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标版·高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11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五节文言文翻译专题11考情分析考点梳理提分技巧专题训练2341考情分析新课标《考试大纲》表述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准确译出原文句子的意思。(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乎均为简答题,且需要翻译的句子一般都有几处得分点,如重要实词、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3)有些试卷要求考生给文言文断句,可以看作“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另一种考查形式。考点梳理●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直接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以意译为辅助手段。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文言文翻译的考查角度文言文翻译,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主要有两种题型,但绝大多数采用文言文翻译表达题型。考查角度(一)文言文翻译选择题【例题1】(2014·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①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①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答案】C【参考译文】有一个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写篇记述的文字。”我打开信查看地图,(看到)从岳阳门往西到金鸡的右边,其外面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做偃虹堤。问建造此堤和为此堤命名的人,客人说:“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又问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回答说:“洞庭湖是天下最险要的湖泊,岳阳又是荆州、潭州、贵州和蜀州四个地方的要冲。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没停泊的地方,只能在南岸的渡口停泊,那些需要到州中办事的又要绕远路又很疲惫,而且常常害怕风波兴起,担心船被打翻,人被淹死。现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堤下,有事到州里的,路又近又不用担心。”我问这个堤规模有多大,需要用多少人,回答说:“堤全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越往下就加上二尺,到最上边能达到底部厚度的三分之二,需要用一万五千五百个工,而且不超过时间完成。”我问他开始是如何谋划的,回答说:“州里把这个事上报给转运使,转运使选择有能力的官吏视察是否可行,反复了多次,最后又上报朝廷,由三司来决定,三司决定说可行,他们都没能改变我们太守的决定。”又说:“这是有德行的人的举动,可以为此写篇文字。”大概为百姓考虑得深远的人,在开始谋划一些事情时就是精到的,所以能够用力少而取得的功效多。凭借百步远的湖堤,抵挡天下最凶险和最不可预测的担心,使当地百姓得到好处并且遍及荆州、潭州、贵州、蜀州,凡是往来于洞庭湖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都得到这个堤的好处。而且岳阳又是四个地方的要冲,往来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要有多少呢!事情不怕干不成,怕就怕容易坏。建造人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继承者倒常常把它废弃。自古以来有才德的人,为了百姓兴利除弊,它们的遗迹到处都有。假使其继承者都像刚开始建造的人那样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会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这也是滕太守担心的原因,所以让我写篇纪念文字给后人。滕太守志向大、能力强,在当世很有名。在朝廷急需用兵用人的时候,他曾经被朝廷重用过。但还没有功成名就,就退下来当一州的太守,并没有用他的全部才能,只是稍稍发挥,凭修这个堤来惠及百姓。他深思熟虑,不用花太多的力气而收到成倍的功效,这种做事的行为可以作为后世人仿效的法则,这是我第一个该写此记的理由。不只是想着为当时的人赞誉,而是考虑到让千秋万代获利,并且告诉后代不要把(它)废弃,这是我第二个该写此记的理由。岳阳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太守记下这个功劳,这是我第三个该写此记的理由。因为有这三个该写的理由而不能不写,于是就写下了此篇文字。考查角度(二)文言文翻译表达题【例题2】(2014·课标全国一)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原文见第六节)(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逐字对译。特别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1)中的“罪”(归罪、批评)、“规”(改正)、“庆”(庆贺);(2)中的“亲”(亲近)、“接”(接交)、“崇”(尊崇)等。【答案】(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提分技巧文言文翻译,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做好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1.专有的名词要保留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例:【例题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这里“上官大夫”“屈原”“顷襄王”都要保留。【例题2】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这里除了“复造(又制造)”之外,也要保留。1.翻译下列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刘显)除平西府谘议参军,久在府不得志。大同九年终于夏口,时年六十三。①(刘显)除平西府谘议参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大同九年终于夏口,时年六十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刘显担任平西府谘议参军。②大同九年在夏口去世,时年六十三岁。2.通假的词语看本字对于通假字,要用本字代替。例:【例题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例题4】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2.翻译下列文段中的画线句子。(1)(魏征)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2)(温)恢年还归乡里,内足於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①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朝尽散,振施宗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蚤,通“早”,早些,早一点。振,通“赈”,救济。【答案】①如果太子早一点听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②于是把家财一下子散尽,赈济宗族。3.多义的词语看语境遇到多义词,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析。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的义项中,“爱护”“爱怜”“爱惜”较难区分;“坐”字的义项“犯罪”与“判罪”易混。不管多么易混,只要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例题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观”有观看、景观、景象等多种含义,结合语境,取“景象”之义。【例题6】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这里的“数”“委”在文言文中均是多义词,在此段中,结合语境,不难确定它们的义项。这段话翻译为: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管的什么事,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中吗?”3.翻译下列文段中的画线句子。(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2)元昊寇郡延,中贵人黄德和引兵先走,刘平战死。而德和诬奏平降贼,诏以兵围守其家。公(指传主富弼)言:“平引兵来援,以奸臣不救,故败,竟骂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枢密院奏方用兵,狱不可遂。公言:“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德和竟坐腰斩。①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德和竟坐腰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②(黄德和)依仗势力诬陷他人,希望用这种办法免除自己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