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必修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高二地理备课组必修3复习纲要区域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内涵和特征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农业生产商业工业生产不同区域发展(横向)开发早期农业社会工商业社会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纵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一、地理环境与区域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区域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北方南方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3000米等高线)大兴安岭—长城(400㎜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区域中国汉语七大方言区:社会文化区(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区域特性注: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差异性(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南、北方)•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联系)•层次性(区域具有等级:东北地区东北平原三江、松嫩、辽河平原)•可变性(边界过渡性、同一地表空间不同区划方案)2.区域特性东北地区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开放性特征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中西中西部:能源、原材料、矿产、特色金属、廉价劳动力等东部:人才、技术、资金、文教、资源密集型产业等中西部:中西部:东部地区: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区域发展:人口、产业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聚落、文化等各要素的发展。地理环境:概念: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长江三角洲学科网松嫩平原案例: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为例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条件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多能源不足、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油菜、棉花水田耕作业、水产业处于内陆,对内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相对落后交通便利,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重化工业基地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一年一熟熟制玉米、春小麦、大豆农作物旱地耕作业、畜牧业耕地类型农业商业工业区域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图1.3,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如何?开发早期水系成了交通阻隔土壤黏重、开垦困难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改造自然能力低下(1)开发早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科技进步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稠密的水系成了天然的水道多水而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农业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网稠密、耕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粮仓地位被取代(3)工商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分析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商品粮基地下降的原因?1、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交通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使耕地面积减少。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耕地转向蔬菜、花卉和乳牛等经济作物生产,使耕地面积减少。3、生态退耕,使耕地面积减少。4、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使粮食生产成本上升。5、耕地破碎、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图2为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中荫房是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建造的一种晾制葡萄干的房屋,其晾制出的葡萄干碧绿甘甜。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诗句的描述,与当地较为吻合的是():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D.山田龙口引泉绕,泉水惟凭积雪消D2.利用荫房能晾制出优质葡萄干,主要得益于当地():A.充足的阳光B.干燥的空气C.较大的温差D.较小的风速B一、地理信息技术二、遥感(RS)三、全球定位系统(GPS)四、地理信息系统(GIS)五、数字地球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2.分类——3S技术3.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此外,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有:汽车导航系统、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信息系统等。二、遥感(RS:RemoteSensing)1.概念:是人们在上利用一定的,对地表物体进行的感知。航空器或航天器技术装备远距离关键性装置:。传感器u传感器负责接收来自地面实物辐射或者是反射的地磁波,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把数据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u传感器能够接收的电磁波波段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3.遥感(RS)的主要环节目标物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专业图件统计数字4.遥感(RS)的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还能够监测农作物生长态势及作物估产等美国地球资源卫星美国海洋资源卫星华北平原1997年4月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结果华北平原1997年5月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结果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好较好一般较差差资源调查‘’太湖叶绿素的浓度变化1984、81986、71994、61998、8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遥感技术的优点人工实地调查遥感技术调查调查范围花费时间时效性连续性调查人员调查成本多少差(慢)好(快)多少高低小广,能获得人眼看不到的信息差,不能全天候观测好,能全天侯观测二、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1.含义:2.组成3.基本原理4.特点5.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2、组成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部分)GPS系统采用“时间同步、单程测距”的原理来实现定位。简单地说就是用户同时向已知其位置的3个导航卫星分别进行距离测量,然后再以该卫星为球心,以所测得的距离为半径,在空间画出3个球面,则该3个球面的相交点,就是用户的所在位置了。3.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名词链接:“时间同步”,是指卫星上的时钟与用户设备内的时钟是精确同步的(譬如说校准到两者之间几万年才差1秒钟)。“单程测距”,是指从导航卫星上发出的无线电测距信号在传播到用户设备的这一单向行程中,就可以把它们之间的距离测量出来。通常应用三颗卫星的数据就可以进行定位,但要保证对目标实时观测(诸如提供目标运动数据等),则需要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4.接收机信号的解读与操作表示接收机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数字表示被接收信号的卫星编号,黑色柱长短表示信号的强弱。卫星分布图描绘了在你处位置(圆心)仰望天空能搜索到的卫星,大圆表示地平线,小圆为抬以45°角仰望天空的范围,越靠近中心,卫星信号越强。4、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5、应用(1)军事(2)科研(3)交通(4)旅游(5)野外勘探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是专门处理的系统。信息源(图像、数据等)→数据处理(建立空间、数据模型)→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形成地图、图像、图表、数字等)2.简要程序地理空间数据计算机3.原理:GIS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将不同的“图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了不同主题的地图。4.GIS的功能——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提供查询、空间分析、评价功能可以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GIS城市管理中的应用“3S”技术之间的关系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空间定位→获取←↓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应用评价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五、数字地球2.有关数字地球的主要软件:(1)googleearth(2)NASA的Worldwind1.31.概念: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有计算机网络来进行管理的技术系统“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1.去年以来,申城出现了“摩拜单车”等可租赁的共享自行车,提倡绿色出行。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减少了交通拥挤与污染。有关平台公司对自行车进行调配、搬运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系统是()A.RSB.GISC.GPSD.数字地球B1).骑行此“共享单车”可能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和RSB.RS和GPSC.3SD.GIS和GPSD2.某共享单车“打开手机应用,就可以实时查看在线单车情况。在骑行过程中,时钟模块计时,定位模块记录车辆位置,骑行结束后,APP上显示骑行时间、费用,骑行的路线和距离”。据此回答:()2).据材料推测,此共享单车企业可能属于图中的哪一类导向型工业():认识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一、荒漠化概况某地景观变化过程土地沙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西北地区——我国风沙危害最突出地区石质荒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土壤严重流失,岩石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云贵高原——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区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它已影响到世界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占28%。地球的“癌症”——土地荒漠化黄土高原1、概念2、表现:(1)土地沙漠化:西北内陆(2)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3)次生盐渍化:西北华北(不合理灌溉)一、荒漠化概况二、荒漠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气候异常2、人为原因人口激增人类活动不当Q1:为什么说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干旱特征干旱的气候决定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平地多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季节动力因素•地表水缺乏•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植被稀少•多戈壁和沙漠Q2:气候异常如何导致荒漠化?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降水增多抑制Q3: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因素?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过度开垦主要发生在能源缺乏地区,人们把樵采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此外,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上采挖药材、发菜等。(1)过度樵采挖发菜苁蓉——名贵中药材过度樵采人口激增为了增加收入燃料需求多樵采天然植物无节制采挖药、菜过度樵采加速荒漠化严重破坏草场破坏固沙植物(2)过度放牧主要发生在半干旱草原牧区和干旱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目前,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草场超载率多在50%~150%,少数地区高达300%。过度放牧

1 / 1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