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2010高三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2教学安排: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训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民间俗语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汉景帝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导语解析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与成就:①立国之“本”②技术成熟、管理完备③对世界贡献卓越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形态: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①小农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①农民的负担沉重;②土地私有制为主①手工业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②商业被看做“末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学习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土地所有制;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说明“‘神农’的传说、泰半之赋、沉重的力役”三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技术、水利工程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本各子目内容说明: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的地位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赋税和徭役四、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问题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事业的发展黍稷粟麦稻猪马牛羊鸡狗五谷六畜知识整理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②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形成(铁农具和以牛田)③汉代: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出现耦犁(西汉)、一牛挽犁(东汉)。铁制农具如曲柄锄、大镰。④唐代:曲辕犁(西汉时中国南方)采集经济种植经济(生产动力的革命)2、耕作技术(工具和动力)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概况1、耕作方法:耒耜石斧远古牛耕铁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耜耕)铁犁牛耕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基础知识归纳:发展阶段耕作方式变化农具的变化原始阶段“刀耕火种”商周时期“锄耕”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方式形成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唐代铁犁牛耕石、骨、木石、骨、木青铜农具(少)铁制农具(发达地区)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特点)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农业动力:石器青铜器铁器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人力畜力(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农业耕作方式和技术的发展变化(原始社会)石器锄耕(奴隶社会)…………东汉西汉牛耕普及技术革新春秋战国铁器牛耕兴修水利原始社会农业起源刀耕火种曲辕犁耦犁(俗称“二牛抬杠”)你能说说这些农耕工具的改进之处吗?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特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观察并寻找这头春秋青铜牛的特殊之处文献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请回答: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图一图二典型例题分析: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3、水利技术知识整理①原始社会:大禹治水。②战国:李冰—都江堰,郑国—郑国渠。③秦代:灵渠——沟通湘水、漓水④汉代:关中—井渠;东汉王景治黄河⑤隋代:大运河,沟通南北⑥唐朝:设渠堰史;北方-立井水车;南方-高转筒车⑦宋代:水转翻车⑧明清:风力水车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概况大禹治水(想像画)(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禹画像石)舜……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乃……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边疆地区的坎儿井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东汉王景治黄黄河在河套平原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戽斗,这是一种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了的灌溉工具,是用竹片编成的状如半封闭的撮箕,两侧各系一对绳子,两人站在水沟边,手握绳索,手臂张弛,将戽斗放进水沟装满水又拉上来倒掉。戽斗翻车筒车灌溉技术进步A筒车“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za)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B翻车C曲辕犁详细记载水利;水利大兴水利工程;唐代专设渠堰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就水患治理:水利设施:灌溉工具:水事管理:大禹治水、王景治黄郑国渠、都江堰、坎儿井立井水车、高转筒车、水转翻车;风力水车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商周)封建社会(战国以来)1、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2、土地兼并问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1)产生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频繁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2、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5、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疑难突破影响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因素政治:A、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保障和前提B、统治者调整政策,如农业政策(休养生息、重农抑商)、土地制度(授田、垦荒、更名田)、赋役制度、水利工程建设;经济:生产力发展(生产工具、生产技术进步);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对外关系:互相交流,作物引种;文化:科技(如天文历法)进步、经验总结推广;人民辛勤劳动;前代的基础。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疑难突破影响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因素(2)阻碍:①农民承担的赋税、徭役沉重;(“泰半之赋”)②地主土地兼并严重;(贫者无立锥之地)③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不利于技术的改进。⑤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及社会的动荡要点直击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形成条件:铁犁牛耕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2、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3、小农经济的特(弱)点: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要点直击4、评价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政权的巩固;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日益发展,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5、破产: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0年上海历史卷)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10年浙江卷)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10年浙江卷)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图8(1)图8(2)(10年天津卷)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时期国别与出处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秦朝10倍或十几倍6世纪中国《齐民要术》粟:24-200倍麦:44-200倍公元前27年-476年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4-5倍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3倍以上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项目数量备注收入粮食8500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支出赋田租(上缴实物)283同上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406役兵役和徭役2300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日常开支食4918据战国比例推算衣2732同上祭祀等仪式300以战国数据为参考(08年广东卷)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问题:(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含有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8500-283-406-2300-4918-2732-300=-2439不含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8500-283-406-4918-2732-300=-139(1)维持基本的家庭生活需要,农妇夜织可以解决全家穿衣问题,并节省在穿衣方面的用钱;(2)换取粮食,用农妇夜织的物品换取一定数量的粮食,补充自己家吃饭或上缴实物的不足。(3)把农妇夜织的各种织物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卖得货币,缴纳国家的税赋。问题:(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1)“上缴货币代役”的政策使小农家庭积极开垦荒地,精耕细作,希望能够收获更多的农作物,这些为西汉商业繁荣提供了原料和商品;(2)部分农产品走向市场,农产品的商品化推动西汉商业繁荣;(3)部分手工业品进入市场推动西汉商业繁荣。问题:(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好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