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一)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遗传学基础...........................................................................1(二)突变耐药性.......................................................................................................................2(三)质粒介导的耐药性...........................................................................................................2(四)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3二、细菌耐药性的防治...................................................................................................................6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7(一)应及早确立病原学诊断...................................................................................................7(二)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7(三)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8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来自: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分会近年来,抗菌药物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疗效显著的新品种,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一)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遗传学基础1.细菌在某一核苷酸碱基对中发生了点突变,引起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结构变化,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2.通过转座子或插入顺序,细菌DNA的一大片全部重排,包括插入、倒位、复制、中间缺失或细菌染色体DNA的大段序列从原有部位转座至另一部位,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3.通过质粒或噬菌体所携带的外来DNA片段,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二)突变耐药性突变耐药性即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系细菌经理化因素而诱发,也可为遗传基因DNA自发突变的结果。细菌产生这种耐药性的发生率很低,由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类似的药物耐药,且较稳定,其产生和消失(即回复突变)与药物无关。由突变产生的耐药菌的生长和细胞分裂变慢,竞争力也变弱。因此,突变造成的耐药菌在自然界的耐药菌中仅居次要地位。(三)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的DNA,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所有致病菌中。因此,通过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性在自然界发生的细菌耐药现象中最多见,也最重要。耐药质粒在微生物间的转移方式有:①转化,即耐药菌溶解后释出的DNA进入敏感菌体内,其耐药基因与敏感菌中的同种基因重新组合,使敏感菌耐药。这种传递方式基本限于革兰阳性细菌,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性。②转导,耐药菌通过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性转移的主要方式。由于噬菌体有特异性,故耐药性转导的现象仅能发生在同种细菌内;并且通过噬菌体所能传递的DNA量很少,通常仅能传递对一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因此耐药基因的转导现象,除在葡萄球菌属外,其临床意义可能不大。③接合,通过耐药菌和敏感菌菌体的直接接触,由耐药菌将耐药因子转移给敏感菌。接合转移的方式主要出现在革兰阴性细菌中,特别是肠道细菌中。通过接合方式,一次可完成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转移。接合转移不仅可在同种细菌间进行,亦可在属间不同种细菌中进行,动物的耐药菌也可传递给人。在自然界接合转移频率不高,且并非十分有效。但也应注意,接合转移偶可造成耐药菌的爆发流行。④易位或转座,即耐药基因可从一个质粒转座到另一个质粒,从质粒到染色体或从染色体到噬菌体等。带有转座子的耐药质粒可以通过插入顺序中碱基顺序的重新组合,使耐药基因扩大,因而提高细菌对于抗生素的耐药水平。此种耐药基因转座的方式,可在不同属和种的细菌中进行,甚至从革兰阳性菌转座至革兰阴性菌。由转座传递的耐药性见于对氨苄西林、四环素、链霉素等耐药的细菌中。这种方式可使耐药基因增多,是造成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原因,并易于传递散播,造成医院内或院外感染流行。(四)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1.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细菌通过耐药因子可产生破坏抗生素或使之失去抗菌活性的酶,使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或失效。(1)β内酰胺酶:近年来陆续分离的β内酰胺酶已有二百余种。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是产β内酰胺酶的主要致病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青霉素酶最重要。革兰阴性菌可产生染色体介导酶(包括头孢菌素酶和广谱酶等)和质粒介导酶(如水解青霉素的TEM-1),后者在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的产生中占重要地位。近年发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能使许多β内酰胺类新品种被水解失活,该类酶也是由质粒介导的。几乎在所有肠杆菌科细菌中均可发现ESBLS,并以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最多见。近年还发现了在大肠杆菌中能产生质粒介导的头孢菌素酶的去阻遏突变株,这种酶的结构与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有关,属Bushl。此外,还有报道2种质粒介导的金属酶(Bush2f)可导致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2)氯酶素乙酰转移酶:某些金葡菌、表葡菌、D组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以及革兰阴性杆菌均可产生此酶,使氯酶素转化为无抗菌活性的代谢物。此酶通常为质粒所控制,但在绿脓杆菌中为染色体介导。(3)氨基糖苷类钝化酶:该类酶多由质粒介导。根据该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位点不同又可分为磷酸转移酶(APH)、乙酰转移酶(AAC)和核苷转移酶(ANT),通过不同作用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药物不易进入细菌体内。