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专题(二)近现代中外反侵略斗争专题(三)古今中国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专题(四)古今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和发展专题(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专题(六)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和经济发展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体系的演变专题(八)中外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九)中外思想解放运动专题(十)大国崛起与大国关系专题(一)┃专题导读专题导读中国古代历史是中国封建政治与经济血脉交融、休戚相关的历史。它是古代历史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握古代政治、经济发展特征、演变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王朝更替、盛世兴衰的规律,促使我们用以史为鉴、以人为本的现代眼光来感悟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一)┃要点整合要点整合一、历代政权更替的基本特征1.夏、商、周——国家的产生和发展。2.春秋战国——社会变革、诸侯争霸。3.秦汉——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的分裂与民族融合。5.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6.辽、宋、夏、金——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7.元、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专题(一)┃要点整合二、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秦朝:①建立皇帝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制,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②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2.西汉:①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②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4.元朝:①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②设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分别管理西藏地区和琉球(今台湾)、澎湖列岛。专题(一)┃要点整合5.明朝:①废丞相制和中书省,权分六部。②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③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④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6.清朝:继续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雍正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注意]中国古代地方三大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元朝的行省制度。三、治世盛世西汉——汉武帝大一统。隋——开皇之治。专题(一)┃要点整合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康乾盛世。四、古代重大经济决策与调整1.秦国:商鞅变法,改革土地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兴修水利工程灵渠等。3.西汉:汉武帝规定货币统一铸造,盐铁官营。4.唐朝:①唐太宗推行唐初创立的赋役制度,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丝绢或麻布)来替代徭役。②武则天鼓励百姓种桑养蚕、开垦荒地,多次下令减免赋税和徭役等。③唐玄宗专题(一)┃要点整合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让逃亡者重新登记户口,纳税服役。5.宋朝:出现纸币“交子”“会子”,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6.元朝:忽必烈多次下令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人民开荒种粮;兴修黄河和疏通大运河,还向全国推广种植棉花的技术等。7.清朝初年:政府因地制宜、采用多种种植方法,提高粮食产量;推广和引进高产作物的种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专题(二)┃专题导读专题导读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列强走上了对亚、非、美洲殖民掠夺的道路,亚、非、美洲人民随之展开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侵略的斗争,最终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专题(二)┃要点整合要点整合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强签不平等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1842)。(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瑷珲条约》(1858);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58);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895)。(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901)。(5)日本强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1915)。2.侵犯中国主权(1)割占领土。(2)开辟租界。(3)控制关税。(4)破坏司法主权。(5)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3.干涉中国内政(1)扶植代理人①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②扶植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政府。③扶植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④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和汪伪政权。专题(二)┃要点整合(2)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1911年武昌起义后支持袁世凯破坏辛亥革命;支持蒋介石背叛革命和发动内战;对新中国实行干涉和封锁。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1.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1)鸦片战争时期,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专题(二)┃要点整合校,派遣留学生,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2.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1)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1911):它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资产阶级民主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专题(二)┃要点整合3.无产阶级的探索与实践(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三、世界史上的反帝反侵略战争1.美洲(1)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争取独立的专题(二)┃要点整合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主要领导人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②1959年,在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亲美独裁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掀起了要求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斗争,到1999年终于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2.亚洲(1)1857—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这次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2)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决定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专题(二)┃要点整合3.非洲(1)1952年,埃及爆发了纳赛尔领导的“七月革命”,赢得了国家独立,并收回了苏伊士运河主权。(2)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3)1990年3月,纳米比亚宣告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专题(二)┃要点整合专题(三)┃专题导读专题导读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看,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主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从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出发,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挫败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分裂中国的企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开辟了道路。专题(三)┃要点整合要点整合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1.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2.魏晋南北朝——中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高潮。3.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4.辽宋夏金元——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5.明清——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6.近代:反侵略维护国家统一(左宗棠收复新疆)。7.当代:新中国的民族大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中央与边疆地区的交往和对其管理1.新疆(1)西汉: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唐朝:唐太宗时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3)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地区;曾纪泽等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1884年清朝设新疆行省。(4)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题(三)┃要点整合2.西藏(1)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和吐蕃关系日益“和同为一家”)。(2)元朝: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宣政院辖地)。(3)清朝:确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确立“金奔巴瓶”制度,选定达赖、班禅继承人。(4)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3.台湾(1)三国: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台湾)。专题(三)┃要点整合(2)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台湾)和澎湖列岛。(3)清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4)民国:1945年日本投降,将台湾归还给中国;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致使台湾与大陆分离,这是今天台湾问题的由来。(5)新中国成立后至今:逐步形成对台湾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专题(三)┃要点整合1.“一国两制”(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2)目的: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3)内涵:“一国”,即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意义:“一国两制”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祖国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大道,也为解决国际争端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作出了贡献。专题(三)┃要点整合2.港澳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范例。3.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2)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创造了有利条件。(3)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专题(三)┃要点整合裂国家法》。强调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专题(三)┃要点整合专题(四)┃专题导读专题导读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的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采取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与世界各国保持着友好关系。到了明清时期,统治者逐渐实行闭关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主权逐渐沦丧,被迫实行屈辱外交,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后,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就。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专题(四)┃专题导读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专题(四)┃要点整合要点整合一、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是欧亚之间的重要通道。2.隋唐时期:我国与七十多个国家友好往来,尤其同日本、印度等国家来往密切。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回国后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著有《大唐西域记》;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3.辽、宋、金时期:海外贸易有很大发展。宋朝在港口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4.元朝: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华,回国后口述有《马可·波罗游记》一书。5.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二、新中国外交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中印双边谈判中,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专题(四)┃要点整合明》,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