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夏永祥主编第一章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学习目的:要求学习了解市场经济的缘由、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市场机制的含义、相互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说明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学习重点:市场机制的含义、联系以及配置资源的过程。1.1资源配置与市场经济1.1.1资源与资源配置1.资源:在经济学上又称为禀赋或要素,是指人们可资利用,投入后能生产出满足人的欲望的经济物品的各类财货,包括:1)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产、水源等2)物质资源:基础设施、厂房设备、能源、原材料等3)人力资源:劳动力数量、受教育程度和专业技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等。4)无形资源:一国的制度和文明、市场容量、专利、商标、信誉、工艺诀窍等。2.经济学中的四要素分类法: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技术)。3.经济物品:能满足人的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经济物品又可分为物品(goods)和服务(service)组成,分别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提供。4.欲望:想得到又没得到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凡是能满足人的欲望的东西被称为效用。一件物品或服务越能满足人的欲望,则其效用越大,所以对同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评价,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1.1.2资源配置和经济选择问题1.经济学定义: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分配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即经济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人的欲望具有多种特征:无限多样性、差异性、有限性和层次性。而资源却总是稀缺的,因为满足人的欲望的物品和服务是由资源转化而来。因此,经济学要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2.经济选择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1.1.3理解资源配置的有效分析工具:生产可能性边界1.定义:一个经济体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两种(类)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2.解读:为什么经常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如C点,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在边界线上的不同的点,如A、B点,哪一个更好呢?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一个社会的产出能否超越生产可能性边界呢?如D点1.1.4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好的经济体制应该满足下面三大目标:一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二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三要持续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2.按照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不同,经济体制可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基本不存在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不存在产品过剩或短缺,但生产效率低下。2)计划经济:由中央计划部门统筹规划,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地下达生产指标,完成资源配置的生产组织方式。有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因决策失误,会出现产品过剩或短缺,而且因缺乏激励机制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3)市场经济:分散的经济主体受利益驱动,自发地响应市场信号,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完成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方式。1.1.5市场、分工和交易1.市场:是人们进行物品和要素交换的场所,并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它由三方面组成:①市场主体,指有成独立经济利益的自然人或法人团体;②市场载体,也叫市场客体,是交易赖于进行的设施、机构和平台,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③市场规则,它规定了市场主体的行为边界,包括一些正式的商业律法和非正式但长期尊循的商业规范。2.市场的功能:弗里德曼概括为传送信息、提供激励、收入分配。3.分工与专业化:市场和市场交易是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分工与专业化的作用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请参阅斯密的有关论述)4.交易:生产和交易是市场经济中人类活动的两个侧面。生产活动完成的是物的形态上的转换,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交易活动完成的是物在所有者归属上的转换,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都能提高人的效用满足水平,但也都是的成本的。1.1.6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自主的市场主体:自由企业制度是自主的市场体系的核心。为保证企业的独立自主性,企业必须具备独立的财产权和自主的决策权。2.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应该是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竞争有序的。3.健全的法律体系: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制化和契约化;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4.间接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它是一种间接的、运用经济杠杆实施的总量调控.必要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支撑系统和安全阀,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1.2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1.2.1单个商品和要素的供求机制1.单个商品和要素的供求关系决定着他们的价格,因此,供求机制又可称为价格机制中的价格形成机制。2.供给:是指企业、行业和社会为市场所提供的某种商品或要素的问题。3.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市场预期;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应变能力;资源稀缺程度;价格水平。4.要素的供给,主要取决于机会成本等因素。5.需求:是整个社会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总量。6.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有:购买者的收入水平;社会总人口;购买者的偏好;价格水平。要素的需求,主要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7.供求机制所谓供求机制,指的是供给和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动态平衡机制,并使价格趋于均衡的规律性。具体来说,当供求不平衡时,调节供求的方式有两种:数量调节,也称供给调节。价格调节,也称需求调节。1.2.2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1.社会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上对所有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总需求的的构成: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有四个相对独立的支付部门,即构成四大需求:居民的消费支出、厂商的投资支出、政府的购买支出、国外对本国产品我劳务的净支付,即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2.社会总供给1)社会总供给: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2)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一是社会的最大生产能力,二是受制于需求约束的实际产量。