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苏轼复习重点一、背诵全文二、积累文言知识三、积累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一、人物简介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文)辛弃疾苏辛(词)黄庭坚米芾蔡襄苏黄米蔡(书法)三苏22岁中进士26岁凤翔府签判自请外调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三年黄州元丰七年汝州哲宗元年回京自请外调杭州颖州扬州定州59岁惠州62岁儋州逝世常州苏轼的仕途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二、写作背景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前赤壁赋》)。夜游之喜(江山风月,旷远宁静)乐极而悲(生命短暂,人类渺小)悟透而喜(辩证认识,顺应自然)三、感情线索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四、本文主题五、主客问答主客对话实质上反映了作者思想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主客问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通假字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⑵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⑷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六、文言知识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A古义:明月停留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名词用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下江陵(攻占)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正襟危坐(整理)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1)语气词,表示疑问,呢。而又何羡乎/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语气词,表反问,吗。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4)形容词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5)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知不可乎骤得乎虚词然(1)凌万顷之茫然/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实词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望风而靡(刚见面就恭敬从命。形容对方威严之至)歌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歌舞升平(形容太平盛世,既歌且舞以为庆祝颂扬)(含贬义)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语气词“也”,表判断)(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倒装句游于赤壁之下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月出于东山之上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1.状语后置句游于赤壁之下/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月出于东山之上2.宾语前置句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3.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三)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四)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理解性默写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2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3、本文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5、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6、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七、作文运用素材挖掘: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一)处变不惊,执着追求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苏轼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率真。明知政见与当权者相左,仍保持独立见解,不阿附权贵,不投机取巧。“一肚子不合时宜”。当风雨袭来的时候,苏轼没有见风使舵,也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他相信风雨总会过去,太阳总会出来。就像普希金的诗中所写的那样:“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去”,因此他履险如夷,泰然自若。“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尽凌辱和折磨,尝尽世态炎凉,身心受到重大打击,从监狱出来后,来到黄州,在这最落魄的日子里,“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他被放逐到更为荒远的岭南,由于荒山路远,生活条件艰苦,许多人把岭南当作是不归之路。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横跨了大半个中国,足迹何止万里?但是,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九死不悔。换句话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对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正因为如此,他从不趋炎附势,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孔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信念在苏轼的身上始终执着坚定。(二)、随缘自适、超然物外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也有经世报国之才。《宋史》中记载:“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当时的考官,文坛领袖欧阳修也很赏识他的才华,曾兴奋地对梅圣俞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苏轼在文坛中的声望,曾经位极人臣,显赫风光。然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苏轼没有。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的变迁。提起苏轼,我们最先想到的词应该会是东坡。东坡其实就是黄州的一个小山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他在黄州有《东坡》一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走在这个荒凉偏僻的小山坡上,苏轼没有发出行路难的感叹,而是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自己的竹杖敲击山路的声音。一代文学巨匠,默默无闻地田间劳作而能自得其乐,是因为他超越了物质的追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淡泊名利,随遇而安无论身在何方,总能随缘自适,自得其乐。(三)、寄情山水,力求超越虽遭贬谪,苏轼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他常常登山临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在这篇千古传诵的《前赤壁赋》中,作者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政治失意和人生无常的苦闷,从而消解内心的痛苦。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必强求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大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寻求心灵的自由,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的灵魂。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成败得失,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生命的彻底把握。作者辩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逆境,采用了变通的态度排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困厄中解脱出来。就像他写的《题西林壁》中悟解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一件事情,当你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态度去看待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当你跳出自己的处境,从高远处观照,就会发现:逆境可以使人一蹶不振,也可以使人更加坚强。孟子不是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顿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遇到一点挫折怎么就能想到逃避呢?(四)、热爱生活,善处人生当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有的人选择自沉江河,有的人选择归隐山林,有的郁郁终生也不肯同流合污,这些做法固然令人钦佩,但是我更欣赏苏轼的人生态度。他是一个政治上的牺牲品,但是他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即使身处逆境,人们想到他时,也总会流露出会心的微笑。因为他热爱生活,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他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雪剑严相逼”的艰难岁月中,他仍能体会到生活的甘美,处处发现美好的事物:有“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欣慰;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有“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的优游;有“一点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