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2016年习总书记对社会治理的批示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的形成脉络主要内容习总书记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落实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的主要举措一、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的形成脉络(一)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二)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三)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历史参照(四)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国外借鉴(五)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实践经验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一)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1.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关系更加多元复杂2.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引发矛盾不断增多3.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加重社会治理任务4.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大社会治理难度(二)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走群众路线,调动一切积极力量,用整风的办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不能采取武力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民生建设是化解矛盾的治本之策,“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毛泽东(二)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要加强民主与法制,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来保障民主的运行;提出稳定压倒一切,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要做好,使社会建设的各方面综合平衡;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共同富裕,让人民享受改革成果。——邓小平(二)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因而,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同步,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与促进,法治与德治并重,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江泽民(二)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三)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历史参照儒家:德治,以仁义道德感化人道家:无为而治法家:法墨家:兼爱,主张人们要互爱、互助、平等、互利,从而构建一个平等、互助、互利、博爱和谐的理想社会(四)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国外借鉴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第三条道路”,即试图通过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打破传统的政府与公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市场与计划之间的二元对立思维,主张治理各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治理社会公共事务,通过运用合作、互惠与信任等社会资本形成自主合作网络,最终达至“善治”的目标。一、社会治理的内涵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在管理共同事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总和,是在调和各种社会冲突和利益矛盾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性过程——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之家》研究报告“过程”“协调”“多元”“互动”•治理的目标:善治法治责任性透明性合法性回应有效参与公正治理与统治、管理的区别:1.权威主体不同2.权威性质不同3.权威来源不同4.权力运行向度不同5.作用范围不同(五)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实践经验河北正定:三网一赛福建宁德:四下基层福建:福州3820工程浙江:八个方面举措二、习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平安中国的社会治理总目标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2016年批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十八届三中全会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既不能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也不能管得太松、波涛汹涌,要注重疏导化解、柔性维稳、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社会即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2016读本)2.社会阶层结构从简单化向复杂化转变•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1、阶层结构出现定型化趋势2、阶层复制现象增多3、精英结盟4、出现失利阶层和失意阶层5、中等收入者阶层发育速度放缓3.社会需要从低级化向高级化转变•从需求的对象看,非物质需求日益突出•从需求的层次看,高层次需求日益突出•从需求的构成看,综合性需求日益突出•从需求的属性看,社会性需求日益突出•从需求的主体看,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中央判断:多样多发触点多燃点低关联性强4.社会矛盾从个体性向群体性转变类型/特征行为目的行为指向是否有暴力维权事件具体的利益诉求公权机关侵权者不一定泄愤事件无明确的利益诉求公权机关侵权者有骚乱事件诉求复杂(经济、政治、宗教、民族)公权机关侵权者无关者有专家观点:群体性事件的特征25深度看法:从趋势上看:主体越来越多元;方式越来越现代从地域上看:焦点在城市,难点在农村;经济越发达,矛盾越多从根源上看:现象在表层,实质在深层从性质上看:利益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二)社会治理体制提出的挑战一是治理体制不完善二是治理主体失衡三是法治程度不高四是治理效率偏低,而成本则偏高•“失之过宽”,是指面对社会矛盾纠纷,有些领导长期忽视、扭曲甚至排斥法律的作用,不惜“以妥协求和谐”、依赖于“花钱买平安”,处理问题明显缺乏原则性和规范性,造成“会闹的孩子有奶喝”。•“失之过严”,是指将群众的利益诉求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将公民正当的利益表达视为不稳定因素,以“左”的心态将群众权益或利益矛盾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维护“怪圈”维稳限制利益表达利益格局倾斜利益矛盾和冲突激励以暴力表达和发泄不满三、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源头治理•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一)坚持系统治理国家系统市场系统社会系统结构政府组织/官员企业组织/企业家社会组织/公民功能消解冲突/团结御敌满足需要/物质利益自治共享/精神纽带目标民主繁荣和谐规则公共权力/命令等价交换/资本志愿精神/互惠特点权威优势效率优势互助优势国家——市场——社会三大系统的比较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第一,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第二,要科学定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三,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一是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二是提供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三是提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基础服务;四是提供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问题:社会组织法制建设相对滞后部分社会组织存在较强的行政化倾向社会组织培育支持体系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相当滞后思路:大力加强社会组织法制建设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支持体系健全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3.发挥基层自治功能•乡村居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城市社区管理(4)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慈善责任:社会奉献给社会捐献资源改善社会整体质量伦理责任:自律精神行事合乎伦理,有责任做正确、正义、公平的事,避免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济责任:追逐利润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在利益基础上法律责任:经营底线守法:纳税、员工、安全、环境企业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二)坚持依法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1.政府要依法行政“法治的含义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rulebylaw),而首先是政府的行为在法律的约束之下(theRuleofLaw)。---哈耶克2.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处理社会问题刑法第290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三)坚持综合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自2004年以来,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中,冒充好人的撞人者32例,诬陷扶人者84例。•1.加强道德建设•2.善于舆论引导•3.注重心理疏导•4.善于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郴州市曝光72名“老赖”•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四)坚持源头治理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一要健全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二要建立和完善诉求表达机制三要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和预警机制四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五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