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原文与翻译1单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走进文言文*单元一10、黄婉聪慧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注解字词: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③诏:皇帝的命令④以:凭借⑤奇:特别*⑥如:像⑦为:担任⑧爱:喜爱⑨应:回答⑩奇:认为与众不同译文: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当地所见告诉皇上,皇太后下令问日食多少。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黄琬当时7岁,在祖父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太阳的像初升之月?”黄琼大为惊讶,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诏令,于是认为黄琬与众不同而十分喜爱他。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启示:人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看问题要从多重角度发掘问题、分析问题,这运用到你的学习中就是要放开思维、开动脑筋,在考虑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不能把眼光只放在这里。1、杨修啖酪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之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走进文言文*单元一2注释:1.饷:用食物赠送。2.魏武:指魏武帝曹操。3.酪:牛、羊等的乳制品。4.题:书写。5.次:依次。6.至:到了。7.杨修:曹操的谋士。8.教:让。9.啖:吃。10.复:又。11.便:就。12.以:把。13.莫:没有。14.解:理解句子解释:以示众:(曹操)把(盖子上的字)给众人看。众莫之解:众人没人能够理解写这个字的原因。复何疑?:又有什么好怀疑的呢?次至杨修:轮到杨修时。译文:有人进贡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喝了一点,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众人没人能理解写这个字的原因。轮到杨修时,他便喝了一口,说:“主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又有什么好怀疑的呢?”问题:问:杨修为什么敢吃?答:因为杨修理解了曹操的意思:“合”字拆开就是:一个人一口。所以杨修敢吃。2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众多,一些,这些走进文言文*单元一3④〔游〕玩耍。⑤〔子〕果实。⑥〔折枝〕压弯了树枝。⑦〔竞〕争着。⑧〔走〕跑。⑨〔信然〕的确是这样。⑨〔唯〕只有。⑩〔必〕一定⑪〔信〕果真。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们)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启示:告诉我们做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3、诸葛恪得驴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词解:1.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2.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3.会:聚集,会合.4.题:书写,题写.5.听:听从.6.举:全部.7.以:相当于“把、拿、将”8.使:让.9.益:增加.10.因:于是.11.与:给.12.益:在本文中指增加还指好处.13.举:全.14.坐:同“座”座位.走进文言文*单元一4译文: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听了就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简要评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4、谢道韫咏絮晋名将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辈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注释:①内集:将家中子女集合起来②辈:们。③俄而:过了一会儿,不久。④骤:急猛。⑤欣然:高兴的样子。⑥差可拟:大约可比拟差可:尚可,略可,大致可以拟:比拟⑦未若:不如⑧因:乘。⑨兄子:兄长之子(现译为侄子);兄女:兄长之女,侄女,指谢道韫。译文:晋朝名将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侄儿侄女聚集在一起,跟侄子们谈诗论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把雪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5、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走进文言文*单元一5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注释:1.智:智慧2.若:相比3.欲:想要4.意:意识5.及:达到6.致:送到7.太祖:曹操,即曹冲之父8.访:询问9.群下:手下群臣10.理:办法;道理11.校:通“较”,比较12.物:物品13.悦:高兴,开心14.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15.少:年少16.咸:全,都17.置:安放。18.焉:于,对它19.生:出生译文:曹操的儿子曹冲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意识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孙权曾经送来过一头巨象,曹操想要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下属,都没法想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就能知道结果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