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热点:诗歌的比较鉴赏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常见题型答题指导诗歌的比较鉴赏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方法:求“同”关键词寻“异”关键词选材类型---命题特点•1、不同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出现频率最高)•2、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例(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对比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3、同一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激昂向上)病马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抑郁低沉)设题角度---命题考点•1、比较内容情感•2、比较意象意境•3、比较表达技巧•4、比较语言风格比较思想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1、读诗题。(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2、注意注解。(了解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3、抓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喜怒哀乐)•4、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秋夜独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方法:整体把握,求同辨异。山果春雪鸣静①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2、求“异”关键词:秋夜独坐(节选)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方法: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悲双鬓不知①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零落昆虫哀鸣,更添悲哀;(1分)②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2、辨“异”关键词:坐书床欲二更不闻更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相同点:不同点:比较思想感情异同方法:整体把握,求同辨异。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比较情感异同答案:答案: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①“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求“同”关键词:2、辨“异”关键词:自许;鬓虽残/衰鬓斑谁知、心未死;空、衰、斑比较意象、意境方法:披“象”入“意”,由“象”至“境”方法: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方法指津:•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结合。象即诗中的形象,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了解传统的审美形象•望月•流水•见雁•折柳思乡怀远悲时伤逝思归念亲离情别绪意志坚强傲岸高洁不随流俗孤高刚劲坚毅刚强不畏艰难超凡脱俗孤傲清纯傲雪开放的梅虚心劲节的竹凌冬不凋的松卓尔不群的菊•下面两唐诗首都写了“山中”景色,简要说明各有什么特点?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山中(王勃)山中(王维)长江悲已滞,荆溪白石出,万里念将归。天寒红叶稀。况属高飞晚,山路元无雨,山山黄叶飞。空翠湿人衣。①王勃诗中的“高飞晚”“黄叶飞”是一派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了“悲”与“念”的复杂心情,抒发了作者寓居他乡的羁旅之愁和归乡之思。②王维诗中的“白石”“红叶”“空翠”,色彩鲜亮斑斓而富有变化,是一幅迷人的深秋图,表达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喜悦之情。①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①凤城:京城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及社会的感慨。•组织答案的步骤:①列举意象:概括意象的共同特征;②概括意境: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加以分析,概括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3、用术语总结作者表达的情感思想。以“意象”为切入点:1、筛选意象(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2、抓修饰性词语,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注意诗歌的不同类别)。从情景关系切入解题思路:景物+内容+意境+情感步骤:(情景关系)描写……营造了……表达了……比较表达技巧方法: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方法: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比较手法技巧解题方法:①把握题干中要考查的表达技巧的角度。②熟知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修辞方法•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表现手法——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以景入情、卒章显志、伏笔。③结合诗句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技巧及效果。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比较两首诗在运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并作简要说明。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但对比的角度不同。(2分)(2)吴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李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2分)•读下面两首唐诗,谈谈它们写法上的异同之处。•乌衣巷(刘禹锡)越中览古(李白)朱雀桥边野草花,越王勾践破吴归,乌衣巷口夕阳斜。战士还家尽锦衣。旧时王谢堂前燕,宫女如花满春殿,飞入寻常百姓家。只今惟有鹧鸪飞。相同点:①都借古咏怀②都是依靠禽鸟穿越时间,将古今联系起来。不同点:①在表现内容上,刘诗以写今事为主,由“堂前燕”点出历史;李诗以写古事为主,由“鹧鸪飞”指出现实。②在抒情手法上,刘诗借景抒情,用朱雀桥与乌衣巷今日的衰败来发出慨叹;李诗缘事抒情,用当年越王凯旋的盛况来反衬今日的凄凉。比较语言方法:抓关键词,解析诗句,明确效果。方法:整体把握,求同辨异。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抓关键字词,品字析句。•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①解说字词的字面义②分析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效果)•二是抓语言风格,分门别类。•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福建卷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更妙为什么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引愁心”更妙。步骤一:总起。“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喜悦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步骤二:解析诗句。步骤三:总结。小结:“比较语言”的解题思路1、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2、联系诗歌描写的情境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实际;3、从表达思想感情上比较,看哪种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比较思想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比较表达技巧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诗歌鉴赏比较原则【注】①隐括: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叫隐括。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②牛山:“(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水调歌头隐括①杜牧之齐山诗宋·朱熹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②客,何必独沾衣。改写③隐括之作,贵在翻新。比较杜牧原诗,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朱熹此词的新意。(5分)原有的内容③隐括之作,贵在翻新。比较杜牧原诗,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朱熹此词的新意。(5分)方法:•可作比较的角度:•内容、思想感情、手法技巧等整体把握,求同辨异。1、求“同”关键词:内容:情感同:手法技巧:2、辨“异”关键词: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内容:重阳节,杜牧偕友登齐山。只见天光云影以及大雁的身影,都映在一江秋水之中,秋水长天一片澄净。•②内容:良辰美景,好友相逢,人生难得欢愉,应该菊花插满头归去。•③内容:应该用酩酊大醉酬答佳节。不用怨恨人生无常。•④内容:人生无常,自古以来都如此,谁能幸免呢!何必象齐景公那样感慨流泪沾湿衣襟呢。(情感:愉悦)(手法:借景抒情)(情感:欣喜)(手法:用典)(情感:旷达中交织着抑郁伤感)(手法:用典)(情感:自我宽慰,感情复杂)(手法:触景生情)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内容:佳节携友人登高所见所感•手法:借景抒情,以节日登高的欣喜自我宽慰。引庄周、陶潜典故,直言借酒消愁、旷达处世。但最后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情感:此诗以旷达(甚至颓废)之意来消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③隐括之作,贵在翻新。比较杜牧原诗,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朱熹此词的新意。(5分)•作比较的角度:内容、感情、手法技巧整体把握,求同辨异。1、求“同”关键词:内容:秋江、鸿雁、山色,菊花、夕阳;携友登高、头插菊花、醉酩酊;手法技巧:借景抒情,用典情感:都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理解。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2、辨“异”关键词: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