产生灭活酶是细菌对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的最重要的机制。产酶菌往往表现明显的耐药性,药物对产酶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常为普通给药量的数倍以上,因而常引起临床上抗菌药物的治疗失败。2.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由于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致使抗菌药物无法进入细胞内而发挥抗菌作用。细菌可改变细胞壁的孔蛋白通道,使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能进入菌体;细菌还可合成新的蛋白插入细胞膜即产生新的膜转运系统,对抗菌药物产生外排作用,近年来发现了许多临床常见致病菌具有与其多重耐药相关的主动外排系统或外排泵,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淋球菌等,促使抗菌药物快速从菌体排出,从而导致细菌的耐药性。3.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细菌通过改变药物作用靶位的结构来降低药物和细胞靶位的亲和力,引起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如细菌可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结构,降低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合力,减少细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合,从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4.其他细菌代谢状态的改变、营养缺陷和外界环境的改变都可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细菌还可增加抗菌药物拮抗物的产量而耐药。如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可产生一种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使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合力降低,因此对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均耐药。综上所述,细菌耐药性机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中,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引起的耐药性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多重耐药菌往往综合上述几种耐药机制,使之对许多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后果。二、细菌耐药性的防治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凡有条件的医疗单位都应对临床常见致病菌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掌握重要致病菌对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的准确资料,供临床选用抗微生物药物参考。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掌握抗微生物药物用药的适应证,掌握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预防应用和联合用药的指证,避免滥用。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对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有条件时应予隔离。对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与病人接触较多的医生、护士和护工等,应定期检查带菌情况,必要时应暂时调离病房或接触病人的岗位,以免传播医院内感染。3.加强药政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必须凭处方供应,控制新抗菌药物的审批标准,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质量监督,必要时对某些药物控制使用。细菌耐药性产生后,并非永久稳固,有的抗菌药物在停用一段时期后敏感性又可能逐渐恢复(如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等)。因此,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有计划地将抗微生物药物分期、分批地交替使用,可能对于防止或减少细菌耐药性有一定作用。4.寻找和研制新的抗菌药物: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机制及其与抗菌药物结构的关系,寻找和研制具有抗菌活性,尤其对耐药菌有活性的新抗菌药;针对某些主要因细菌灭活酶而失效的抗菌药物,寻找适当的酶抑制剂,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以保护药物不受灭活酶的破坏而保存其抗菌活性。此外,进行质粒消除剂或防止耐药质粒进行结合转移的药物研究,以消除耐药性和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转移。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应及早确立病原学诊断确立病原学诊断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应尽一切努力及早分离出致病菌。在开始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对一些体液、渗出液标本的直接镜检或革兰染色镜检,是寻找病原菌最简便和有用的方法。抽血送培养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的病菌检出率。痰中杂菌较多,送检前,应清洁口腔、鼓励患者深咳嗽以获得较满意的标本、并作涂片和培养。败血症患者的皮疹,特别是淤点的涂片中也有查见病原菌的机会,不可忽视。(二)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在药敏结果未知晓前或病原未能分离而临床诊断较明确者可先进行经验治疗。选用药物应结合其抗菌活性、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药源、价格等综合考虑。药敏结果获知后是否调整用药应以经验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主要依据。培养标本的诊断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标本是否被正常菌群所污染,是否以适当方式送至实验室以及选用的培养基营养成分是否合适等。并且,细菌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的符合率在80%左右,此时应以临床疗效作为继续用药或换用药物的依据。(三)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1.新生儿体内肝酶系统发育不全,缺乏解毒功能,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较弱和肾小球滤过率较低,其血药(特别是游离部分)浓度较年长儿童和成人为高,血药半衰期也见延长。故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按日龄而调整剂量或给药间隔。2.孕妇血浆容积增大,血浆蛋白量减少,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清除率均增加,使主要通过肾排泄的抗菌药物消除加快,血药浓度降低,因此妊娠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