实际产量围绕潜在产量的波动,决定着宏观经济的波动。概括地说,社会总供给是在已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适应当时的社会总需求所实际提供的产出量,它决定了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进而决定着就业水平。1.2.3价格机制—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1.价格机制:是指供求决定价格,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配置的结果又反过馈到供求的循环作用过程。它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对资源的配置机制这样两个方面。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需求法则: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供给法则:商品价格与供给量成正比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当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一致时的价格,被称为市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同时变动。1.2.4价格机制—价格调节资源配置的机制1.商品价格的变动调节资源配置:某种商品价格的提高,会刺激该种商品生产和供给增加,而抑制对它的需求和消费,反之,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刺激该种商品需求和消费增加,而抑制对它的生产和供给。这使价格机制成为最有效和最灵敏的调节手段,它能够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和企业间的分配,并激励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2.要素价格的变动调节收入分配:要素价格的变动有三种调节作用:一是调节收入分配;二是刺激社会增加稀缺的、高生产率的要素供应;三是使要素流向能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的人、企业或领域。1.3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1.3.1竞争机制:竞争的类别1.竞争机制:是指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维护和扩大自身经济利益的普遍方式。2.按不同的分类方法,竞争的类别包括:1)按竞争领域分:行业内的竞争/行业间的竞争2)按参与竞争的主体分:供给者之间的竞争/需求者之间的竞争/供求之间的竞争3)按竞争的方式的内涵分:同质竞争—价格竞争/异质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技术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并购竞争等)1.3.2竞争机制:竞争与垄断的关系竞争与垄断是一对孪生兄弟,竞争的结果导致垄断,而垄断也并没有消除竞争,一定程度的垄断能提高行业的一体化程度、国际竞争力和经济绩效。根据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可将市场竞争状态分为下列三种状态:Ⅰ完全竞争,完全竞争的条件和特征:原子式市场、信息完全、进入退出自由。Ⅱ不完全竞争,指有垄断势力和垄断行为的市场状态。市场经济不发达和市场机制不完善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分割、限制竞争;行政审批、阻碍竞争;缺少规范、妨碍竞争。发达市场经济中的不完全竞争:独家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等三种类型。Ⅲ有效竞争,有效竞争指的是一种既能保持竞争活力、限制垄断行为,又能利用规模经济的市场竞争格局。1.3.3竞争机制的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实现途径。竞争机制的作用体现为:1)竞争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2)竞争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效率;3)竞争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1.3.4市场竞争的规则要形成并维持有效竞争的格局,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必须制定实施相应的市场规则,它是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1)市场进入规则:它规定了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和法宝程序。2)市场竞争规则:它是保证各市场主体能够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的行为准则。3)市场交易规则:它是关于市场主体进行市场交易行为时的规范的准则。4)市场仲裁规则:它规定了解决市场主体间经济纠纷的机构、依据和程序。1.3.5风险的含义风险:是指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而不能确定的状况。市场活动的风险大多产生于环境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区别一下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差异。我们通常所讲的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即一项投资的净收益现值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未来收益小于期望值的负偏差。但风险与收益是共存的,高风险高收益。1.3.6风险的分类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1.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2.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举债经营而给企业财务链带来的不确定性。3.非系统风险和系统性风险1)非系统性风险:也称公司风险,是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分散的风险。2)系统性风险:也称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些原因,给所有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利率、汇率变动等。1.3.7风险的管理风险管理:就是促使人们在决策和行动中认识到风险的存在、进而保持理性,全面把握和衡量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把风险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提出相应的风险化解对策。风险回避:通过放弃放弃投资计划或其中的一些高风险项目,来消除风险可能导致的重大损失。风险管理手段有以下几种:1)风险控制:指对已经发生的风险,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2)风险隔离:指将某一可能的风险因素在时空上加以隔离,如对风险较大的项目设立独立公司以减少对整个企业的影响。3)风险组合:通过实行多项目组合来降低风险,前提是风险是相互独立的。4)风险固定: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运用套期保值、保险等金融工具将风险的损失固定下来。1.3.8风险机制的作用和条件风险机制可定义:为经营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平衡,最终使资源流向既敢于冒险、又具有较强风险管理能力的企业的社会选择过程。风险机制的功能:1.迫使企业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2.激发企业进行各类创新活动3.风险机制是企业筛选机制,使资源向创新能力强、风险控制优的企业集中。风险机制的作用条件:1)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实体2)实行严格的企业破产制度3)完善的商业保险体系和社会保险制度。第二章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模式学习目的:要求学习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几个主要阶段的理论依据、特征,以及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的特征和优缺点。学习重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演变历程以及几个主要国家市场经济模式的异同点。2.1自由市场经济1.自由市场经济:财产完全归私人所有,市场活动主体是自主经营的私人业主企业,国有经济比重很小;国家保证交易和契约的自由,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人们具有消费、就业和投资的充分自由和分散独立的决策,这些独立分散的私人经济活动完全由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调节和引导;国家依靠法律手段维护私人财产和契约效力,发行货币和征收捐税,没有干预调节经济运行的职能。2.1.1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Ⅰ法国重农学派第一次提出了“自然秩序”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向重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