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中国与中东的石油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作者:彭勇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02期【摘要】详细阐述了中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今后合作的重点是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对话互信,扩大合作领域,达到互利共赢。【关键词】中东;石油合作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2-0001-01引言石油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及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的石油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中国也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虽然中国的探明石油储量在亚太地区最多,却也仅占世界的1.4%,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以维持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东是全球石油储量最大及产量最大的地区,也是我国石油进口的最大来源地。中国与中东的石油合作开展了很多年,但是合作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对中国与中东的石油合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中国与中东的石油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合作现状中东地区是世界最大油气宝库,一直都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2001年沙特和伊朗超过阿曼成为中国前两大原油供应国。此后沙特始终以明显的优势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中国与沙特的大规模合作始于2003年,目前双向投资态势良好,在中国扩大进口石油的同时,沙特石油公司也积极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3月29日,科威特石油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实现零距离接触中国石油企业。科威特顶住美国施压,与中国大搞能源合作,在中东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导致中东国家纷纷效仿,促使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不断升温。伊拉克战争后,中国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伊拉克的经济重建,在经贸、能源和投资等各领域与伊方开展互利合作[1]。双方希望通过加强石油合作发展伊拉克石油工业、促进战后重建以及当地的就业和社会稳定。沙特在温家宝总理访问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三国后,于2012年1月23日批准与中国开展油气领域的合作。沙特开始在中国合资建石化厂,以满足中国国内的巨大需求。阿美公司除了龙源期刊网与中石化在泉州建立石化工厂外,还准备在青岛与中石化和青岛市政府合作投资第二个更大规模的炼油项目。事实说明,中国与中东产油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已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二)存在的问题中东地区历来矛盾重重,变化无常,局势异常紧张。各大国际石油公司的角逐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深化、激烈。中国与中东国家的石油合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复杂的制约因素。(1)多变的局势增大了双方合作的风险。中东向来是民族、宗教、政治等纷争的是非地,加上其作为国际油库,是过去长期冲突的漩涡中心,不确定因素多,这都给中东的安全和稳定构成强烈冲击。(2)大国竞相介入中东,中国仍需增强国际竞争力。当前中东地区的形势发展充满变数,众多国家在利益的驱使下,竞相介入中东。尤其是美国对中东的控制能力大大增强,这对中国十分不利,因为这为美国增加了在能源上直接遏制中国的砝码,使中国利用与该地区国家良好的政治关系开展正常的能源合作更加困难。(3)中东产油大国沙特、科威特等与中国进行能源合作的意愿,在变为现实的过程中问题重重。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国石油企业在中东的能源合作进展得十分艰难,得到的多是些小项目(除苏丹、伊朗外)。加上英语是中东国家的主要商务语言,欧美国家在语言沟通方面更具有先天优势。(4)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相比,中国石油公司在技术实力、国际影响、获取信息能力、经营理念、国际合作经验等方面尚存在差距。(5)中国政策及中国石油企业对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困难估计不足。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和行情变化迅速的条件下,显得经验不够丰富,反应不够迅速。部分参与谈判人员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外事经验,从而使谈判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二、针对中国与中东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中国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结合中东国家的特点,才能扬长避短,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出。中国石油公司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对中东油气新项目开发的力度,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2]。首先,从成本和技术方面考虑,中国的石油企业与著名跨国公司相比还有差距但进步明显,也具有不少优势。中国的石油产业经过1998年调整以来,石油公司普遍获得上游和下游业务经营权,在市场竞争中充满活力。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中国公司在勘探开发方案设计、龙源期刊网地质、钻井、油田开发、管道建设、炼厂设计等方面拥有低成本技术优势,还具有石油工业专业施工队伍,具备了进入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且在跨国经营尝试中已经取得不少经验。其次,应充分了解中东石油产业的政策、法规及其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能源政策及其鼓励开发利用海外油气资源的措施,以及发达国家石油公司在沙特的活动情况,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同时中国政应继续完善政策法规,开展更多能源外交,大力促进与中东的石油合作。对于过去在工作、运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政府应给予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同时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确保把参与项目的风险降至最低,以减少国家利益的损失。另外,从国际石油贸易的经验来看,建立长期供油协议有利于实现石油供应在数量、种类、产地、时间运输等方面的相对稳定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制成品质量的提升,以及沙特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的增加,以回购方式与其开展石油贸易的条件将越来越成熟,在进口石油的同时要求沙特以石油收入进口中国商品,对于带动中国产品出口,回流石油美元和保持贸易平衡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东产油国中,石油资源量和产量参差不齐。在当前条件下,不能以量小而不为。某些中东产油国出于政治目的,希望中国能够在中东问题上仗义执言,因而在能源问题上对中国表示出愿意加强合作的倾向。对此,中国应采取灵活对策,不妨利用自身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及国际影响力来维护切身利益,同时,也要加强军事力量建设,以便保护海外投资及石油运输安全。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走出去”开展能源合作的同时,也要更加积极地引进中东产油国资金,用于国内石油项目的投资,从而大大减少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动给中国带来的风险。三、结语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已成定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石油资源匮乏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目前中国的石油消费仍在快速上升而美国基本上停止不前,且美国随着对自身页岩气开发力度的加大对中东原油的进口量势必下降,中国需要中东的石油而中东需要中国的市场,双方的合作前景越来越广阔。只要双方在政治上加强互信,排除国际上对双方的不利因素;丰富合作类型,深化合作领域,实现从能源生产到能源环保等各个环节和领域的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双方投资规则,扩大双边投资额及投资领域;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长期合作机制。中国与中东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尽管合作中的波折和问题还会出现,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更多令双方满意的成果。参考文献:[1]尚艳丽.伊拉克两轮油气招标中国石油成为伊最大外国投资者[J].国际石油经济,2010(1):10~11龙源期刊网[2]张爽,刘卫国.我国与中东、俄罗斯、非洲战略石油合作的前景分析[J].化工技术经济,2006,2(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