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规模与结构SizeandStructure一、涵义•人口规模(PopulationSize)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人口总数,反映人口群体在既定时空条件下的数量大小。•人口结构(PopulationStructure)一定时空条件下按一定标准划分的人口的组合状况或比例关系。或者说,依据人口的不同规定性特征,把人口划归入不同类别或组群所显现的结构形态或比例关系。注意区别:规模与数量人口规模是人口数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又有所不同:①人口数量仅只是个孤立的数字标记,而人口规模往往离不开一定的参照系(如国家、资源)来表述。数量反映“多少”;规模则强调“大小”。②人口数量是相对于人口质量而言的,人口规模则是相对于人口结构而言。虽然测定人口规模的指标与人口数量相同,但在考虑有关参照系的时候则可以揭示丰富的社会经济内涵。重提马尔萨斯:•其人ThomasRobertMalthus(1766~1834)•其时占主流的人口观世界人口增长处在加速初期•其论《人口原理对于人类幸福之过去及现在之诸影响的考察。附考察将来关于消除或缓和由人口所生的弊害的研究》AnEssayonthePrincipleofPopulation:orAViewofitspastandpresenteffectsonhumanhappiness;Withaninquiryintoourprospectsrespectingthefutureremovalormitigationoftheevilswhichitoccasions两条公理;两个级数;三段命题;两种抑制;四个结论两条公理(第一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这两条法则,自从我们对人类有所了解以来,似乎一直是有关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两个级数(第一章)•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天然地不相等,而伟大的自然法则却必须不断使它们的作用保持相等,……三段命题(第二章)•人口没有生活资料便无法增加(制约原理)•只要有生活资料,人口便会增加(增殖原理)•占优势的人口增殖力为贫困及罪恶所压抑,致使现实的人口得以生活资料相平衡(均衡原理)两种抑制•预防性抑制(Preventivechecks)(第四章)•积极的抑制(Positivechecks)(第五章)•人们出于谨慎考虑,在一定时间内长久地不结婚,并在独身期间性行为严格遵守道德规范。这是人口同生活资料保持相适应并且完全符合道德和幸福要求的唯一方法。四个结论()•①“人口法则”是永恒的绝对法则,适用于一切社会;•②“人口法则”的作用造成失业、贫困、甚至罪恶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实行“救济法”是无效的;•③“人口法则”的作用把工人的工资压低到最低水平;•④“人口法则”使任何试图通过实现财产平等来消除失业、贫困的社会改良趋于失败二、人口结构分类人口自然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地域结构:空间分布(结构)人口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人口社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民族结构教育结构婚姻家庭结构行政区划结构……三、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关系•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具有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如果说,人口规模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口群体的外部表征,那么人口结构则向我们揭示了该人口群的内部状态。人口内部构造的差异,往往决定着未来人口的走势和外部形态。•在考察某一人口时不应割裂两者的联系,而应该内外兼顾,不仅要看该人口规模的大小,而且同时还要看该人口内部的结构状况。这样才不致于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这样才有可能在解决人口问题时把握全盘,统筹兼顾。•在现实社会中,存在规模相同,结构不同的人口,也存在规模不同,结构相同的人口。人口规模与结构两者之间有时矛盾冲突激烈,往往难以兼顾。关于炭原子的“同素异构”原理金刚石石墨中印人口比较2000年2050年预测中国印度中国印度总人口(亿)12.7510.0914.6215.72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133307152478性别比(每百名女性)105.9106.5101.0101.8≤14岁人口比重(%)24.933.516.319.6≥65岁人口比重(%)6.95.022.714.8总和生育率(个)1.803.321.902.10人口增长率(%)0.91.69-0.260.41出生预期寿命(岁)69.862.379.075.4资料来源:WorldPopulationProspects,The2000RevisionVul.I.观点探讨:生育率下降与人口老龄化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是计划生育导致的,老年人口增加与生育率下降无关,提高生育水平并不能缓解老龄化,反而还会使现有人口问题雪上加霜。!???观察:25岁为平均代际间隔的夫妻“养老”与“抚小”负担祖代父代当代子代孙代假设90岁65岁40岁15岁及以下十年前80岁55岁30岁5岁及以下十年后100岁75岁50岁25岁及以下0岁及以下有关中国人口的争论:•李小平(中国社科院)•中国人口绝对过剩,坚决强化“一孩”政策,加速实现人口零增长。•李建新(北京大学)•中国人口决不能以追求减少人口数量为目标。参阅:“中国人口数量:究竟多少亿适合”,载《人口研究》2002年第四期。概念引介:关于“人口安全”层次1:人口安全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等概念一样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事实上,在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人口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或程度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全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与效果。层次2:人口安全不同于其他方面的安全,可区分为“本体安全”与“客体安全”两个层面。所谓“本体安全”即指人口自身的存续与发展安全,规模适中,结构合理;所谓“客体安全”则是把人口视为影响或保障其他安全问题的客体因素。因此,人口安全的内涵应包括人口本体安全与人口客体安全两个层面,前者是内生性的,后者则是外生性的。层次3:人口安全应是人口问题的激化表现,属于最高层次的人口问题。为此,由于人口自身因素或与其他变量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都可以称为人口问题,但并非所有人口问题都可以上升到安全层面,否则就泛化了人口安全概念,人口问题可以随时存在,但这不等于说我们随时处在人口安全的威胁之中。只有当某些人口问题的影响膨胀到足以严重威胁人口自身的存续与发展,或威胁到国家或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时,才应认定为“安全”问题,否则,只能视之为“安全”隐患。国家整体安全与人口安全图示概念订正:可持续发展与人口发展•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包括三个层面:时间上持效;空间上协调;发展目标上明确。•人口发展(PopulationDevelopment):人口总体的运动变化过程。可从两方面认识:性质方面(自然、社会、迁移);内容方面(数量、质量、结构)。谋求人口规模在代际转换间的相对平稳保持人口要素在时空流变中的互动协调注重人口主体在发展目标上的中心地位观点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安全观走出马尔萨斯•理论意义: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现实反思:“两条公理”的局限;“两个级数”再思考;“三段命题”与生育理性•认识拓展:人口问题并不只是“数量”或“规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