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二部分)专题之三政治体制改革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一、当代中国改革与社会结构变迁(一)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至今已经历了三阶段:1840——1949年第一阶段;1949——1978年第二阶段;1978年至今第三阶段。三阶段各有特点,又有内在联系。其中特别重要、发展最快的是以改革开放为基本特点的第三阶段。政治体制改革以改革开放为推动力的当前中国转型覆盖面极广,它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体制改革紧随于后。三大领域改革的深入所推动的社会转型广泛涉及: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的转型;社会主体价值观念的转型;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型;在各层次的社会转型中,以社会结构的变迁为主要内容。政治体制改革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重要变迁,主要表现为:由国家垄断模式向社会相对独立模式转型。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型。地方绝对服从国家的总体生存格局向地方社区相对独立的生存模式转型。政治体制改革(二)改革、稳定与社会发展江泽民:“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没有改革,我们就不可能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没有发展,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矛盾的相互交织,使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格外复杂的状态。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往往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老矛盾新特点。二是老关系新矛盾。三是新关系新矛盾。政治体制改革要实现我国城市化、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至少必须跨越如下鸿沟:一是社会结构鸿沟。二是数字鸿沟。三是素质鸿沟。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适当运用社会控制手段,防止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尽可能抑制引起社会动荡的因素,使之不过于扩大,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政治体制改革(三)改革与社会利益整合当代中国改革过程中的社会利益失衡现象主要有:收入多元结构的失衡;区域结构的失衡;上述失衡现象的产生缘由:一是传统因素与新体制运行的错动;二是现代化因素与旧体制的错动。政治体制改革针对上述种种社会失衡现象,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进行个人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利益整合。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有利于促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要逐步缩小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政治体制改革二、科学发展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一)发展的政治文明尺度政治文明,是指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实现自身完善和提高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及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包含历史和现实两个尺度:从历史尺度看,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是与一定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人类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从现实尺度看,政治文明是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改造社会所获得的积极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历史尺度是对政治文明的纵向分析;现实尺度是对政治文明的横向分析。政治体制改革从历史的眼光看,政治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社会始终的整体性过程。它囊括了人类整个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进步过程,是一个以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为核心的政治生活的全面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文明的进步具有历史必然性。迄今为止的政治文明又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和民族性也是政治文明演进过程的重要特征。政治体制改革从现实的眼光看,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解放和自由实现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成果主要包括:政治主体文明;政治关系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归纳为三方面: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过程文明。通过三方面的交互作用,人类政治文明呈现出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过程。每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都凝聚着人类在这三个领域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政治体制改革(二)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是指国家实行政治统治的全部机构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规则,属政治上层建筑范畴。我国的政治体制,可简称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包括:政权组织制度、干部制度、决策组织等。政治体制改革依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内容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行政管理、司法、干部人事、权力监督等五项制度和机制。政治体制改革十七大凸显了我党开启政治体制改革新局面的决心要探索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领导体制,探求一种能“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能“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体制,努力探索一种能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要探索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服务型政府体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有效界定政府公权力的范围;改变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状况。政治体制改革要探索能实施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体制,探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以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尤其要探索决策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报告提出一连串“更加”: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政治体制改革报告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总方针。首先,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其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再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坚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3)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原则。政治体制改革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总目标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我国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只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化,并建立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化进程,有效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三)发展与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谓民主政治,指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主”。民主的三重含义:其一,民主是一种阶级统治。其二,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或形态。其三,民主意味着公民的平等和参政的权利。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的特点是:责任政治;程序政治;开放政治;法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五方面: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二是政党原则。三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四是法治原则。五是公民权原则。政治体制改革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民主政治已逐渐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其深刻历史依据是:作为政治理想,民主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推进,政治领域的变化必然是民主程度的提高。转型期社会利益结构的变换与重组,要求在政治领域内提供一种使各种利益诉求得以表达的制度化途径,而民主化程度更高的制度安排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政治体制改革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的主要历史教训是:未能处理好民主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未能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能摆正个人与集体领导的位置。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着如下诸方面的任务: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加强民主政治主体建设,切实保障人权。政治体制改革(四)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文明维度一般说来,现代化即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应是全面的。在政治方面,就是从不发达政治社会向发达政治社会的过渡。政治体制改革不发达政治社会主要特征有:国家分裂;家族政治或部落政治;专制主义;人治;政党为少数政治领袖所把持,不能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中介组织,公民参与政治水平很低;以家族、血缘关系分配政治角色;宗教和迷信成为政治统治的抓手之一;缺少社会流动,城市和农村界限分明等等。政治体制改革发达的政治社会正是与民主政治体制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其主要特征有:民主政治、政府的权力得到公民的认同并受到公民的监督;政体具有弹性,能够容纳和吸收社会分化出来的群体和新生的政治力量;依法治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和行政决策均来自民意,并有较高效率;政党成为公民参与政治或成为联系政府和公民的中介;政治参与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社会流动快,实现了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总进程中与经济、文化现代化处于互动过程中的不可分离、互相制约的方面。首先,民主政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政治保证。其次,民主政治是衡量人的解放程度的重要尺度。社会发展研究