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全国卷3语文试卷讲评高一语文•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试题分析:C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故选C。•【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纳要点,明辨关系,最后提炼整合,明确中心。其中论述类试题设题陷阱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3.【答案】B【解析】“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偷换概念。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中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说明的应是故乡“已呵护了乡村记忆”,而不是“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名师点睛】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的可以抓住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等等。这些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阅读论述类散文同样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中的作用。如表示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忽略了这些词语的修饰限定对象,就必然难以准确把握。•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4.B【解析】B项,主观臆断。“请顾客看金鱼”只是裁缝生活中的一支温馨插曲,其能适当缓解与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的局面,但这样并不能说明“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先找出画线句,“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看有无修辞,如没有,圈出句中的关键词,句中的关键词是“干什么”“都一样”,再回归文本,找出这句话的语境,前文说“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干什么”应是指谋生的职业,“都一样”指的是在“辛苦”这一点上,裁缝与其他职业一样,再结合下文在做裁缝的时候,那种难忘的体会让“我”对裁缝这种职业有了独特的感情,作者对生活的认知更加深切,体会到其中的独特意义。•5.【答案】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理解句子含义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结构分析法,就是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结构复杂的长句。长句包括长单句和多重复句。遇到这类长句,我们首先要分清它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就要运用紧缩法,删去句子的枝叶成分(定、状、补),抽出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谓、宾),把句子压缩变短,其意思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是复句,就要通过分析句子的层次关系来把握它的基本意思。•修辞分析法,就是根据修辞特点去分析和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有些句子由于运用了比喻、双关、借代、反语等修辞手法,因而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运用有关修辞知识,有助于准确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由表及里法,有些句意比较含蓄,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它的深层含意往往隐含在字面之下,这就需要运用由表及里的方法,透过字面意思去挖掘它所蕴含的深层含意。•语境分析法,就是根据句子在文章中所处的语言环境,即依据句子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如首括句、过渡句、结尾句、主旨句、呼应句等)综合分析、理解句意。•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赏析文章的语言,首先要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包括:•语言风格:平实质朴、清新明丽、婉约细腻、含蓄隽永、绚丽飘逸、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幽默辛辣、委婉含蓄、深沉厚重等•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文言语体、地域特色•表现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遣词造句: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答案层次:明确特色,举例分析内容,分析表达效果。•【解析】小说的语言包括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赏析时应当结合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联系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典型环境及主题思想来分析。就作品而言,其叙述语言朴实无华,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鲜明特征;人物对话还显示出较强的地域特点。整体语言呈现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的风格。•6.【答案】•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7.试题分析:题中,B项的“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的说法不准确,根据图表,2003年比2002年也有所减少。•【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题中,各项的答题区间都是材料二的图表,要注意根据图例正确区分图表中的两类数值。•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8.【答案】BC•【解析】A项“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的说法,与原文不符。•D项“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错,免费开放弱化的只是其直接经济贡献。由“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可知,D项中“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的说法不对。•由材料三中“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可知,E项中“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理解有误。•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4分)•【解析】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在科研方面的作用”一语在三个材料中仔细筛选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根据“材料一”中“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①点;根据“材料一”中“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②点。•9.①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②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养出科研团队。•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举:考取,考中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集贤校理:官名。为集贤院下属文职散官。同知:明清时期官名。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知:管理,掌管礼院:官署名。唐代太常寺之别称。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选:选拔拟:初步定下来•南曹:尚书省吏部、兵部下属机构•考功:考核工作成效核:考核•法:法度缘文:缘,顺着,沿着;从字面意义附会曲解•为奸:做狡诈、邪恶的事•诉(省略“于”,对)长吏•辟:开辟,设置者:……的人•留难:指无理阻止,故意刁难。•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以:率领•岁聘:1.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以(把)(省略“之”,它,出使的任务)命将•入对: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大议:朝廷的重大决策•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折:使动,使屈服,使折服•国体: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2.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诣:到阅:查阅•屋栋:房梁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肄[yì]:学习,练习破的dì:射中靶子•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看看南朝的状元。”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馆客:接待宾客果:果然•以……为:把……当做界渠:边界•顾:副词,只是;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