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点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阶段人类活动人地关系产生根源采集渔猎时代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保持原始的关系生产力水平农业文明时期和技术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等资源明显增强生产力水平有了,但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工业革命”以来提出“”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全面呈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发展,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集渔猎耕作土地水征服自然不协调对抗性平衡低下且发展缓慢很大提高科学和技术灌溉不协调1.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2.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的阶段是()A.古代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20世纪80年代高考演练DC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A.甲B.乙C.丙D.丁AB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B环境环境人类社会物质和能量废弃物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影响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知识点二直面环境问题生产活动消费活动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考点一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深化整合]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法,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短缺的主要资源有: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知识点二直面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试从人地关系图式体现的逻辑关系来区分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出现的问题属于问题;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出现的问题属于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1.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B.水土流失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珠江D.飞机起飞时产生的噪音B高考演练2.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1)~(2)题。(1)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水资源利用不当B.围湖造田C.过度樵采D.过度农垦A2.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1)~(2)题。(2)下列环境问题与湖泊干涸性质相同的是()A.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森林锐减、臭氧层破坏、过度捕猎C.海洋污染、噪声污染、物种灭绝D.土壤盐碱化、全球变暖、放射性污染B[考向探究]考向一环境污染(2013·大纲全国卷)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2)题。(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分层探究]1.海水为什么会发生富营养化?【提示】大量含有氮、磷等营养物的废水排入海水中,使海水富营养化。2.什么样的海域容易发生赤潮?【提示】水温高,赤潮生物繁殖生长快;风力小,易于赤潮生物聚集。因此水温高、风力小的海域易暴发赤潮。【答案】(1)B(2)C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知识点二直面环境问题乡村地区的土地退化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国家差异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环境问题以为主;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双重压力,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环境问题以为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谁的环境问题更严重?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1)环境承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3)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2)发达国家污染将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思考:为什么?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知识点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社会系统(含人口、科技)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生态系统(含资源)目的条件基础知识点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3).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知识点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3).三个基本原则知识点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3).三个基本原则知识点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判断下列语句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动物的生存。——公平性原则•“涸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持续性原则知识点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连连看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1.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2.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3.解决全球出现的环境问题4.保护物种的多样性5.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6.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2009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上游到下游,湿地连接你和我”。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完成1~2题。1.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森林破坏③滥捕乱杀④兴修水库⑤环境污染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③④2.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合理性原则CD高考演练考点二可持续发展及其实践[深化整合]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3)深刻的环境危机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2)实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①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②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向探究]考向一清洁生产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煤气净化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显示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缺陷。下图为“焦炉煤气的干法净化生产流程图”。据此回答(1)~(2)题。(1)若W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A.水泥厂B.钢铁厂C.玻璃厂D.砖瓦厂(2)该生产流程的优点有()①粉尘去除率高②根本上缓解全球变暖③热回收利用率高④减少污染物质排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层探究]1.粉尘和W工厂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提示】为W工厂生产提供原料。2.该生产流程的主要优点有哪些?【提示】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资源,还可以减少“三废”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答案】(1)A(2)C考向二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A.鱼塘、沼气池、果园B.鱼塘、果园、沼气池C.沼气池、鱼塘、果园D.沼气池、果园、鱼塘(2)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③增加就业机会④增加农民收入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第(1)题,图中甲输出沼渣、沼液和能源,必然是沼气池;乙提供塘泥和水面,必然是鱼塘;丙自然是果园。第(2)题,生态农业园区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方面,即生态持续(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经济持续(增加收入)、社会持续(增加就业)等。【答案】(1)C(2)B5.(2010·天津)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2)参考图甲,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乙)。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考点一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和特点考点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考点三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考点一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和特点1.表现: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2.环境问题的成因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和冲突:矛盾冲突表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①地球自然资源的数量有限,并且分布不均;②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构成了人口和资源之间永恒的矛盾,造成巨大的压力矛盾冲突表现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沉重的代价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有些地区和国家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邻近地区,扩大污染的危害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个人行为的不负责,最终会影响大众的利益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特点表现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