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歌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高考再考什么八卦(见右图)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解析材料表明人们测量影子的长度目的是为了掌握春耕秋收的季节规律,这说明八卦是为农业文明服务的,故八卦与农业生产有关。答案C在希望的田野上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距今6000多年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古代小农经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现代社会主义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2.古代中国农业的经营形式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3.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立国之本个体经营自然经济限制工商导语分析: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汉景帝一、中国古代经济概况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格局原始耕作:刀耕火种经营:集体土地:公有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夏商周锄耕井田制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私田个体——小农经济秦汉南北朝孝文帝——均田制重心南移隋唐宋元明清长江中下游7黍稷粟麦稻猪马牛羊鸡狗五谷六畜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了解耕作技术进步;列举古代著名水利工程;2、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地主-----小农---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4、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知识结构一、耕作方式:技术、水利二、土地制度三、特点---经营方式难点:小农经济(形成、特点、评价)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陕西临潼姜寨原始村落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刀耕火种1、铁犁牛耕出现:普及:改进:完善:春秋战国汉代(曲柄锄、大镰、耧车)两汉(二牛抬杠—一牛挽犁)唐朝(曲辕犁)西汉:二牛抬扛(耦犁)东汉:一牛挽犁唐代:曲辕犁(调节深浅)西汉:耧车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农具耕作技术: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一)“刀耕火种”--“以牛田”“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观察并寻找这头春秋青铜牛的特殊之处耕作技术二牛一人A.刀耕火种刀耕火种到牛耕动力:人力到畜力一牛一人春秋:牛耕始出现B.铁犁牛耕二牛三人231二牛二人铁制农具我国铁器的使用,可以一直上溯到西周晚期。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推动了土地制度的变化,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铁犁牛耕的影响①生产力:②生产关系: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取代刀耕火种,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取代集体协作生产,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的经营方式。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种子箱排种管开沟器机架牵引输种管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战国:郑国渠都江堰黄河的治理井渠法汉代:1、水利工程2、灌溉工具戽斗、翻车、立井水车(隋唐)、高转筒车(隋唐)、水转翻车(宋)、风力水车(明清)(二)水利的兴修翻车立井水车筒车水转翻车牛转翻车农业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1、耕作方式的演变:2、牵引动力:3、材质:4、劳动方式:(三)生产技术和工具的革新特点:人力-畜力-水力;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石、木→青铜→铁;群体协作到个体家庭“男耕女织”。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本质上反映了什么?生产力的发展。6.(2007·天津)按下图顺序,农具功能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①谷物加工②汲水③耕地④耕地B.①耕地②汲水③耕地④灌溉C.①耕地②汲水③耕地④谷物加工D.①谷物加工②耕地③耕地④灌溉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奴隶社会(商周)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一、土地制度的演变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以国有为名的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实质:性质:名称由来:耕地划成方块状形同井字,故称井田土地国有制2.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内容: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即周王所有)②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受封贵族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同时向国王交纳赋税。受封者还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③土地由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2、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历史时期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表现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崩溃,私有制开始产生。“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地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制加速井田制瓦解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最终确立起土地私有制秦国商鞅变法等“除井田,民得买卖”“依军功行田宅”(3)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兼并含义:根源:影响:抑制措施:指农民的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转让政: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经:影响国家财政收入①北魏至唐朝:实行均田制;②明清: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这些措施能否真正阻止土地兼并?为什么?(3)影响:①经济:小农经济破产、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②政治:引起社会动荡、国家分裂、民众暴动土地兼并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③思想:产生传统农民“平均”思想(2)表现:3、土地兼并问题:(1)产生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买卖的合法性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4、联系: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土地政策(1)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2)孙中山:平均地权(3)共产党:①1927----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②1937----1945年,减租减息③1947-----1952年,土地改革④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⑤1958年----人民公社化三、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对小农经济的认识、评价1、结构:2、耕作:3、目的:4、单位:5、分工:6、水平:7、影响:(一)小农经济的演变历程1、形成:2、发展:3、解体:形成时间:春秋战国—商鞅变法条件:生产力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生产关系变革:农民不同程度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战国——清1840年鸦片战争——1956年三大改造含义:以小农户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合图文材料和本课所学,谈谈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二)小农经济的特点1、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农业为主2、技术:精耕细作,铁犁牛耕,水利-科学性3、目的:自给自足,封闭性4、单位:一家一户为单位个体经营,分散性5、分工:男耕女织。具有稳定性6、影响:(辩证)农业家畜饲养手工业构成自给自足自然经济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积极性局限性2、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3、封建王朝主要财源;4、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物质基础。(三)如何评价小农经济?1、分工简单,生产规模狭小,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具有落后性。3、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局限性4、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人们与山、水争地,导致环境的恶化概念辨析: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生产方式.主要表现:(1)借用牛力耕田。(2)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3)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使人们不断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2.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最大意义在于A.扩大了耕作面积B.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C.丰富了农作物品种D.积累了生产经验一、中国古代农业春秋战国1、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分散性)2、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3、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4、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6、制约因素: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脆弱性)小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5、社会地位: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受到历代政府重视(重农抑商)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西汉唐宋明清魏晋南北朝秦春秋战国东汉刀耕火种铁犁牛耕耦犁一牛挽犁曲柄锄、大镰耧车曲辕犁井田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小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翻车北:立井水车南:高筒车水转翻车风力水车都江堰郑国渠井渠考点回顾农业手工业商业构成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古代中国经济政策阻碍海禁、闭关锁国重农抑商专题结构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