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先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史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古代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现代史(过渡时期、探索时期、文革十年、新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14—16C)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C初)蒸汽时代(19C初---19C60、70S)电气时代(20C初---20C40、50S)信息时代(二战后至今)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指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从大约170万年前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结束。其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史*按社会形态划分:•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1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夏商西周春秋)•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按朝代划分•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三代、春秋战国)•2、秦汉时期•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6、明清时期1、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封建制度确立阶段)2、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3、魏晋南北朝:220~589年(分裂、民族融合)4、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繁荣阶段)5、宋元时期:907~1368年(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经济重心南移)6、明清时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日益衰落)★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远古(原始社会后期)政治经济1.土地制度:2.农业:3.手工业:①4.商业:思想文化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制度“公天下”①公有(氏族公社所有)①神农传说(制耒耜,教民劳作)②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纺织业(葛、麻、丝织出现)②掌握青铜制造技术③陶器,如彩陶、白陶、黑陶)①以物易物①文字:陶器上的刻画符号①生产力水平低下②中华文明的起源③生产工具:石器、耒耜④水利工程:大禹治水彩陶画《鸛鱼石斧图》阶段特征史实整合重点与热点一、先秦时期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夏、商、西周政治经济文化1.王位继承:世袭、“家天下”2.西周分封制:3.西周宗法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国有(井田制)①耕作方式:石器锄耕②生产工具:仍以耒耜为主要农具,少量的青铜③水利:①纺织业:织机、提花织物②冶炼业:商周青铜时代、西周铁器、原始瓷器③“工商食官”、职业商人、贝(商朝);“工商食官”(西周)文字:商朝甲骨文,比较成熟的文字西周金文学在官府诗歌发展1.土地制度:2.农业:3.手工业:4.商业:①生产力水平提高②国家产生和完善(前2070~前77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2、它是属于什么社会性质的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4、王位世袭制确立的朝代?人物?传承方式?5、观察禹的两幅装束,其身份和地位有何变化?6.从书上甲骨文的卜辞来看反映王权带有什么色彩?由部落联盟的首领变为夏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王权和神权相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1)两段材料分别描述了什么政治制度?(简单阐述理由)(2)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一定的专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评判标准:经济决定政治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最根本: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商朝:(1)王位世袭制:(2)行政管理制度: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3)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权色彩(内外服制度)基本方式: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内服:王畿,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内服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区域,有很大的独立性东土北土西土南土夏商的政治制度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变化,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反映了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西周政权的建立和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都城镐京(陕西西安)•周朝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1)分封制: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简称封建,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封给同姓亲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广建诸侯国,以拱卫王室。(2)宗法制:根据父系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3)礼乐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规范贵族身份地位的制度,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默写、背诵提示】目的、对象、内容、受封者的义务、权利、社会结构、作用㈠分封制(狭义:西周实行,春秋战国遭到破坏)1、目的:2、对象:3、内容:4、受封者的义务:权利:5、分封制的结构:6、作用:巩固统治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积极:消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如设置官员、建立军队、收税等。土地和人口巩固统治(加强了,开发了,扩大了)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导致春秋战国的割据混战。西周分封根据教材第5页及上图,将封国归类。王室贵族:先代贵族:对象功臣:燕、鲁、卫、晋、吴杞、宋、许、陈、楚齐阅读材料,探寻分封制的走向?材料二: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同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候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摘自《左传》(1)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2)该制度在周初巩固了统治,后期却造成分裂割据,导致此情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①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②造成春秋时期诸候争霸。生产力的发展广义的分封制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后来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存在诸侯王,例如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醇亲王,但诸侯王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练习: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分封制与外服的不同商代的征伐,只不过迫使叛逆者屈服,尚未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亲戚子弟统治的史实;而周人的各封国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沈长云《上古史探研》分封制:周武王修改了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1、概念:2、特点:㈡宗法制以父系血缘….①嫡长子继承制;②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③通过血缘的亲疏确定权力的大小。①保证贵族世袭特权;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③强化王权;④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一体4、当时的作用:3、大宗、小宗关系:家族关系+政治隶属关系5、对当今的影响:积极:①有利于发扬尊敬祖先的传统。②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祖国统一。消极:①任人唯亲;②传宗接代方面,容易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㈢礼乐制1、内容:体现等级有差、贵贱有序2、举例:“鼎”权力的象征: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死”的称呼:天子——驾崩诸侯——薨【hong]卿大夫——卒士——不禄平民、奴隶——去世3、目的: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夏商两代往往宣称王即是神,用迷信来维护王权,而西周崇尚周礼,神秘色彩减弱,是一种进步,周礼也是儒家思想的源头。)㈣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紧密结合。①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②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③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工具㈤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属于贵族政治)2.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井田制•性质: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演变: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瓦解的原因:生产力的提高(铁犁牛耕的使用)三年,(周)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1.材料中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4分)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制度有什么作用?(4分)答:1.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动摇了西周的统治。2.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世袭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材料训题练2.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材料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2分)答:二手史料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尽量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1)第一手史料:直接资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时的实物,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注意:实物也需考证真伪)(2)第二手材料:间接资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当事人口述历史、文艺作品、传说等。史料价值高低排列:实物、官方文献资料、第三方民间日记、当事人口述历史、文艺作品、传说)2009山西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答案:A如题干所示:以国名为氏,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吴、秦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以居住地为姓,如东门、北郭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而对于司马、司徒等字词则属于古代的官职,所以这些姓氏是以官职为氏。1.(2015·湖南衡阳三模·24)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政权借助族权B.封建等级森严C.中央集权确立D.社会分工明确2.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礼、乐是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标B.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C.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D.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3.(2015·江西赣州高三适应性考试·24)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4.(2015·湖北天门高三四月调研·2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知识整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分封制(重点)宗法制(重点)王位世袭制相、卿、师等的设立内外服制特点作用内容破坏内容特点作用礼乐制夏商周三代主要统治中心的变化毫-殷(河南)商阳城.(河南)夏洛邑(河南)东周镐京.(西安)西周夏、商、西周政治经济文化1.王位继承:世袭、“家天下”2.西周分封制:3.西周宗

1 / 7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