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了解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策的特点、意义3、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新变化※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1、新政的背景2、新政的主要内容1、调整的表现2、调整的原因与启示2、各国的应对措施3、新政的影响4、新政成功的原因和启示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⑴根本原因:⑵主要原因:⑶具体原因:⑷政策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①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市场相对狭小;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造成虚假繁荣;③股票投机掩盖了矛盾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1、原因:2、爆发标志:3、表现:①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②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③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很多人濒临破产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经济危机生产和销售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激化产生激化激化银行破产工人失业人们生活水平下降人们生活水平下降“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这种理论曾经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有过深刻的影响。4、过程:美国德国英日法国…探究一:为什么美国经济危机会迅速地波及到其它资义国家?①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5、特点: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长达四年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2/3特点史实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⑴国内:⑵国际: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与政治危机加深①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社会危机严重②德国法西斯分子政治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②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6、影响:7、启示:①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②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③居安思危,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④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1、(2010江苏金陵中学月考)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盛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之风。1924年至1929年之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A.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B.进一步刺激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C.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D.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健康发展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3、(2010福建建阳)卡顿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说:“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垄断主义企业,并在萧条开始以后一个时期能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轨,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人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根据上述材料,导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有:①垄断企业维持高价②收入分配不均③证券市场投机盛行④经济运行失调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4.(2010浙江诸暨中学月考)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5、(2010江苏金陵中学月考)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6.(2009高考重庆文综)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7、下列关于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危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C、1929年开始的危机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D、历次经济危机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力度8.(07潍坊高三三检)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二、各国的应对措施1、美国——2.德、日——①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②联邦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扶植私人企业。③提高关税。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社会动荡不安⑴政策:⑵影响:胡佛政府: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成功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二战爆发(“饥饿总统”、“胡佛村”、“胡佛毯”、“胡佛袋”、“胡佛车”)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希特勒探究二: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德国为摆脱危机,分别作出了怎样的选择?试分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和影响?⑴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①历史传统影响: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德日——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美国——最大受益者(维护)德日——德国任人宰割,日本受限制、打击(破坏)③经济状况影响: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回旋余地较大德日——经济基础薄弱。德国依赖外国资本,日本市场狭小,依赖外贸④领袖素质影响: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⑤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①美国:遏制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先河②德日:形成世界战争欧、亚策源地,导致大战的爆发⑵影响:一、新政的背景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3月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罗斯福1、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2、胡佛反危机政策失败二、新政(NewDeal)的主要内容1、阶段(2个阶段)⑴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⑵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2、内容(5个方面)⑴整顿银行与金融业⑵调整农业政策⑶复兴工业⑷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⑸社会立法(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财政赤字)情景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措施:作用:情境二: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措施: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政府补贴,屠宰大批牲畜,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作用: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①休业整顿,复银行信用②放金本位,美贬值出口③管制证券④扩联储委权。情境三:蓝鹰标志措施:①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全国工业复兴法》②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作用:防止盲目竞争,造成的生产过剩,扩大消费,提高了生活水平,缓和了社会矛盾措施:举办救济和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秩序。情境四: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情境五: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措施:《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作用:缓和劳资矛盾,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措施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有①恢复了银行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②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③联邦政府职能、总统的权力扩大,渗透到了金融领域A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蓝鹰标志2、调整农业政策的目的A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C保护土壤B提高农产品价格D调整农业结构3、新政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工业计划指导,目的是A防止盲目竞争B保证工人的权利C缓和矛盾D扩大企业规模4、新政实施救济和公共工程产生的影响有①解决失业,刺激经济的早日复苏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和资源③缓和了社会矛盾④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10江苏金陵中学月考)对罗斯福新政中“社会救济”内容的评价,错误的是A.目的在消除阶级差距B.减少社会矛盾C.促进消费D.促进生产6.(2010广东六校联考)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复兴”、“救济”、“改革”三方面的新政,其中能够反映救济方面的内容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兴办公共工程7.(2010山东运河中学)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8、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标准、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了9、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①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②保障工人的一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