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导论: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一、诗歌的概念二、古代诗歌的分类三、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四、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五、古典诗歌的鉴赏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一、何谓诗歌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像,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辞海》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二、诗歌的分类从表达方式上:叙事诗和抒情诗。从格律上:格律诗和自由诗。从押韵上:有韵诗和无韵诗。从时代上: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从源流上:诗、词、曲、赋。从内容上:田园诗、边塞诗、咏史诗、怀古诗、言情诗、讽喻诗等。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诗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韵文,我国曾被誉为诗的国度。l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l近体诗——律诗,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绝句,分五言和七言绝句。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即歌词。l词调——词牌l种类按乐调的长短,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诗词的共性:抒情性和音乐性。不同点:“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三、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诗经》楚辞汉乐府文人五言诗建安诗歌南北朝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四、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1、具有节奏和韵律,富于音乐性。2、具有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像。3、讲究留白,具有跳跃性的结构。4、语言蕴藉凝练,讲究陌生化。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五、古典诗歌的鉴赏总旨(一)诗歌富有音乐美,千读万赏诵为先。(二)“知人论世”,设身处地要借助移情与想象。1、诗歌与文人的创作;2、诗歌与社会历史;3、诗歌与文化传统。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三)诗歌的鉴赏,主要宜从意境、意象和意蕴切入。l孟子“以意逆志”: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欣赏诗歌,主要是感受意境,顾及全篇作整体分析,不应在字面上作孤立的理解。读者要以自己的体会(意)去追溯作者之志。)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l意境l意象l意蕴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意蕴。例: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批评说,“峨眉在嘉州,与幸蜀路全无交涉”从两个角度——诗歌艺术角度和科学求真角度评说一件事,都有可取之处,但说不到一起。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诗经·蒹葭》“伊人”意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赏析]全诗以秋景起兴,表达了诗人企慕却终不可得的无限惆怅之情。诗中情思的绵邈与景物的凄迷浑融为一,“伊人”这个意象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构成了情景交融、空灵朦胧的意境,引发了后人无数的蒹葭之思。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伊人”即贤人;有人说这是一首招贤诗。这是一首爱情诗,“伊人”即意中人。我们不妨把“伊人”视为美好理想的象征,“在水一方”则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不但发挥了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名家点评姚际恒: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字,遂觉点睛欲飞,入神之笔。《诗经通论》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方玉润: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诗经原始》王国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人间词话》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不但发挥了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四)抓住关键词和句,表现手法要厘清。比喻例:苏轼《百步洪》,写水波之冲泻,连用7个比喻: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通感例:韩愈《听颖师弹琴》,由听觉转为视觉: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象征例:孟郊《游子吟》,寄托孝子报效母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