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行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2)民族团结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平等②各民族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关于民族平等的特别提示】*1、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2、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民族平等不仅是指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2)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A、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B、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民族繁荣A、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B、原因: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特别提示】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时、同步富裕、同步繁荣。1、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是①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②民族平等的物质基础③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青藏铁路的开通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②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③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④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材料三:处理民族关系,要求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各民族互相尊重、信任,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材料一:2010年5月15-17日,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商讨中央支持新疆发展的政策。确定中央与新疆地区分税制的调整,提高新疆当地的分成比例。材料一说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积极扶持政策,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材料三说明我国各民族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团结合作关系。材料二:在九届全国政协当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政协委员;下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材料二说明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关系。*(1)地位: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注意:民族区域自治设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不是各民族聚居的地方。①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3)基本内容②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③自治权:核心内容A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B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1)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但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2)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党的机关和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3)民族区域自治不是“高度”自治;更不是“完全”自治。特别提醒:*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有何区别和联系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不同点目的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祖国和平统一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权限(民族自治权)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范围5个民族自治区港、澳、台相同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都要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A、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B、现实情况:①社会基础:“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②政治基础: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1、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先后制定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A,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全部内涵*B.规定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C.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D.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2、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长治久安工作。会议提出,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做好新疆工作*①意在改革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在要求*③是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需要*④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具体体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二、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概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国家。概况①总体构成: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他宗教:一些少数民族流传的其他宗教。②爱国传统:我国各宗教都有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传统。③对外交流:我国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国际宗教间的交往与合作。④信教人数: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相对数小;绝对数大)。⑤长期存在: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还将长期存在。(因为:a.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b.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我国的宗教政策1、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也不是限制)a.信不信教的自由b.信哪种宗教的自由c.信哪个教派的自由d.何时信教的自由①地位:②内涵:③实质: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既保护信教自由,也保护不信教自由全面、完整的政策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④义务:公民在享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②目的: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违法,抵御渗透③邪教不是宗教,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坚决反对“法轮功”等邪教。①含义:注意: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国家主权在宗教政策上的体现A.含义: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B、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原因: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的要求。②怎样引导: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实现“两个要求”、“两个支持”。(P80)2、弘扬科学精神(1)正确认识宗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课本P81线框)A、宗教有其自身发展规律。B、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2)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3)中学生: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反对邪教、抵制邪教活动;接受无神论教育,树立科学的三观。*(2015•浙江卷)33.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②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④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特别提示】理解我国宗教政策要注意四个“不”:*(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宗教在我国已不再具有消极作用。*(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鼓励发展宗教。*(3)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意味着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4)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并不矛盾。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公民角度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1)国家角度:①要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为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1、目前,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③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②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④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上民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产生“一府两院”;“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由此,防止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意志,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通过三种执政方式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各民主党派等参政议政,有利于兼顾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从而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及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自主权利。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