法”。(1)先秦两汉时期,为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发展期。(2)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繁荣期。(3)唐宋是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入开掘期。(4)元明清是传统诗文理论的总结期,新兴戏曲小说理论的发展期。3、张少康先生的“五分法”(1)先秦萌芽产生期。(2)汉魏六朝是发展成熟期.(3)唐宋金元是深化扩展期.(4)明清繁荣鼎盛期.(5)近代是中西结合期。三、中国文学批评文本的形态“今欲观古人文学批评之所成就,要而言之,盖有六端。自成一书,条理毕具,如刘勰、钟嵘之书,一也。发为篇章,散见本集,如韩愈论文论诗诸篇,二也。甄采诸家,定为选本,后人从此去取,窥其意旨,如殷璠之《河岳英灵集》,高仲武之《中兴间气集》,三也。亦有选家,间附评注,虽繁简异趣,语或不一,而望表知里,情态毕具,如方回之《赢奎律髓》,张惠言之《词选》,四也。他若宗旨有在,而语不尽传,照乘之光,自他有耀,其见于他人专书,如山谷之说,备见诗眼者为五。见于他人诗文,如四灵之论,见于《水心集》者,六也。此六端外,或有可举,盖不数数觏焉。”(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序言》)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1、材料比较零散,成体系的专著很少。《文心雕龙》、《沧浪诗话》、《原诗》呈体系特点。但许多文论散见于经史子集、书信序跋、笔记评点之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不成体系的诗话、词话。2、偏重于具体批评和审美欣赏,文学理论的建构和研究比较薄弱。3、在理论阐释和具体评论时,不注重逻辑分析与透彻说理,偏重直觉体验式思维,喜欢借助形象加以描述,需要读者调动想象和联想,通过琢磨体会,才能把握。阅读书目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郭绍虞《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舒芜等人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齐鲁书社1981年版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1947,1999年3月百花文艺出版社重印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朱东润撰(章培恒导读)《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新1版蒋述卓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上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章先秦文论概说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孟子的文学批评方法论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老庄文论概说时间界限:殷商之际至秦统一六国古代文论资料,最早见于《尚书》(但不可靠)、《诗经》等,以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作与史传著作。这一时期总的特征是: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文学观念。一、先秦文论的特点:1、“文”的指涉还很宽泛,不专指文学,往往泛指文辞、文章、文献等。2、纯粹的文学理论批评极少,还无文学专论,而散见于经史子集中。有些言论本身与文学无关,但启发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批评。文史哲不分重要的文学思想蕴涵在哲学、政治思想体系之中,如儒家、道家的文学思想。郭沫若曾说,一部中国文学史从庄子开始。老庄哲学最具有中国艺术精神。台湾学者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一书有详细论述。诗乐舞合一《墨子·公孟篇》记载:“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二、关注的主要问题:1、论诗乐的功用。儒家认为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政治有用、有益;墨家、法家认为无用、有害,劳民伤财,影响生产和政事。道家则强调超脱利害的考虑,崇尚自然的文艺。儒、墨、法三家发展为功利主义文学批评,道家则开启了文艺审美批评。2、论文艺批评与文艺创造。主要讨论文质关系、美善关系、言意关系、道技关系。第一节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文学观念,即文学思想。是人们对文学现象、文学实践的看法认识,是文学实践在头脑中的反映。一、文学的起源1、早期的文艺观和功利相联系、和巫术相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起源于生产劳动,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德国格罗塞的《艺术起源》等都持这种观点。文学起源于巫术宗教,英国的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代表作《金枝》中较早提出文学和巫术的联系。2、早期的文艺观从“文”字看《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是指由线条交错而形成的一种带有修饰性的形式。《系辞》“物相杂,故曰文。”《乐记》“五色成文。”任何事物的形式只要具有某种“错画”性或修饰性,均可称之为“文”。3、早期的“文”实即文化的意思《论语》“行有余力,则以文。”“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墨子·非命》“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和氏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下宝。子贡、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仪,为天下列士。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1、文字创造中的方法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是在创造文字以后。许慎《说文解字序》“仓頡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依类象形”的方法大约相当于后来诗歌创作中赋的方法;指事有象征意义,会意有比喻意义,大约相当于后来诗歌创作中的比兴方法。2、卦象与比兴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易象通于诗之比兴”“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观念与文学的本质特征就非常接近。3、《诗经》中“美刺”的自觉《诗经》:《大雅·嵩高》云:“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大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汹,式讹尔心,以畜万邦。”。三、“诗言志”的提出1、出处最早提到“诗言志”:《尚书·尧典》记载为舜对他大臣说的话。《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许多学者前者不可信,后者较为可信。襄公二十七年乃公元前546年,大约是春秋末战国初期。诗言志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従。赵孟曰:“七子従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伯有赋《鹑之贲贲》,赵孟曰:“床第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卒享。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诗言志”说战国时期成为流行的观点《庄子·天下》中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荀子·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诗言志”是当时普遍流行的观点。《尚书·尧典》中帝舜对夔说的这段话,可视为总结说。2、“诗言志”内涵及演变所谓“志”,最初是一浑沦的概念,是对人的主观意识的整体概括,应包含情感和意志。诗,志也《说文》云:“诗,志也,从言,寺声,”又云:“志者,心之所之也。杨树达《释诗》中说:“‘志’字从‘心’。”“志”即是“心”,“心”借助语言来体现,即为“志”。汉《诗大序》解释说:“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汉赵歧《孟子·公孙丑》注“心所念虑”。汉代郑玄《礼记·学记》注,“心意所趣向”。“志”有“情”的因素:唐代孔颖达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故“诗言志”应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诗言志”衍生先秦时代的若干诗学主张其一,诗具有教育作用。虞舜命夔以诗乐“教胄子”,培养其敦厚的品德。----儒家诗教观念的起源。其二,诗具有社会作用。夔说诗乐使“神人以和”,即建立起人与神之间的和谐关系。此未脱去上古巫文化的色彩。孔子说诗“可以群”,是从人事本身立论。但两者之间可见相承。其三,“赋诗言志”。先秦时代的诸侯卿大夫,在交往过程中“必称诗以谕其志”(《汉书·艺文志》)。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指达于政事),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在春秋战国时代,所谓的诗言志,“言”的其实都是一些政治理想,而“诗”根本都是为政治服务的。3、“诗言志”说的影响:确立了中国诗学注重表现性的基本倾向。“言志”说强调表现志向抒发怀抱西方文论中强调“摹仿”人的行动与自然。中国诗学(艺术)重言志抒情、重写意、重表现,而不重摹仿、写实和再现。朱自清认为“诗言志”是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第二节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诗教”之说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礼记正义》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二、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邢昺《论语注疏》说:“诗之为体,论功诵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故此一句可以当之也。”《朱子语类》说:“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耳,读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者思无邪,则《桑中》《溱洧》之诗,果无邪耶?”三、论文学的社会作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兴,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孔安国解释为“引譬连类”。观,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解释为“考见得失”。群,孔安国解释为“群居相切磋”,朱熹解释为“和而不流”。怨,孔安国解释为“怨刺上政”四、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记·表记》中引孔子的话:“情欲信,辞欲巧。”五、论雅乐与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复邦家者。”六、孔子文学理论批评突出特点:(1)孔子强调音乐诗歌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对两千年的文学批评产生深刻影响。(2)孔子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倡导文质合一、先质后文的思想也是后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主流思想。(3)重视文学的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之一。(4)“兴、观、群、怨”说涉及到诗的感发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怨刺作用,是孔子对于文学的社会作用的全面论述,对后代文学思想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产生深远影响。思考题:分析孔子文艺美学思想的特征。第三节孟子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民本思想。在文学批评史上,主要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一、“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

1 / 9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